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你是谁?军人勇斗76名匪徒,事了拂衣去,6年“深藏功与名”

律令9章 2024-01-24 13:10:50

2007年,南京军区迎来某师政委视察,首长点名要见一位技术兵;据说技术兵是一位“传奇人物”,不管怎样复杂的机械,到了这人手里都能给你拆开修好,而且还能近乎原样的装回去。

乍一看,“技术兵修机械”似乎算不上稀奇,日理万机的首长至于“点名”见一个士官小兵吗?千万别小看了这名技术兵,他的“绝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学的,听声辨位!

这里的“听声辨位”并非电视里的武功秘籍,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这名技术兵能听机械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有问题,而且他还能根据声音判断出机器的哪部分出了问题。

强调一下,这不是传说,曾有一辆装甲车从该技术兵身边路过,他当即拦停说“听声音出了问题”;当时的装甲车能跑能打,看似一切正常,忽然被人说“有问题”,还是“听出来”的,这话让人咋信?

装甲车是军事武器,容不得出现半点问题,“装甲兵”虽然心里不服,但保险起见还是让该技术兵检查;结果,正如技术兵“听声辨位”判断的,这也是首长点名见他的主要原因。

真等见到这名技术兵,首长眉头一皱,心底生出几分惋惜;眼前的小伙子个子不高,脸上有道疤,眼睛似乎有毛病,右手也不太灵活“你额头的疤是怎么来的?”

技术兵回道“过去上山砍柴时不小心划的!”

这话说的合情入理,但眼光犀利的首长却不相信,看疤痕不像刮伤,倒像是参与过械斗整的“你叫什么名字?脸上的疤究竟怎么来的!”

技术兵似乎有些心虚,犹豫再三后终于说出实情,这也是一段“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英雄故事。

技术兵名叫“卢加胜”,四川南充营山县人,2001年2月11日,时近春节尾声,人们再次踏上火车去各地追逐梦想;“卢加胜”和同伴也上了火车准备回归部队,就在这时,一群人骂骂咧咧地涌上火车。

就见这群人衣着怪诞,表情狰狞,涌进车厢就抢座;原本有座位的人也被这帮人强行赶走,而且反过来向买了票的正常乘客索要“座位费”,眼见这群人来者不善,正常乘客纷纷避让。

如此一闹,这帮人霸占了两节车厢,嘈杂混乱引起了“卢加胜”的注意,他对同伴说“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啊?”

正纳闷发生了什么,乘务员神色慌张地来到这节车厢,小声询问众人“请问这里有现役军人或武警吗?我们需要帮助,如果有请示意我一下。”

“卢加胜”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不多时,该列火车上的20多名军人、武警集结在一处,这是要干嘛?

乘务员描述道:那帮人是强行冲过安检进入火车的,上车后他们先占座,后又向正常乘客勒索钱财;乘务员发声劝告,不想他们带有管制刀具,很可能是一帮早有预谋的匪徒!

更加严重的是,他们足有76人,乘务员和乘警力量不足,且列车已经开动,无法寻求沿途地方力量的帮助,目前只能寻求列车上的军、警出手帮忙!

事发突然,眼前的20多名军、警又分属不同地域或部队,一时间难以形成统一的指挥力量;该怎么干?大家伙犯了难。

有热血青年提议“强攻”,但车上有大量普通老百姓,车厢狭窄,一旦发生冲突很可能会伤及无辜;况且,对方有76人,军、警不过20多人,“强攻”并不占优。

有人提议“迂回”,先和歹徒谈判,趁其不备再逐个击破,这帮人会同意谈判吗?谈不拢难免又要发生冲突,后果依然难以想象。

事态紧急,照如此发展下去,这帮人还会继续“占领”其他车厢,已经容不得再讨论了;目前只能暂时与匪徒谈判,尽可能拖时间,待火车停靠站点后再借助地方力量采取行动。

谁也没想到,此时忽然有个洪亮的声音传来“这怎么行,得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大家扭头观看,就见一位身高约一米六几的小个子军人,一脸怒火,攥着拳头走出;说话这人就是“卢加胜”,就听他继续说道“我们是军人,前面两节车厢的乘客都走了,现在不打,难道等他们踩到脸上吗?”

这话听起来“鲁莽”,却又符合事实,前两节车厢的正常乘客已被匪徒赶走,这时候的确是出手的好时机;但匪徒有76人,军、警不过20多人,明显寡不敌众啊!

军人多热血,“卢加胜”的话再次引燃众人斗志,“出手”是必要的,但“行动”不能蛮干;古有“擒贼先擒王”之说,对付匪徒一样如此,乘务员先将匪首引出来!

