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彰:向全国诗词界推介“长青现象”点赞“长青精神”

夏波聊旅游生活 2024-12-18 05:22:36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向全国诗词界推介“长青现象”点赞“长青精神”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2024年12月14日举办的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第七届诗词楹联大赛颁奖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他对一场大赛跨过10年,连续办7届而赞赏有加。对深圳诗词界为促进城市公园文化建设所取得成绩表示祝贺。

周文彰会长特别对深圳长青诗社近年来在健全组织、编发刊物,组织大赛、出版图书、广泛培训等五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向全国诗词界推介“长青现象”、点赞“长青精神“。

周文彰说,长青诗社成立于1986年,就我所见证的这四年,长青诗社开动脑筋,想着法子开展诗词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网罗人才

目前长青诗社有会员近三千人,二级组织二十多个,工作机构二十多个,团体会员单位近二十个。

二是编发刊物,建立平台

《长青诗刊》纸媒季刊,编辑人员有十人左右,每年出版四期。

长青公众号7个,有编辑人员十八人,仅今年一年,就发布1000多期微刊和视频。

长青影视制作部有工作人员十二人,有两个视频号,每年制作发布120期左右。

长青诗学院编辑部,有美篇编辑3人,每年发布一百多期,主要发布学员作品和教师点评文字。

长青新诗学会、长青散曲学会,也有自己的公众号,每年发布几十期不等,每个编辑部都有三四个人。

三是组织大赛,推动创作

长青诗社共主办或承办了以“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楹联大赛”为龙头的20多个比赛项目近百场大小诗词比赛。累计收到全国各地诗友投稿约15万件,共评出获奖作品3000多件。长青诗社把大赛作为一种手段、一个平台,通过比赛抓精品促发展。他们自己说:不敢说这些获奖作品都是“精品”,但这种最大范围的征集和客观的遴选是科学的。

四是出版图书,形成系列

目前已有“长青诗话丛书”“长青诗存丛书”“长青诗教丛书”。三套丛书有编辑人员十人左右,有专业出版社的基本水准,排版设计,校对,全由长青诗友完成。去年推出17本,今天上午推出20本。

五是广泛培训,提高素质

长青诗学院开展网上教学,有两千多学员,十多个教学群。长青诗词创作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线下教学;研修班培养在全国各类诗词大赛的获奖作者,每周授课一次,课后布置作业,由授课老师指导修改。这些工作,都是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而展开的。

周文彰说,我到过全国不少诗词组织,没见过哪里还有这样的诗社,如此大规模、配套地全面展开诗词工作。毫无疑问,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现象级的诗社,这个现象就是“长青现象”。一个诗社,能够持续不断,久久为功,同时开展这么多工作,取得这么多成果,一定是由一种精神在支撑和推动。这种精神,就是他们所奉行的长青精神,他们提炼为“奉献、付出、耕耘和收获”。长青精神被他们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落实在行动上。粗略估计,每天有100多人分散在所属的工作机构为长青诗社而勤奋工作,而所得报酬,多数人几乎为零。今天,我向全国诗词界推介“长青现象”及其“长青精神”,并且提议,我们以热烈掌声为“长青现象”及其“长青精神”点赞,向他们学习!

0 阅读:0
夏波聊旅游生活

夏波聊旅游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