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母亲让我们给侄子2万红包,姐姐给2000转身走了

华贵禅心 2025-02-09 11:40:4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董玉娟,今年52岁,退休2年每月有3800退休金;

老伴叫白明,今年57岁,还有几年退休,他月收入7500。

独生女儿今年27岁,结婚有娃,公婆帮忙带我就不用管了。

来自董玉娟的讲述,真挚而又无奈,娘家母亲的要求只针对女儿,真满足不了。

我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是姐姐,下面是弟弟,从小就是小透明,父母不疼,爷奶不喜。

姐姐是家里老大,小时候被父母呵护,也被父母关注最多。

弟弟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家庭的香火延续,有了弟弟,我是多余的。

山里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通过考学走出大山,有份稳定的工作。

姐姐很早就嫁到临县一个做生意的人家,日子过得好,却时常被父母捆绑付出。

我考上大学,在城里有了工作,遇到城里小伙,牵手走进婚姻,日子不好不坏。

弟弟读书不好,做过小生意,最终也没能咋样,现在还在打工养家糊口。

年轻时,我和姐姐初二回娘家,都觉得非常开心,因娘家才是自己的家。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弟弟结婚,母亲给我和姐姐规定礼金,才发现自己是工具人。

20年前,农村结婚,要的最多的还是彩礼,以及村里房子的大小。

父母说弟弟结婚的费用,我们不用全出,每人给拿20000礼金就好。

而这笔钱,对于我来说,那就是家里所有的积蓄,本不愿意,无奈母亲哭闹。

姐姐也为这笔钱跟姐夫有了龃龉,帮扶娘家,是女儿内心的“光荣”,但太过就成了负担。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不是因一件事,而是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串起来的。

弟弟没有固定的工作,总想跟别人一样做点小生意,自己又没有本钱。

是母亲故意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给我和姐姐打电话,让我们多带点钱回家。

等我和姐姐赶到家,看到在房间忙碌的母亲,我们知道又上当了。

母亲一把鼻涕眼泪地跟我们哭诉,说弟媳如何对她不好,还不是弟弟挣不来钱。

让我和姐姐帮帮弟弟,借点钱给弟弟做生意,说弟弟有钱有本事了,我们也跟着沾光。

有人曾说:穷人家的矛盾,大多数跟钱有关,不是发自内心的资助,而是被迫的。

每次遇到娘家需要资助,母亲从不会大大方方地说出来,而是跟我们动心眼。

一次两次我们也就不计较,但次数多了,跟“狼来了”一样让人不敢相信。

十多年前,父母说想在县城里买套养老房,让我们三个孩子凑钱。

姐姐和姐夫那些年做装修生意,日子过得富裕,也没多说,给拿了10万。

我和老伴在城里上班,历经企业改制,重组合并,手里没多少积蓄,但也给了20000。

谁知,父母并没有买房,而是直接给了弟弟去做“大生意”,结局依然是不温不火。

十多年过去,父母告诉我们,这钱就算是孝敬他们的,不许跟弟弟要。

本来我和姐姐就没有打算要回这些钱,尤其是姐姐,她不差这点钱。

而是差父母一个合理的解释,弟弟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

人都是在经历一件件事情之后,才慢慢懂得:亲情需要金钱维系,娘家需要物质堆砌。

后来在我和姐姐不再那么“听话”后,父母就以各种借口,用孝心绑架我们。

尤其是过年初二回娘家,提前给我们说他们需要那些东西,不过是给弟媳准备的。

每次我们回家买的礼品,弟弟和弟媳都要挑选一番,拿走他们认为好的带回弟媳家。

我和姐姐看不下去,母亲就说我们给她买的,她愿意让弟弟弟媳拿走,我们管不着。

今年,我和姐姐商量着一起回娘家,提前买好母亲想要的礼物,以及给侄子的红包。

刚到家,侄子给我们拜年,说他恋爱了,母亲让我们做给20000红包支援侄子。

姐姐没有说话,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红包,递到侄子手里,侄子不开心地看着我母亲。

母亲开启“唐僧”似的唠叨,说我姐姐省钱也落不到自己口袋,不如资助自家侄子。

话里话外都在说姐姐和姐夫的婚姻,谁都知道,姐夫在外面有人,姐姐的日子不好过。

但这话从母亲口中说出来,跟一把刀子一样,剜着姐姐的心,婚姻不幸,跟娘家有关。

姐姐气得站起来,水没喝饭也不吃,转身走了。母亲还认为自己说的对,是姐姐不懂事。

侄子是自家的血脉亲缘,大家就该捧着宠着,让侄子早点结婚成家,好延续下一代。

我也想赶紧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家,可我也不能不顾及母亲的心情,留下来做饭。

在厨房跟母亲一起忙碌,我劝说母亲,女人这辈子,活好自己,不要再为儿孙操心了。

母亲说自己这辈子就是操心的命,看着儿子的日子不如意,心里很不得劲。

她希望我和姐姐把对她的孝心,都转移到弟弟身上,弟弟的日子过得好,她就觉得幸福。

只是,母亲想要的幸福我和姐姐给不起,也不想给,最终我还是只给侄子2000红包。

没有让母亲开心,不是我的错,是母亲的亲情课题没分开,是她的人生因果,我不参与。

结语:

女儿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本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若女儿不能跳出原生家庭,必然会被父母绑架,扶持娘家却得不到亲情回馈。

而清醒通透的女儿,会早早地为自己谋划,成年人后不会再被父母绑架。

作为女儿面对这样的娘家,尽到做女儿的本分就好,面对母亲的特殊要求,不能顺从。

禅心认为姐姐做的对,方法过于激烈,而董玉娟温和地跟母亲倾诉,反而对家庭更好。

这是她们姐妹的脾气性格决定,也因姐姐曾被母亲欺骗导致,说到底,怨不得女儿们。

只能说母亲活到晚年,也没有活明白,一辈子为儿孙付出,盘剥女儿奉献给儿孙。

生活里,越是孝顺的子女,越容易被父母裹挟盘剥,越是父母宠着的孩子,未必有孝心。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1
华贵禅心

华贵禅心

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