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主席为何选林彪去东北挂帅?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绿海看历史 2024-12-24 05:30:24

1945年,在反法西斯同盟的联合打击下,日本侵略者逐步走向败亡,当年8月,随着关东军被歼灭,以及美国陆续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日本内阁意识到再继续负隅顽抗毫无意义,只会平添无谓的伤亡,于是便选择接受盟军通告、无条件投降。这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正义的人民通过钢铁般的斗志,击败了极端且富有野心的敌人,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而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来说,日寇战败标志着我方结束了百年屈辱史,迎来了独立与自主,这是足以永载史册的伟大时刻!

当然,外敌被赶走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此迎来了和平,红色阵营与国民党阵营仍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状态,双方虽然都认同统一战线,但彼此却因为意识形态相左,经常闹出矛盾与摩擦。这时,美国人突然惺惺作态的诚邀国共两党坐下来和谈,提议双方搁置争议,携手建立一个联合政府,共同治理中国。

蒋介石顺坡下驴,马上公开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和谈,要知道,重庆可是国民党的大本营,到处都是特务和军警,还有一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毛主席要是应邀前去,万一蒋介石不讲信用,暗中下毒手,那主席必定九死一生。可如果主席拒绝前往重庆,那蒋介石便会顺势给共产党扣上一顶“拒绝和谈、祸罪民族”的大帽子,届时红色阵营将在舆论、道义、战略上全面处于下风。

周总理、朱老总信不过出尔反尔的老蒋,所以一再规劝毛主席不要去重庆,可主席却认为,老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加害自己,更何况还有美国人从中作保,自己一定安全无虞,于是他便力排众议,在几名随从的陪同下,欣然前往重庆会见蒋介石。

随后四十多天时间里,国共进行了十几轮谈判,中共为了实现和平愿景,向国民党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让步。可蒋介石根本不是诚心实意要和红色阵营合作,双方经过漫长的讨价还价,虽然签订了一份《双十协定》,但老蒋却根本不愿意遵守该协定,他仍旧暗中指挥国民党军发起一系列针对解放军的军事行动,一再挑起事端。

另外一边,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察觉到蒋介石居心不良,于是也开始未雨绸缪、以防万一,当时红色阵营敲定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这其中东北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为了经营好东北,特地从华北、华东抽调八路军、新四军精锐部队组建新的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相抗衡。

而在遴选东北民主联军司令的时候,党中央犯了难,当时后备人选有三人,分别是徐帅、陈老总和林帅,他们都是杰出的军事家,也都在党内拥有比较高的威望,可谓旗鼓相当,但毛主席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将这个重任交到了林帅的肩上,因为被抽调到东北的部队大部分是红一方面军的“老班底”,而林帅又是红一方面军的老将,双方互相知根知底,配合起来也一定很顺畅。

再者,东北背靠苏联,将来大概率会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这就要求东北民主联军的军事主官要有在苏联生活、工作过的经历,这样也方便和苏联进行交流、沟通。而林帅曾在1938年被晋绥军误伤,后经党中央批准,乘坐专机前往苏联接受治疗,期间他学习了俄语,还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见过面,堪称半个“苏连通”。综上,由林帅执掌东北民主联军再合适不过了。

林帅没有辜负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信任,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带领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后来的东北野战军),数次击败国民党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1948年底,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全面解放,林帅随即挥师进入关内,从华北一路南下,接连解放七个省份,歼敌八十余万人,创造了辉煌的战果。

建国后,林帅出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政委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一跃成为国家核心领导人,1955年,林帅被授予元帅军衔,在军内的排名仅次于朱老总和彭老总,60年代,林帅甚至被毛主席列为接班人。但可惜的是,他后来被权力和野心冲昏了头脑,竟开始从事阴谋活动,最终落得一个凄惨结局,实在令人惋惜!

2 阅读:1151

绿海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