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杨尚昆买到一台收音机,朱德之孙得知价格吃惊:真是天文数字

书雁说历史文化 2024-11-03 22:16:37

1964年的中南海西楼,一台小巧精致的熊猫牌袖珍收音机引发了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那是上海首次试制成功的国产袖珍晶体管收音机,比肥皂盒还小,被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以160元的价格买下。当他将这件"宝贝"带到西小灶餐厅炫耀时,朱德元帅的孙子们惊叹不已。作为一个热衷于组装收音机的少年,朱和平听到这个价格后更是震惊——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而这背后,是一个关于新中国高层生活的典型缩影:元帅朱德一家虽然位居要职,却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每月工资虽有700余元,却因坚持只领四级工资而减至400余元,还要供养近20口人的开销,连给孩子买个玩具都要深思熟虑。

中南海西楼话家风传古今

50年代初的中南海,随着工作人员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房屋已经不敷使用。在西门怀仁堂南边的一片空地上,一座新的院落拔地而起,人们称它为"西楼"。

西楼由办公楼、会议厅和两栋住房组成,这两栋住房分别是甲楼和乙楼。中央决定安排朱德和刘少奇两位领导人搬进去住,但这两位老革命却因为互相谦让迟迟不肯入住。

朱德看到甲楼比较大,主动提议让刘少奇一家住进去。刘少奇却考虑到朱德家人口众多,坚持要让出甲楼。两位领导人这么一推让,谁也不愿意先搬进西楼。

最后朱德不得不对管理局的同志说:"如果少奇同志不搬到甲楼,我就不搬家了。"在这样的"威胁"下,刘少奇才终于搬进了甲楼,朱德一大家则住进了乙楼。

西楼不仅是生活区,还设有电影放映厅,成为许多首长子女喜爱的去处。放映厅的一角用屏风隔出了一个餐厅,这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西小灶餐厅。

1952年,朱德和家乡的兄弟姐妹们商量,让他们每家送一个孩子到北京上学。就这样,十几个侄子侄孙陆续来到他身边,年龄从五六岁到十来岁不等。

加上朱德的长子朱琦、女儿朱敏及其家人,朱家人口一下子增加到将近20人。但朱德夫妇不仅要照顾这么多亲人,还经常在周末接待其他首长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中包括刘伯承元帅的子女,也有跟随周恩来多年的老警卫参谋龙飞虎的孩子。每逢周末,朱德夫妇都会把这些"留守儿童"接到家里,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节假日时,朱德一大家子都会在西小灶餐厅用餐,两张大桌子挤得满满当当。这种温馨热闹的场面,成为了西楼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

朱德夫妇虽然供养着这么多人,但他们的生活十分节俭。为了精打细算,警卫员郭计祥被任命为"管家",负责记录每一笔开支,就连孩子们买铅笔、吃冰棍这样的小花费也要一一记录在案。

每个月的工资往往刚好够用,有时还会出现赤字。即便如此,当中央办公厅提出要给他们增加补助时,朱德依然坚决推辞。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整个中南海里传为佳话。

西小灶餐厅话相亲相邻

在西楼的日常生活中,杨尚昆可谓是一位活跃分子。作为四川老乡,他与朱德家的交往格外频繁。

西小灶餐厅就是他们交往的主要场所,杨尚昆经常离开自己的餐桌,跑到朱德那桌去品尝各式川菜。每当品尝到美味,他总会不停称赞:"好吃,还是你们家的饭菜好吃。"

两家的厨师各有所长,朱德家的厨师擅长川菜,杨尚昆家的厨师则以各式点心著称。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小餐厅里,厨师们烧出拿手好菜时,都会互相招呼品尝。

西楼里的孩子们对杨尚昆家厨师的点心情有独钟。这种分享美食的传统,让西小灶餐厅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在与朱德相处时,杨尚昆始终保持着晚辈的恭敬。但与朱德的儿子朱琦在一起时,他就显得随意许多,经常有说有笑。

杨尚昆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抽上海产的熊猫牌香烟。这种香烟用金属盒包装,产量稀少,属于当时的高档货。

虽然朱德不抽烟,但朱琦偶尔会向杨尚昆讨要几盒好烟。这种互动让他们的关系更显亲密。

那个年代能买到稀罕物件并不容易,但只要杨尚昆得到或购买到新奇的东西,必定会带到西小灶餐厅与大家分享。比如外国友人赠送的照相机,他都会拿出来让大家欣赏,并现场演示如何操作。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这些新奇的物件总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杨尚昆的分享,为西楼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中南海的这种邻里关系,体现了那个年代独特的人情味。领导人之间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场关系,而是亲如一家的邻里之情。

在节假日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人也会来到西小灶餐厅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展现出一派和谐景象。

这种氛围在西楼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让每个在这里生活的人都感受到家的温暖。无论是分享美食,还是交流新鲜事物,都让西楼的生活充满了活力。

