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连下“黑手”,果然都是冲中国来的!外交部直接把话挑明

万象洞察 2025-01-27 16:37:30

据环球网报道,白宫在2025年1月14日搞了个大动作,宣布最终确定了打击中国和俄罗斯汽车技术的规则。这规则一出台,就像一道紧箍咒,实际上禁止了中国和俄罗斯的所有个人智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商务部还大言不惭地说,要是进口中国和俄罗斯设计、开发、制造或供应的相关软硬件,就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过度且不可接受的风险”。从2027年款车型开始,禁止使用中俄的自动驾驶软件;从2030年款车型开始,禁止进口中国和俄罗斯的车辆连接系统硬件,要是没有车型年份的车辆,硬件禁令从2029年1月1日起就生效。不仅如此,美国还禁止进口或销售由与中国或俄罗斯有关的企业设计、开发、制造或供应的网联汽车系统,包括车辆互联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甚至连使用这些系统软件的网联汽车,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的进口都要限制。虽说这规则目前只针对重量在10000磅(4.54吨)以下的乘用车,但美国商务部又放出话来,还要单独发布针对联网商用车的规则。

这还不算完,另一条“大鱼”也出现了。去年,拜登政府就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动手脚。自2024年9月27日起,美国把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一下子上调到100%,太阳能电池的关税税率上调至50%,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产、钢铁、铝、口罩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关税税率上调至25%,而包括半导体芯片在内的其他产品的关税上调也在未来两年内陆续生效。并且,在敲定对中国汽车和卡车的进口禁令之前,美国商务部还透露出正在考虑对中国产无人机采取同样的限制措施。

拜登(资料图)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想问,美国为啥要这么干呢?其实,美国这一系列操作,说白了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美国一直想维护自己在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看到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几年发展速度简直像坐火箭一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分析报告,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表现亮眼,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不少技术突破,在全球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美国就是害怕中国在这些领域超越自己,所以才想出这些歪招来限制中国。他们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其实就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美国的汽车企业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的发展,和中国相比,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如果不采取这些保护措施,美国的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能会越来越被动。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料图)

不过,美国的这些做法,真的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白宫限制中国网联车的问题时,明确指出美方的做法毫无事实根据,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和经济胁迫,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干扰企业间的经济商业合作。中方坚决反对这种无理打压,敦促美方停止错误行为,并且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都站出来发声,坚决反对美国的这些规则,认为这严重干扰了全球汽车产业合作,损害了各国共同发展利益,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威胁到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从实际影响来看,美国的这些限制措施,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虽然短期内会带来一些挑战,但从长远看,也未尝不是一种机遇。一方面,中国汽车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路确实被堵上了,但这也促使中国企业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大在国内市场和其他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中国国内市场庞大,对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十分旺盛。中国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上,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除了美国,全球还有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等待中国汽车企业去开拓。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地区的消费者,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企业可以加强与这些地区的合作,建立更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供应链体系。

美国汽车企业(资料图)

而且,美国的这些做法,对他们自己的影响也不小。限制中国汽车软硬件进入美国市场,美国汽车企业在供应链的选择上就会变得很受限。中国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和软件研发方面,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很多美国汽车企业都依赖中国的产品和技术。现在美国自己把这条路堵死了,美国汽车企业想要找到合适的替代产品,要么成本大幅增加,要么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这不仅会影响美国汽车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会让美国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选择变少,价格变高,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

再看美国上调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这事儿,这对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也是个不小的阻碍。中国的电动汽车,凭借着先进的技术、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都很受欢迎。美国上调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就被削弱了,但这也让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增加了。而发展电动汽车,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出行的重要举措。美国这样做,无疑是在拖自己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后腿,也不利于全球环保事业的推进。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资料图)

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美国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是逆全球化潮流而动的。全球产业链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想要通过单方面的限制措施来保护自己,最终都可能会自食恶果。美国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公平竞争、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在面对美国的这些无理打压时,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自信,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相信在未来,中国的汽车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能在全球市场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用实力回击那些无端的挑衅和限制。

1 阅读:61
万象洞察

万象洞察

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