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周瘦鹃激动地提到了毛主席接见他的事情,并高兴地说:“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情……”
那天,毛主席到底说了什么话,会让周瘦鹃有这样的感觉呢?请看……
1962年4月,周瘦鹃接到通知,要他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
接到通知后,周瘦鹃非常高兴,在准备了一番后,便带着夫人俞文英和5岁的小女儿一起来到北京。
然而,周瘦鹃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进京还会再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那天,毛主席派人将周瘦鹃接到了怀仁堂。到了怀仁堂,工作人员才告诉他是毛主席要见他,而且是单独接见。
周瘦鹃走进怀仁堂后,工作人员领着他来到一间小会议室里。
看到周瘦鹃进来,毛主席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与他握了手,寒暄了两句,就把他让到了沙发上。
紧接着,毛主席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给周瘦鹃,并亲自给他点了烟。
周瘦鹃吸了两口烟后,看着毛主席,说:“记得3年前,主席曾经说过,读了我的许多文章,很想跟我谈谈。我一直在担心,自己写出来的那些拙作,一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毛病,这个还要主席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听了周瘦鹃的话,毛主席笑着说:“你的散文是写得好的。”
能得到毛主席认可,周瘦鹃的心里是高兴的,但还是谦虚地说:“主席太夸奖了,实在不敢当!只为平时学习不够深透,怎么写得出好文章呢?”
毛主席则说:“只要群众喜欢读你的文章,那么你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从毛主席的话里,周瘦鹃听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感受到了毛主席对为人民服务的践行。在他看来,这便是人间最大的道!
作为一个时代的大作家,周瘦鹃对人生有着自己的体会,也对人间大道有着莫大的追求。然而,在没有听到毛主席提出这样的观点时,周瘦鹃对人间大道的理解,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周瘦鹃,1895年6月30日出生在大城市上海,原籍江苏省苏州,原名周祖福,字国贤,比毛主席小2岁。
虽然出生在大上海,但周瘦鹃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亲是招商局江宽轮船的会计,收入十分有限。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在母亲的坚持下,周瘦鹃才读完了中学。
那时候,周瘦鹃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被学校免收了学杂费。此外,周瘦鹃还从事剧本创作及翻译外国小说的工作,赚取一点钱来补贴家用。
那时候,周瘦鹃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一个法国军官爱情的英文故事,改编为八幕话剧《爱之花》。
创作完成后,周瘦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以笔名“泣红”,将自己的创作成果投稿给了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
周瘦鹃没有想到的是,在几个月后,他便收到了《小说月报》主编王蕴章写给他的一封信。
在这封信里,周瘦鹃看到了他的创作成果《爱之花》已被采用并即将被连载的消息。此外,在这封信中还附带了给他的16元大洋的稿费。
对于这样意外的收获,周瘦鹃和母亲都非常高兴。于是,他为自己取了一个文人的名字,叫做“瘦鹃”。此后,周瘦鹃这个名字,跟随了他往后的全部人生。
中学毕业后,周瘦鹃便以写作和翻译为职业。随着新的作品不断问世,周瘦鹃很快就红遍了上海。在20岁的时候,周瘦鹃参加了南社。
南社,是由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人在1907年开始酝酿,并于1909年11月13日成立的,活动中心就在上海。其中,柳亚子为书记员,高旭为诗选编辑员,陈去病为文选编辑员。
在第一次“雅集”的17人中,南社有14人就是同盟会会员。因此,南社受到同盟会的影响很大,其名称也是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
