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的武侠小说没有再次火爆的机会了?估计不少人都有这个疑问,借此机会,我也表达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金庸
我认为现在已经没有武侠小说再次火爆的机会了。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武侠文化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式,武侠小说步入式微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侠小说开始盛行,步入了武侠文化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经济和科技都不像如今发展这么迅猛,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还处于比较低端的层次,温饱是大多数人的状态,甚至温饱是一部分人追求的理想状态,由此带来的则是精神领域的相对匮乏和单调,武侠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能通过武侠文化吸收其中的正面、积极的东西,比如侠义情怀、家国情怀,给人一些正面的力量和鼓舞。同时,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杰出的武侠小说巨匠,给人们奉献了数量浩繁、风格迥异、精彩绝伦的武侠小说,塑造除了乔峰、郭靖、杨过等傲人的大侠形象,带给读者很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美的享受。他们的作品差不多已经穷尽了武侠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这种形式的文化已经穷尽了它的魅力和作用。
古龙
人们对武侠小说经过了四、五十年的欣赏、玩味,进入新世纪以来,武侠文化就逐渐走向衰弱和式微,包括了武侠小说、功夫片的影视剧等等,都是渐渐走向衰弱和式微。自古任何事物都是如此,盛极而衰,繁华过后,必定要慢慢归于平静和衰退,正如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李小龙为杰出代表的功夫巨星掀起的功夫热一样,进入新的时代以后,功夫热以及功夫片也慢慢归于平静和衰退。因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刺激人们要用更多的精力和世间来追求经济和物质方面的极致,很少有人把这种文化当作人生追求的主流。同时,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给人们精神方面的享受也呈爆炸式增长,人们不再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被迫局限于武侠文化等形式比较单一的精神文化。可以说,当今休闲和放松的方式和办法太多了,武侠文化的拥护者自然慢慢变得越来越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即便是涌现出再伟大的小说家也改变不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规律。
梁羽生
第二个原因:武侠小说黄金时代涌现出的经典武侠小说已经穷尽了其妙处,后人再也难以超越武侠小说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主要是金庸、古龙和梁羽生,他们也代表了三种迥异的风格,梁羽生的风格是偏旧式武侠小说,更多脱胎于传统武侠小说,带有浓厚的传统武侠小说的风味,注重一招一式的打斗,宣扬善恶有报的传统道德思想,他是近代武侠小说的正宗开拓者,拥有一批比较年长的读者粉丝。古龙的风格是结合了西式笔法的新式武侠小说,不管是结构、文句还是构思,都充满了西式小说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人性的深入挖掘和刻画,不拘泥于具体一招一式的武功描写,小说中的人物都散发着一种扑面而来的现代感,因而拥有众多的年轻粉丝。金庸则是介于梁羽生和古龙之间,既保留了传统武侠小说的风味,又借鉴和渗透了一些西方和现代小说的特点;既注重人物性格的精雕细琢,又注重主题立意的高远和正面,尤其难得的是着力于对历史意义和价值的探求,体现出一种更大格局的家国情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他笔下人物的最高境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主角的悲壮结局,这种家国情怀使作品超越了私人的恩怨情仇,具有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
俞大猷
如果以金庸的武侠小说来具体分析,更可以看出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的作品难以超越。金庸武侠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借用历史作为故事的大背景,让虚幻的小说和真实的历史交相辉映、虚实相应,读来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的厚重感、大气感,让人感觉凝重而庄严。金庸武侠小说还有着丰厚扎实的文学底蕴。一是结构严谨。他的小说通常都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人物心理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推进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小说整体读起来给人一种严谨的感觉,几乎找不到什么疏漏。二是语句通常都是介于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既可以表述简洁、凝练,又让人读出其中的古味盎然,而不像有的武侠小说,通篇都是大白话,甚至完全是现代化的语言。三是穿插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运用得恰到好处,让人读来心旷神怡,带给读者一种如痴如醉的享受。
谭纶
第三个原因:这个时代已经孕育不出金庸、古龙、梁羽生等这样伟大的武侠小说家了像金庸、古龙、梁羽生等这样伟大的武侠小说家,其实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如同现在很多人抱怨说,为什么如今的传统武术在自由搏击面前不堪一击?因为传统武术的黄金时代和顶峰时期是在冷兵器时代,那个时代战乱频仍,逼迫寻常百姓也得学一些功夫,既为保家卫国,也为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一旦整个社会形成了习武的风气,自然就有频繁、深入的交流、切磋、比拼、杀戮,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迫使人们必须重视修习武功。大家都把习武当成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就推动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和提升。在那个时代,传统武术所说的功夫那就是杀人技,讲究的是又快、又准、又狠,往往追求一招制敌、一招致命,这样一来,就把传统武术推向了巅峰。比如将军中的武林高手俞大猷、谭纶和戚继光等。
戚继光
反观当下,人们大多忙碌于自己的衣食,为自己的一日三餐和未来的生计奔波,大量的精力都花费在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上面,练习传统武术不再是生存和生活的必须。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因为从事相关工作或者兴趣爱好而需要练习传统武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传统武术必然走向没落和衰败。同样的道理,当下已经不具备孕育伟大武侠小说家的土壤和环境——武侠小说家除了要具备小说家所必须的素质和能力之外,还要有极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素养,有丰富的古典文学和历史知识积累,有开阔的胸襟和浓郁的中国文化情怀。还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过,以当下的形势来看,即便是有人具备了武侠小说家的素质和能力,只怕还得受市场这个指挥棒的制约,因为当下武侠小说已经没有多大市场,写出来的作品再优秀,缺乏市场号召力,还是难以为继。从这方面来说,市场这个指挥棒也不容许孕育武侠小说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