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心律失常“频发”,日常防治一文说清!

杨尚达的记事本 2025-02-08 10:33:43

立春以后,天气逐渐回暖,气温忽高忽低,各大医院门诊中心律失常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指出,这与不稳定的气候变化有着很大关系,平素有心脏疾病的人群以及心律失常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加重。

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链中的关键一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组疾病,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

心律失常到底有何危害呢?这条“心血管事件链”需要了解一下,由美国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教授首次提出,他将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拆解成了一系列连续的心血管事件,其中主要包括六个阶段: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

该过程描述了心血管疾病从高危因素到严重并发症的连续过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高危因素首先损伤血管内皮,血液中的脂质和血小板可能在受损处沉积,逐渐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若斑块发生破裂,形成血栓,可能会完全堵塞冠状动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面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风险,最终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的减弱,逐步发展为心力衰竭,甚则危及生命。

通常情况下,心血管疾病会沿此脉络发展,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事件链的关键一环,更是影响终末事件即心衰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如何应对?

1、保持冷静,一旦出现头晕、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患者首先应保持冷静,避免运动,避免过度紧张或恐慌,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当确诊心律失常时,不要过于惊慌,应遵循医嘱及时对症治疗,坚持服药,控制病情发展。目前,中成药在治疗心律失常领域展现出了独特优势,如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专利中药参松养心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

参松养心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医“承制调平”思想研制的创新中药,开辟了“整合调律、快慢兼治”心律失常的新途径,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中的“参松养心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显示,中药参松养心可有效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风险40%,且安全性良好。早前也有研究证明,参松养心具有确切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各种早搏、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等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良好的预后不仅依赖于药物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进行自我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膳食,少吃高热量、油腻的食物;按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坚持定期、适度运动。

0 阅读:123
杨尚达的记事本

杨尚达的记事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