南社成员大多属于新起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周瘦鹃加入南社后的当年,便在《南社丛刻》,发表了古体叙事诗《新情歌》。《新情歌》中,为了要情人出征去杀敌卫国,女主人公做了不惜一切的行动,表现的就是强烈的爱国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此后,为了响应全国人民的反日爱国运动,周瘦鹃先后创作了日记体小说《亡国奴之日记》和《卖国奴之日记》。
在这和两本小说中,周瘦鹃痛斥了侵略者和卖国贼,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创作的过程中,周瘦鹃也是收获满满,赚了不少钱。
1922年6月,周瘦鹃创建了一本杂志《紫兰花片》。
这个杂志,属于一个私人杂志。在这本杂志中,周瘦鹃只发表他自己的创作和翻译作品。第一集问世,就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不少诗人词客,也纷纷品题。
那时候,周瘦鹃为这本杂志设计了六十开本的袖珍版式,自行排版,用桃林纸精印,卷首和中页有风景、人物、书画、金石等图片,全作紫罗兰色,格外精致。
在文章《一生低首紫罗兰》里,周瘦鹃写道:“每当春秋佳日紫罗兰盛开时,我往往痴坐花前,细细领略它的色香……”看得出来,周瘦鹃对紫罗兰有着别样的感情。
1931年,周瘦鹃对文坛产生了厌倦,便来到苏州,买下了“紫兰小筑”宅园,开始在自家园内种植花草,研究盆景艺术。关于这件事情,周瘦鹃在后来说:
“我生平爱美,所以也爱好花草,以花草为生平良友。十余年来,沉迷此中,乐而忘倦。自从‘九一八’那年移家故乡苏州之后,对开花草更为热恋,再也不想奔走名利场中,作无谓的追求了。”
那时候,除了每周两三次去上海处理编辑与写作事务外,周瘦鹃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花草盆景上。
对于当时的生活,周瘦鹃在文章《〈花花草草〉前记》中写道:“我是一个特别爱好花草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眠七、八小时,和出席各种会议或动笔写写文章以外,大半的时间,都为了花草而忙着。”
后来,周瘦鹃又专门与其他人一起在苏州组织了含英社,专门研究盆景、盆栽等艺术。
在周瘦鹃看来,“凡是制作盆景的高手,必须胸有丘壑、腹有诗书,对于种树栽花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春秋佳日,要经常出外游山玩水,从岩壑、溪滩、田野、村落以及崇山峻岭之间,像觅宝似的去寻觅奇树怪石,充分地利用或改造,以作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要不说,周瘦鹃就是一个人才。仅仅过了不长时间,他就对盆景制作艺术有了更加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对此,周瘦鹃表示:
一个好的盆景一定要挑选那种老干枯干矮矮的树木,因为盆景的每一株树,就是山野间老树的缩影,要把大自然的美浓缩到盆子里。而枯干虬枝更饶古意,是盆景中的艺术品。然而,这样的盆景,也仅仅是简单化的盆景。
如果是复杂化的盆景,那就要在简单化盆景的基础上,适当地配以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石块或石笋,和广东省石湾镇制作的陶质屋宇、亭、榭、桥、塔、船只和人物等作为点缀,并且要看起来和谐,不能有突兀的感觉。这样的盆景,就像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立体画,也就更有艺术价值。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挑选树桩的时候,周瘦鹃绝不马虎,经常和他的园工一起前往山野之间,进行挖掘。每每得到一株好的树桩,周瘦鹃都会非常激动。
那段时间,制作盆景成为了周瘦鹃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瘦鹃制作盆景的手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了著名的盆景艺术家。
由于对盆景园艺十分喜欢,周瘦鹃把园中的几间屋子都命了名,分别为爱莲堂、紫罗兰盦、寒香阁等。
然而,周瘦鹃与世无争、快乐安宁的日子没过几年,便被战争打破。1937年,日军占领了苏州,周瘦鹃先后辗转多地避难。
1938年,在老朋友的介绍下,周瘦鹃加入了“中西莳花会”。
1939年,周瘦鹃制作的盆景,得到了许多西方人的赞美,荣获了第六十三届春季展出评比年会的二等奖。后来,在中西莳花会第五十二届秋季展出评比年会上,周瘦鹃的作品更是夺得了冠军,获得了彼得葛兰银质奖杯。
1945年,日本投降后,周瘦鹃于第二年春天返回苏州。
看到自己的“紫兰小筑”被日军洗劫一空,就连他养的五百尾名贵金鱼,都被日本人霍霍殆尽。
对此,周瘦鹃十分心痛,气愤地说:“日军侵华的证据,就在我家院子里!”
