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不必站C位,华为前后“天团”合影:任正非最新持股仅0.65%了

老方说老方说 2025-04-03 14:40:58

先看下面的华为持股员工代表大合照,从某种意义上讲,华为的“大权”是掌握在他们手里的。

华为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概念,我们要知道它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拥有20.8万全球员工(其中研发员工约11.3万名),公司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年营收八千多亿。

所以华为是真正的大型跨国公司,是世界级企业。

作为这个企业的持股员工,不仅仅是财富多少的问题,还有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从二十多万员工中选出161名持股员工代表,他们无疑是人中的精英,是佼佼者。

而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和总裁,任正非在跟大家合影的时候,仍然甘居人后,排在了后面。

高手不必站C位,华为前后“天团”合影:任正非最新持股仅0.65%了

华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共17名,由持股员工代表会选举产生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我们看上面两张图,有不同的变化。第一张照片合影:

前排左起:孟晚舟、胡厚崑、郭平、徐直军、梁华

后排左起:何庭波、徐文伟、阎力大、丁耘、任正非、陶景文、李英涛、汪涛、彭中阳、余承东、陈黎芳、姚福海

第二张照片合影:

前排左起:李建国、张平安、胡厚崑、徐直军、梁华、孟晚舟、汪涛、余承东

后排左起:杨超斌、查钧、郑良材、侯金龙、何庭波、彭博、任正非、陶景文、应为民

原轮值董事长郭平进入了监事会,原常务董事丁耘意外去世,董事长梁华没变,主要是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变成了徐直军、胡厚崑和孟晚舟。至于任正非,一直是作为董事在董事会之列。

在《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中,还说明了一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总出资相当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0.65%。

有趣的是,不管是公司的“天团”大合影,还是董事会成员的合影,任正非作为老板都没有站在C位,这是跟很多企业的做法和社会传统观念不一样的地方。

华为的最高决策团队是怎么选出来的呢?

众所周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团队,特别是对华为这么大的队伍来说,决策团队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竞争力。

决策者需要承担战略布局和知人善任的责任,为企业的业绩、结果和前途负责,所以决策团队必须是万中挑一的高手。

华为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责任重大,我们看《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里是怎么选出董事会成员的:

持股员工代表和候补持股员工代表由享有选举权的持股员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持股员工代表出现空缺时,由候补持股员工代表依次递补。享有选举权的持股员工一股一票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会,持股员工代表会一人一票选举产生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持股员工代表会及其选举产生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管理和监督。

截至2025年2月,华为公司享有选举权的持股员工是127,909名,这么大的股东规模,在企业界真的是非常罕见。将军是打出来的,要知道他们都是经受考验的公司骨干,能力和品德过关才行。因此他们一股一票选出的161名持股员工代表和37名候补持股员工代表就能够代表集体的利益,而持股员工代表再选举出董事会,以及对公司生存发展和命运负责的监事会。

这个团队就是华为的最核心骨干层,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不把公司的命运系于个人身上,华为实行集体领导制度。

华为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由工会和任正非两名股东组成。从1987年创立华为公司以来,任正非秉承“财散人聚”的理念,不断稀释自己的股份以凝聚队伍,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他个人的股份也在缩小。

这种行为称得上伟大。扪心自问,如果换成自己,谁愿意把本来就属于自己的财富和权力让出去?

想一想在任正非创业那个年代,多少老板的想法都是“利润最大化”,个人赚钱越多越好,公司的股权、控制权必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赚钱后要么是享受要么是移民要么是靠码头,谁会像任正非一样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集体所有的企业呢?

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客户服务。按照华为的宗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都是为这个宗旨服务的。

公司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各治理机构权责清晰、责任聚焦,但又分权制衡,使权力在闭合中循环,在循环中科学更替。

任正非放弃了很多的个人利益,并主动限制了自己作为企业创始人的很多权力,换来的却是强大的凝聚力和集体奋斗的平台。从结果看,任正非大舍大得,他的做法是正确的,相比事业和理想的实现,个人的得失就不重要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好的企业都有新陈代谢!

“我创建了华为公司,当时在中国叫个体户,这么一个弱小的个体户,想组织起千军万马,是有些狂妄,不合时宜,是有些想吃天鹅肉的梦幻。”

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任正非提到过自己最初的想法,他创业的时候真正是白手起家,无背景无资本无技术,要想团结众人做大事业,怎么办呢?

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

这种无意中插的花,竟然开放到如此鲜艳,成就华为的大事业。所以企业创始人的发心、心性和动机很关键,这就像一棵树之所以成长为参天大树,是从种子阶段就决定的。

既然是集体奋斗的平台,那所有人都必须以大局为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组织也需要有吐故纳新才行。而这种新陈代谢是从高层开始践行的,我们看华为不管是股东会还是董事会、监事会,都是流动的,华为不会把公司的命运系于某个人身上,集体领导遵循共同价值、责任聚焦、民主集中、分权制衡、自我批判的原则。

唯有如此,公司才能持续为客户服务,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基业长青。华为这种公司机制和架构是有独特竞争力的,任正非作为企业创始人,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在员工心里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25
老方说老方说

老方说老方说

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