清华教授柳冠中:中国人得醒醒了,中国梦不是某些人的发财梦!

冉冉阅览世界 2025-02-16 04:26:21

自从“中国梦”提出之后,许多人认为,实现中国梦就是有钱花、有房住。

虽然这也算是一部分吧,但是距离实际意义上的中国梦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就连清华大学的教授柳冠中也说了:中国人得清醒清醒了,中国梦可不是某些人的发财梦。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梦到底是种怎样的“梦”呢?

当代的社会问题

所谓中国梦其实真正意义上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5位一体的共同发展,分为几个阶段,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也不仅仅指经济这一个方面。

在这些年,我国在中国梦的建设与发展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

而柳冠中教授认为,“中国梦”远远不止于此,这些年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2023年,就职于清华大学的柳冠中教授在某场学术交流会议上指出:最严重的问题当属当今的部分中国人的观念扭曲了。

这些人把自己的人生观等同于金钱观,任何事情都和金钱和权力等事物挂钩,曲解了中国梦的概念。

尤其是许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追求理想,把做大官与挣大钱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几乎每个人都是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而活,身上完全没有身为新一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柳冠中教授对这一问题十分愤怒,他觉得现在的污染太严重了。

这种污染,不仅仅说的是最浅显的一层社会环境,更是代表着精神环境的污染。

因为上述的问题早就已经不是个例,而是现在的普遍发生的情况。

在不知不觉,高档的场所、小资的生活逐渐腐蚀了当代人的神经。

这也不难发现,在现在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人们拥有的美好生活越来越多了,可是很多人依然会得心理疾病,会感到焦虑和疲惫,甚至是对未来感到迷茫。

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许多流量明星或者大网红,他们的人品无法保证,却一个个被包装成光鲜亮丽的角色。

不仅靠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博得大家的眼球,还利用自己的人设赚得盆满钵满。

有的人把演员们称作“208万”,就是因为他们一集的片酬比普通老百姓一辈子挣得还要多,就是这样还要在平台上“卖惨”。

似乎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谁的热度大,谁就能站在制高点。

随着节奏的加快,大家不再愿意接受长篇信息,对静下心做事失去了耐心,更没有人去关注国家局势。

柳冠中教授说:“要想实现中国梦,还是需要把目光和格局放大、更长远一些。中国梦绝不是某些人可笑的发财梦,而是自由平等、社会和谐等多方面的实现”。

柳冠中教授的经历

那么,为什么柳冠中教授提出的这个观点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呢?

他又有什么底气来说出这副言辞呢?

柳冠中出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在他出生的时候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

可以说柳冠中教授的前半生经历了时代的巨变:

抗日战争、两党内战、新中国成立、社会建设与发展,柳冠中教授是见证者。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柳冠中很早就对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更让他意识到,中国的发展需要每一步都“踏在地上”,如今的一切都是稳扎稳打而来的。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我们国家对于工业此第二产业的认识是非常匮乏的。

毕竟之前的多少年都是以农耕为主,后来发展的工业也多为轻工业,不少产业都在国外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垄断与控制之下。

由于人才和技术的缺乏,中国的工业迟迟发展不起来,柳冠中就是在此时期下,选择了工业设计进行学习和研究。

1984年,柳冠中飞到了工业大国德国的学校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

西方的东西好归好,可以却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假如全部挪用,那就不再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柳冠中内心发出了灵魂拷问。

后来他也走到了基层一线,和寻常工人一样参与到了工厂的制造中。

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当时的读书人并非高高在上,反倒是十分理解无产劳动者们的艰辛,因而柳冠中的作品大多数饱含人文主义色彩。

不仅如此,在国外学习的日子里,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给了他强烈的冲击。

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他以我国的文化背景为主导,辅之以西方的工业设计风格,令作品呈现出了东方的韵味。

从此方面来看,柳冠中教授和“中国梦”中文化建设的观念又不谋而合,不固步自封,而是结合文化优势创新,诠释什么叫作文化自信和中国梦。

如何实现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如今发展越来越好,人们追求好的生活不可以吗?实现中国梦就非得过着过去简朴的生活吗?

其实并不然。

在柳冠中教授看来,当然不是这个意思,饿着肚子是肯定没有办法追求理想的。

他的一番话也不是完全否认了追求物质,而是反对“只”追求物质。

只追求物质,意味着大家会陷入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的陷阱,面对物欲的诱惑,以及形形色色的活动,难以抵抗,最终沦为了被金钱与欲望左右的“怪物”。

实际上,实现中国梦无非就是两个维度,一个角度是国际,另一角度是国内。

针对国际,需要靠国家的维系,我们国家既要与国际所接轨,又要保持着创新发展。

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无论是指人还是指国家都是有道理的。

即使中国现在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可是在科技、医学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借鉴,不能够忽视外界其他国家的变化发展。

如果关起门来自己研究、做自己的梦,那就无异于白日做梦,这是行不通的。

另外,所谓发展不是一尘不变,唯有随着时代不断创新,吸收好的文化,摒弃不好的,中国的文化才能壮大。

不仅如此,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于实现中国梦也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有了对外,也少不了对内的几点。

首先,在吸收了其他优秀文化之后不能止步于此,而是应该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这一点,靠得就是日常的宣传以及每个人的文化自信。柳冠中教授说过:“守住优良传统,才能拥有美好生活”。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其中不乏贬低本国文化,跪捧洋人文化的人。

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了中国文化,欣赏以传统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国风音乐、新中式服饰、非遗艺术…

这给柳冠中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让他觉得,中国梦必须由优秀传统文化所滋养。

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先发展好经济,后续才有的可谈。

最后,学校在培育新时代青年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虽然物质需求在所难免,但是每个人是不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去“奉献”呢?

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利用空闲时间做好事、宣传中华传统美德。

通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创造出来的不同价值,再进而转化为造福全体人民的价值,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将“中国梦”拉进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不再是大话与空话。

简单来说,就是时代飞速发展的进程不会改变,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可能直接消除,实现“梦”不可能仅凭借强制性的约束,更要有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自律来维持。

毕竟一个没了乌烟瘴气的社会可比掌握了金钱,周围却需要时时刻刻提防的社会要好得多。

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的保障,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所以柳冠中教授看到了这些问题,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他的言语唤醒当代的人,逐渐改变大环境,让大家肩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是没有担当一心只想着财富。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49 阅读:7640
冉冉阅览世界

冉冉阅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