乘务员将一个“大块头”引至用餐车厢,这人就是76名匪徒的带头主凶,就见他满身横肉,老远就能闻到他浑身散发出的难闻酒气。

乘务员借口“列车长在等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他提”,这话更助长了大块头的嚣张气焰,他以为车上所有人都怕了他;刚进门,这节车厢的铁门“咣”地关上了,背后忽然有一位穿军装的小个子,手拿板凳腿砸向大块头。

匪首“大块头”虽然意识到了危险,却没有那名军人出手快,一板凳腿结结实实将其击倒;不等匪首做出反应,早有军、警将其摁倒控制住。

与此同时,大块头带来的两名匪徒也被瞬间制服,这还只是开始;乘务员眼见这招有用,又如法炮制,接连引来十数个匪徒,一节车厢就这样被“清空”了,真这么简单?

咋可能,如今才抓到十余个匪徒,外面还有五、六十个呢,继续“引敌”不现实;这里说明一下,文字描述的仔细,其实该过程已经耗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火车马上就要进站。

有人已经联系了地方警力,一旦列车靠站,剩余歹徒见有埋伏后势必一哄而散,非但不能将其一网打尽,搞不好还会伤及无辜,这可怎么办?

时间慢慢流逝,列车已经缓缓停靠住,匪徒们开始骚动起来;眼见势头不对,“卢加胜”愤然冲入,一个人用身体挡住车门,他要“一夫当关”,但能不能“万夫莫开”呢?

几十名歹徒着急下车,却被“卢加胜”死死挡住,有匪徒发疯般地举起了屠刀;此时的“卢加胜”一个人被几十号人挤住,虽然看到有人袭击自己,但他不能挪开身体闪避。

危急时刻,“卢加胜”尽可能扭头躲避,但额头还是被刀锋划伤,鲜血瞬间崩流不止;受伤的“卢加胜”暴怒,大喊一声发力,居然将几十号匪徒又推回车厢里。

就在此时,乘警、地方警力赶来支援,经过3个多小时的抓捕,车上匪徒全部落网,缴获凶器232件;一霎时,现场群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满头是血的“卢加胜”也被紧急送往医院。

送医检查后才知,“卢加胜”不仅额头受伤,其右手、小腿等部位均有刀伤,已因失血过多而昏迷;该事件的恶劣性质不言而喻,各路媒体听闻消息后纷纷赶至医院采访“卢加胜”,再等众人涌进病房,房间里竟然空无一人,英雄跑了?

真是如此,不知什么时候,身上带伤的“卢加胜”已然踏上了回归部队的列车,临走还不忘结清7800元的医疗费。

媒体依然不肯罢休,纷纷刊发文章、启事等寻找英雄,就连《军报》也出现了“寻找英雄”的文章,结果仍如石沉大海。

按理说,事发在2001年,已经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了,在各大军区的现役军人名单上挨个查找,怎么可能找不到“卢加胜”呢?

事实是,当时“卢加胜”已然出海训练,时间间隔太短,人们下意识忽略过去了;还有,“卢加胜”从不对外透露自己的事迹,哪怕有战友看到文章对其怀疑,他仍然矢口否认“我一个技术兵,怎么可能干这事呢?大概是同名同姓吧,不是我,不是我!”

种种原因叠加影响,人们始终没有找到“卢加胜”,虽然他不肯承认,刀伤却时刻提醒他是“英雄”;那件事以后,“卢加胜”额头上留下一道疤痕,右手几根手指不灵活,右眼视力也受到影响,这样值得吗?

妻子曾这么问过“卢加胜”,他笑着说“如果别人因为你做的事而赞扬你,那是别人的事;可如果咱在做一件事之前先考虑回报,那做这件事的本质和初心就变了。”

以后的6年里,“卢加胜”获得过许多奖项,譬如“技术标兵”、“技术能手”、参与编撰多部军队技术学习教案、发明革新15种军事训练器材、带出23个班长,15个技术骨干,7个大学生等,可就是没有“见义勇为”的荣誉。

时光流逝,“卢加胜”顶着头上的刀疤,扛着各种后遗症,却从不向人提起当年那件事;曾经与他一同参与火车劫案的军、警们,有的拿了一等功,有人得了“道德模范”荣誉,有人成了“感动中国”候选人,“卢加胜”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几年中,“卢加胜”有过升迁机会,只需他说出事实,结果会变得更好;但“卢加胜”始终没有吐口,直到首长前来视察,“逼问”之下,这位曾经的英雄才被公诸于众。

英雄说“身为一名军人,‘见义勇为’是分内事,像受伤这些都不是乞求组织给予特殊照顾、给国家添麻烦的资本!”

0 阅读:2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