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个书法大家,一辈子写过好多字。1951年刚开始的时候,他给炮兵写了几个字。字一展示出来,大家伙儿仔细一瞅,发现那个“炮”字的火字边,毛主席给写成了石字边。
这错误也太显眼了吧,毛主席学识那么深厚,啥都知道,咋会写错一个“炮”字呢?到现在这个字也没改,你到炮兵学院办公大楼前瞅瞅,那大型雕塑墙上,毛主席的题字还在那儿呢。
毛主席是不是真的搞错了?其实没有。1950年开头那会儿,陈锡联正好是重庆市委书记的头一号人物。有一天,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大佬突然找他聊天,说是传达了毛主席的意思,要让陈锡联去当炮兵的头儿。
陈锡联讲,他一直以来都是在刘邓领导的麾下做事,现在要让他一个人管一个大军种,他真没试过,心里直打鼓,觉得自己可能搞不定。刘邓领导听了,就劝他说,还是那句话,革命需要咱,咱就得上,不会的东西,学着就会了。
刘邓领导给陈锡联打了气后,他把手头重庆的工作交接完毕,就直接去北京上任了。他这回当的炮兵司令,可是毛主席亲自挑的人,原因嘛,就是他在军中有“小钢炮”的外号。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眼光真准,陈锡联确实是个啥都会的全能将领。
他一到任,炮兵团队就迅速搭建完毕,所有事务都按计划顺利推进。炮兵既是打仗的能手,也是技术的高手,陈锡联觉得,要想让炮兵部队整体水平提升,关键还得看干部的培养。
为了这事儿,特地建了个炮兵学院,陈锡联大将军他自己就当上了院长。到了1951年刚开始那会儿,军委炮兵学院打算出个学校报纸,名字都想好了,叫《炮兵教学》。陈锡联就亲自去找毛主席和朱德老总,请他们给报纸写几句话。
报告交上去的次日,军委办公厅的人很快就安排了人把题字给咱们送过来了。这足以看出军委、毛主席还有朱总司令对炮兵干部培养以及学校建设是多么上心和关心,同时也表明了他们支持陈锡联的工作。
朱老总写的寄语是:“得下苦功学习,让自己的思想觉悟、政治认识更上一层楼,还得把现代化的炮兵技术学到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这句话挺长,意思也挺全面。
毛主席的题字挺直接明了:“努力打造强大的人民炮兵!”大伙儿瞅见这题字,不由得都皱起了眉。陈锡联虽说家境贫寒,读书不多,但“炮兵”的“炮”字他还是认得的。
大家都知道炮兵的那个“炮”字旁边是火字,可毛主席写的咋变成了石字旁呢?这是不小心写错了,还是他故意这么写的?毛主席学问那么大,陈锡联心里没底,不敢随便乱猜,于是他就去问了给题词送过来的那位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讲起一件事情,说毛主席在题词那会儿,还特意问了边上的助手,炮兵的“炮”字,应该是火字边呢,还是石头边?助手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火字边。
毛主席摆了摆手,笑着回应道,不对不对,咱们老祖宗造炮那会儿用的是石头,所以还是带上石字边更贴切。就这样,毛主席把炮兵的炮写成了带石字旁的砲。
毛主席讲的真是在理,中国古代最早的炮其实是靠机械力量扔石头的,人们管它叫抛石机。这事儿在很多古籍上都有写,比如《范蠡兵法》里头就提到了。而且,你瞅瞅现在那些古装电视剧,里头也经常能瞅见这玩意儿的身影。
到了宋朝,火药被搞出来后,人们才开始用上火炮。为了纪念历史老传统,毛主席特意把炮兵的那个“炮”字,写成了石字边的样子。听完身边人这么一解释,陈锡联他们几个才一下子明白过来。
毛主席真是个了不起的领头人,他的见识和智慧远超常人。他给的那个题词,一直用到现在都没变。所以说,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以后,都别想着说毛主席有啥不对的地方。
那么想的原因,其实是你还没站到毛主席那个层次,没真正抓住毛主席思想的核心,没完全理解透毛主席讲话的真谛。毛主席的决定向来都是对的。
这篇文章首次发布在,要是发现有人侵权,我们会跟平台一起采取行动保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