杨尚昆作为中央办公厅主任,本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他却选择了融入这个大家庭。他不拘礼节的性格,让西楼的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每当西小灶餐厅飘出阵阵饭菜香,就预示着又一次温馨的聚会即将开始。这里不仅是一个用餐的地方,更是联络感情的纽带。

这种温馨的氛围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了中南海西楼最珍贵的传统。正是这样的传统,让高层领导人的生活既保持着朴素本色,又不失人情味。

收音机引发惊叹价格高

1964年,上海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内第一台袖珍型晶体管收音机诞生了。这台熊猫牌收音机比普通肥皂盒还要小一点,代表着中国电子工业的一大突破。

在那个年代,收音机正处在从电子管向晶体管过渡的关键时期。此前不久,一位日本客人还曾送给朱德元帅一台高档收音机,虽然做工精良,但体积足有一个旅行包那么大。

上海试制成功的这台袖珍收音机,立即引起了杨尚昆的注意。他当机立断买下了这台凝聚着中国工业智慧的精巧产品。

对杨尚昆来说,这台收音机不仅是一件新奇的物品,更代表着国家工业技术的进步。他迫不及待地把收音机带到了西小灶餐厅,向大家展示这件"宝贝"。

在西小灶餐厅里,人们纷纷围观这台小巧的收音机。对于习惯了大块头收音机的人们来说,这样的袖珍型收音机简直就像科幻小说里的产物。

此时的中南海,男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自己动手组装半导体收音机。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研究,互相交换三极管和其他零件。

朱德的几个孙子也都精通收音机组装,甚至还帮助中央警卫团的警卫员们组装过。朱援朝和朱和平更是这项活动中的积极分子。

兄弟俩不满足于普通的组装,还尝试把零件塞进肥皂盒里制作微型收音机。但是他们的作品与杨尚昆买的这台袖珍收音机相比,无论是从外观还是性能上都相差甚远。

当有人问起这台收音机的价格时,杨尚昆报出了一个数字:160元。这个数字在当时的中南海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就连朱和平的父亲朱琦和爷爷朱德听到这个价格也感到吃惊。要知道,在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几十元。

这台收音机的价格,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好几个月的收入。即使是在中南海这样的特殊环境中,160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杨尚昆买下这台收音机,不仅是因为个人兴趣,更是为了支持国产新技术。作为一个热爱新事物的人,他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一台小小的收音机竟然值这么多钱,这件事在西楼里传为美谈。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物价水平,也体现了国产高科技产品的价值。

这台收音机的故事,成为了见证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缩影。它不仅记录了中国电子工业发展的重要时刻,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

经过这件事,朱和平等年轻人对电子技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们更加努力地钻研收音机组装技术,为将来能够制造出更好的国产电子产品而努力。

勤俭节约传家风永存

在中南海的高层领导中,朱德元帅的工资标准本应是最高的一级。按照规定,他作为元帅,每月工资加上各项津贴应该有700元左右。

但朱德却坚持认为自己在军队里没有实际职务,断然拒绝接受元帅级别的工资。他执意要求按照四级工资标准发放,每月只领取400多元。

这种情况并非朱德一人如此,毛主席等其他领导同志也都是同样的做法。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们不仅没有增加工资,反而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工资标准。

朱德夫妇的工资加在一起,除了这些固定收入外,再无其他来源。这笔看似不小的收入,要用来供养近20口人的日常开销。

每个月的支出清单上,不仅有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还包括房租、水电费和保姆工资。此外,他们还经常接济老家生活困难的亲戚,加上日常迎来送往的开销。

在这样的收支情况下,朱德家庭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他们的警卫员郭计祥被指定为"管家",负责记录每一笔开销。

从郭计祥的账本上可以看到,就连"援朝铅笔二分"、"和平冰棍三分"这样的小额支出也都一笔不漏地记录在案。这本账本,见证了朱德家庭严格的经济制度。

每到月底,郭计祥都要向朱德和康克清汇报账目情况。多年来的记录显示,他们的工资往往是刚好用完,有时甚至会出现赤字。

即便是在子孙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也舍不得买几块钱的玩具作为奖励。最后只能是一人发一个笔记本,聊表鼓励。

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中南海传为佳话。中央办公厅看到这种情况,多次提出要给朱德家增加一些补助,但都被朱德坚决推辞。

对于像杨尚昆那台160元的收音机这样的"奢侈品",在朱德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不仅仅是经济能力的问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朱德夫妇的这种艰苦朴素作风,对子孙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朱家的年轻一代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这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艰苦朴素作风的典范。朱德家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精神品质。

160元收音机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价格震惊人的消费新闻,更是映射出了那个特殊年代领导干部的生活状态。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居高位,也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

这种优良传统一直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一部分。朱德家的故事,至今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0 阅读:16

书雁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