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因没钱免罪,被处以宫刑,后来他的“美娇妻”怎么对待他?

律令9章 2025-04-11 15:07:37

众所周知,华夏历史五千年,今人再学绕不开《史记》这本旷世瑰宝。

同样是众所周知,《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受宫刑,关键是:他还有一位美艳娇妻呢。

丈夫遭受宫刑,妻子怎么对待司马迁?

宫刑,说白了就是阉割,割的可不止身体器官,最重要的是:割掉了男人的自尊,是古代最残忍的刑罚之一。

请注意,司马迁可不是太监,他是文学家、思想家、正牌的西汉朝廷命官,太史令。

这就怪了,既然司马迁这么伟大,又是朝廷官员,他犯什么罪了,至于处以宫刑、剥夺他的男人资格吗?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西汉历史讲起:今多数人觉得汉朝很强,实则开局并不完美,自刘邦创立汉朝始就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匈奴。

西汉前端还是青铜时代,中原又多农耕少马,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汉兵很难与纵马驰骋、身强体壮的匈奴人对敌,但这只是开端哦。

基于此,自刘邦以后数代皇帝都要以纳贡、和亲的形式,与匈奴换取短暂的和平时间。

这种“和平”很窝囊,汉家数代皇帝都在隐忍发展,直到有了比青铜更加实用的铁器,战马也相对充足后,汉武帝这才决定向匈奴发起全面反击。

汉武帝就是“刘彻”,听这皇帝名也能想象他的厉害,刘彻一生都在与匈奴打仗,中间涌现出不少如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英雄人物。

这里的关键既不是霍去病、也不是封狼居胥,而是“李陵”。

李陵不是一般人,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孙子,但他比李广差一截。

那时西汉鼎盛,汉武帝心气正高,撒出各路人马对匈奴穷追猛打,其中一路军就由“李陵”指挥,结果打了败仗,“名将之孙”竟然向匈奴投降了。

汉武帝气的暴跳如雷:李陵是什么人,他可是“飞将军”之后、名将之孙,他向匈奴投降,整个汉家天下都要跟着蒙羞!

这事闹得太大了,汉武帝暴怒,朝堂众臣纷纷附和谴责李陵,唯有“司马迁”站了出来。

简单讲,当时的司马迁虽然是官,但并不是重臣,太史令顶多算一个记录历史的文官,他在军国议政的朝堂上“不入流”。

尽管如此,司马迁当着汉武帝的面侃侃而谈,先是分析战局,又公然替李陵说情,这里的关键在“汉武帝暴怒”,满朝权臣都不敢妄议军政,一个小小的太史令不是找死吗?

果然,已经暴怒的汉武帝更加愤怒了,立即将司马迁投入大牢,旁边还有个“公孙敖”,他又再添一把火。

公孙敖,也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将军,地位和李陵差不多,就因为两人差不多才生出间隙。

为了除掉李陵,公孙敖力谏汉武帝:杀李陵全家、司马迁连带死罪!

今天看,汉武帝是圣主明君,但他也是主宰生杀的皇帝,又在暴怒气头上,司马迁就这样被定成死罪,后来又怎么遭了宫刑?

这就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西汉武帝时的法侓规定:缴纳罚金,罪犯可以免刑。

这可不是“人情世故”或“暗箱操作”,主要是当时战争需要钱,西汉法律明文规定,“罚金免刑”也是一种刑,赎刑。

理论讲,有了这项法律,司马迁可以“拿钱免死”,大概需要50万钱,“50万钱”是什么概念?即便放在今天,“50万”这一数字也足够吓人。

司马迁是既没油水可捞,又无权势可靠的太史令,全部身家还不够赎金的零头,怎么办?还有办法。

西汉法律很有趣,死刑不一定要死、没钱也可以,“宫刑”代死。

这可厉害了,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再把男人尊严给割了,多数人难以接受:还不如去死呢!

作为正直男人,司马迁原本想死的,但他有一个比死更重要的梦想:写书,把三皇五帝的事迹统统记录下来,让《史记》流芳千世、万世。

在行刑的最后时刻,司马迁屈辱的选择了宫刑,但2000多年前的“手术”不靠谱,司马迁还是差点归西,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

说的简单,司马迁做宫刑那么容易的?他家里还有一位美娇妻呢,不闹翻天啦!

司马迁的妻子叫“柳倩娘”,说“美娇妻”一点不夸张,她可是汉时有名的美人、才女,外祖父是名将李广,她和前面提到的李陵是表兄妹。

说白了,司马迁冒死替李陵说话,大概率是因为妻子的关系。

话虽这么讲,司马迁受的可是宫刑,年轻貌美的“柳倩娘”会因为表亲戚而感激丈夫吗?

柳倩娘,出身名门大户,容貌秀美,西汉有名,多少望族公子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柳倩娘不仅长得美,而且书画音律无一不精,才名不输当时名家。

试想,这样有颜有才的佳人,别说西汉,就是放到今天也会引人垂涎爱慕的吧?奇怪得很,柳倩娘视名门公子如草芥,看望族纨绔似彘犬。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柳倩娘在哥哥书房中发现了司马迁的文章,一时看得如痴如醉,连哥哥进门叫她都没察觉。

后来柳倩娘缓过神,缠着哥哥询问“司马迁是谁?我要拜他为师!”

哥哥听了哈哈大笑,妹妹毕竟是小女孩,见了好文章就要拜师:柳倩娘哪里知道,司马迁只比她大了3岁,这俩年轻人怎么能成师徒呢?年轻男女更不能共处一室、共榻一席。

柳倩娘却落落大方:既然当时环境不允许拜师,那我见见司马迁,交个朋友总没关系的吧?

 

就这样,哥哥拗不过妹妹,最终将司马迁引荐给柳倩娘,初次见面,冷艳美女羞红了脸“没想到司马迁这么年轻帅气”,心里小鹿乱撞的同时,柳倩娘已经暗许芳心,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吧。

之后的一段日子,司马迁和柳倩娘多以师徒相称,年轻人都知道:“师徒称谓”不过是浪漫爱情的掩饰,家里人岂能看不出?

还算顺利,司马迁和柳倩娘最终走到了一起,两人拜堂后琴瑟和鸣,最重要的是:夫唱妇随。

为什么强调“夫唱妇随”呢?因为柳倩娘全力支持司马迁写《史记》,即便丈夫遭受宫刑之后,她也没有离开。

不带任何歧义的讲,司马迁遭宫刑后感到很羞耻,柳倩娘年轻漂亮,两人却只有夫妻之名,甚至还需要妻子伺候,这样的男人还算“大丈夫”吗?

或因这股怨气,司马迁在《史记》中参杂了个人感情和评论,这在2000年前就是犯罪。

理论上讲,史官写史要求真实记录,2000年前的“写实”就是对王朝的抹黑,司马迁的《史记》马上遭到封杀,甚至一度被列为禁书。

汉朝,甚至以后朝廷多认为司马迁在抨击、指责当下王统,因此很多人想毁了这本书,但他们都没能从司马迁处搜到原稿,柳倩娘女扮男装,连夜带着原稿逃跑了。

据其他史料记载,25年后皇帝更迭,《史记》这才重见天日,虽然后世历代都曾禁过此书,但还是传于后世,柳倩娘功不可没。

0 阅读:2
律令9章

律令9章

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