在抗日战争时期,周瘦鹃也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包括《亡国奴日记》《祖国之徽》《南京之围》《卖国奴日记》《亡国奴家里的燕子》等,以唤起中国同胞奋起抗敌救国的精神。
此外,周瘦鹃还将高尔基作品等西方进步文学翻译,介绍进了中国。
在回到苏州后,周瘦鹃依然把他的重心放在了园林与盆景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整修后,他的院子里再次变得苍翠满目、姹紫嫣红。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瘦鹃依然对园艺工作十分向往,将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园艺工作上,只用了很少的一部精力进行文学创作。
那时候,周瘦鹃在他的庭园里栽花培草,种植盆景。他的家里也因此成为了苏州这个有名的园林城市中的独特一角,吸引了许多人前往观看。
后来,周恩来总理、朱德、叶剑英、刘伯承、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多次来到周瘦鹃的“紫兰小筑”参观。
此外,他的“紫兰小筑”还接待了不少外国友人。
1952年,周瘦鹃受邀,担任了任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副主任。
1953年6月19日,周瘦鹃在他的“紫兰小筑”里接待了上海市市长陈毅。
在提到文学创作时,周瘦鹃对陈毅说:“我在解放前所写的东西,技巧上陈旧,已不适应时代,现在就不想再动笔了。”
听到周瘦鹃这样说,陈毅说:“不!这是时代的关系,并不是技术问题……如今时代变了,只要注意学习,您还是可以写好的。”
在陈毅的鼓励下,周瘦鹃萌生了再次创作的想法,并创作了大量紧贴新时代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品的题材,大多以游踪游记、花木佳果、风俗掌故、苏州地域文化、歌颂新风气新面貌等为主,包括了《花前琐记》、《花花草草》等。
1958年,应北京市园林局邀请,周瘦鹃来到北京,参观了北京的园林。
期间,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敬意,周瘦鹃精心制作了松、柏、竹三个小盆景,并将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几本散文集,用红纸包好,送给毛主席,请他欣赏。
此外,周瘦鹃还特意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其内容为:“凭借吉语祝人豪,松柏长春节节高。如此江山千万好,愧无彩色颂勋劳。”
1959年4月,周瘦鹃在中南海怀仁堂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那天,毛主席握着周瘦鹃的手,高兴地说:“原来是周瘦鹃先生,有什么新的东西给我看看?”
对于毛主席的这句话,周瘦鹃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并身体力行进行了创作,以便有新的东西给毛主席看。
1962年,周瘦鹃再次见到了毛主席。在听了毛主席说的“只要群众喜欢读你的文章,那么你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时,周瘦鹃的心里顿悟了。
那天,周瘦鹃对毛主席说:“这些年来,我在文艺上、园艺上搞了一些东西,这要归于3年前主席‘有没有新的东西给我看看’的那句话鼓励了我。我认为主席这句话并不是对我一个人说的,是对全中国六亿五千万人民说的,要大家都搞些新东西出来。”
听了周瘦鹃的话,毛主席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说法。
随后,毛主席再次给了周瘦鹃一支烟,并为他点上,而他自己却没有抽。
看到毛主席没有抽,周瘦鹃也在抽了两口后,便将那支烟掐灭,将剩下的半截香烟小心翼翼的放进口袋里。
放好那半截香烟后,周瘦鹃再次将目光转向毛主席,说:“为了当年听到主席向我要看新东西的一句话,我胆大妄为的和了大作4首诗17首词的原韵,名为《学步集》,自知功力不足,气魄不大,对主席的思想感情也体会不深,真的是邯郸学步,丑态百出。”
在停顿了一下后,周瘦鹃又说:“前年曾冒昧的将初稿寄奉求教,至今未有所闻。后来周总理也要去看过了。苏州市文联为此特地召开讨论会,我接受了同志们的意见,曾经一再加以修改。但是如果不经主席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好好的修改一下,那是始终不能定稿,不敢发表的。”
听了周瘦鹃的话,毛主席谦虚地说:“你是专家,我是业余,要发表就发表嘛!”
随后,周瘦鹃讲他创作的《学步集》呈递到毛主席面前,交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翻过书之后,毛主席问周瘦鹃,是不是要将这本书带回去。周瘦鹃表示请毛主席在工作之暇给他批改一下。于是,毛主席便收下了那本书。
这时,周瘦鹃又说:“多年来,我老是惦记着主席,真所谓梦寐系之。就是我那5岁的小女儿全全,也念念不忘毛主席。这一回她也跟着我来了,虽然没有见到主席,可她来到北京就像见到主席一样高兴。”
听到周瘦鹃这样说,毛主席笑着回复说:“你替我谢谢她!”
临别时,周瘦鹃希望毛主席为他的将来提供一个方向,便问:“主席,您看我这样一个旧知识分子,还能为社会主义做些什么?”
毛主席说:“你搞盆景很出色,但别忘了你是个作家,要写些新东西。我等着看你的新作。”
听了毛主席的话,周瘦鹃感激地说:“主席今天这样鼓励我,我一定要好好的干下去!祝主席健康长寿!再见!”
回去后,在见到朋友时,周瘦鹃激动地说:“这次见到毛主席,谈了半个小时,我心满意足了,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情。现在我就是想多写东西。我的年纪已经68岁了,可我的干劲还像是28岁!”
看着周瘦鹃激动的样子,大家都十分羡慕,也期盼着毛主席能够接见他们,也为他们指点一二。
后来,周瘦鹃讲毛主席这次见接他的事情写进了他的《我的心被拴住在怀仁堂》、《初识人间浩荡春》等散文中,让读者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与殊荣!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周瘦鹃在后来创作了《行云集》、《花弄影集》等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