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我看长平之战失败赵王要负大半的责任

故事小蚂蚁 2023-09-10 20:57:21

对于赵括是否真的是纸上谈兵,这是一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话题。

因为有关赵括的记载,是在白起列传中的长平之战的描述,此外并无其它的记载。

然而,从长平之战的经过和结果来看,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赵括绝非纸上谈兵之人。

首先,赵括带兵能力绝不平庸。

赵国士兵断绝粮草四十六天后,赵军虽困厄已极,但赵括仍能组织赵军对秦军营垒发动四、五次攻击。他将部队组成了四组编队,打算突围而逃。

如果他真的没有经验,不可能在断粮这么长时间还能强力控制部队,还能有效的组织进攻。

其次,赵括在战场上也表现出了较高的领兵布阵军事才能。

从这场战争的结果来看,在真正交战时双方的损失中,赵军占优势。

秦国付出了伤亡30万人的代价,其中包括死亡25万人(白起原话是“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而赵军实际战死的人数只有5万,40万人是在投降后被秦军坑杀。可以对比下,赵括领兵布阵的能力并不弱。只是缺少点运气,在突围时被乱箭射杀了。(史记原话“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若是赵括未在突围时被杀,胜负不会这么悬殊。

在激战中秦国大将白起也受伤 ,这说明战时激烈程度,也说明双方的攻击实力相差不大,只是白起运气好些。

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赵国赵孝成王,不难发现他在长平之战越国失利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首先,赵王对廉颇的固守策略不满,多次对其进行指责。这可能是因为赵王对廉颇的信任度已经下降了,也可能是因为赵王对于战争的胜利过于渴望。在廉颇有效与秦军对峙的情况,却催促双方进行战略决战。

    但根本原因在于其对已方的军事实力及战争形势看不清,并犯了君王坐在后方直接干涉前方统帅军事方略的大忌。

第二,赵王还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派赵括替换了廉颇。这说明赵王无识人之明。且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而且由于他更换廉颇的原因就是廉颇坚持防守,这就使得赵括不得不着急进攻。不根据实际采用这样的战略很容易出现失误。

第三,赵军被围46天后都没等来援军。而实际上赵国内还是有生力军的,这个从其后的邯郸之战看出,秦军三月未能攻下,而白起也因直接拒绝领无胜算之兵而亡。

不知是什么原因赵王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援军,有人推测认为赵国内部有内奸。

而秦襄公却亲自到了河东,将当地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用堵住了赵军的退路。(原话“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最后,赵王对于赵括的失败也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安排。在赵括被杀后,军中一下就没了统帅,这要么是赵王预置方案,要不是赵括威望太高。这导致长平之战的彻底失败,赵军居然全部投降了!

因此,从长平之战的经过和结果来看,我们不能单纯地说赵括是纸上谈兵,虽然他的实战经验可能不如廉颇。而且赵王对于战争错误规划、盲目干涉才是战败的最大主因。

因此,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是赵括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 阅读:251

评论列表

gigasmash

gigasmash

7
2023-09-11 00:40

赵王有用人不当的责任,但赵括肯定是责任最大的,前期轻率冒进,中期对粮道保护不力导致缺粮,后期明智不可能有援军的情况下还在固守给了白起包围的时间,所有的决定几乎都是错的,任何一点做好了都不至于全军覆没。

gigasmash 回复 故事小蚂蚁 09-11 11:45
赵王只是说要进攻,具体怎么进攻,进攻哪个点是赵括的决定,赵括明显是着了白起的道,这点上可以算赵王主要责任,但是即使前期冒进会导致失败,但是即使是拉条狗当主帅,也不会让赵军一个都不剩全军覆没,就算是溃败也能跑个三四成的人回来,后期也不至于这么虚弱。

故事小蚂蚁 回复 09-11 07:44
前期冒进才是最大主因,但这个方略正是赵王下的命令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5
2023-09-11 09:54

小编的语文绝对跟体育老师学的!有效进攻?秦赵总兵力想当,被围放要真是有效进攻,包围圈早就被攻破八百回了!总兵力想当被围闭着眼选一个点突围,少则十打一多则百打一的有利局面,突围成功不在话下能力强的还能一口一口反过来把包围方吃掉。第二白起原话是秦亡者过半,但那是在邯郸之战秦军屡战屡败时说的。现代小编这样不懂装懂键盘侠强行把所有伤亡算在赵括一个人头上。还是那句话,长平至今两千多年,没有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说过赵括有本事一类的好话!

用户10xxx96 回复 09-11 12:44
这场战斗其实赵括表现挺不错的,但要结合着看,第一点是史记的记载有明显的漏洞,两万五千骑兵截断四十五万大军后路先不说,五千兵把四十万兵首尾难顾真不太可能,史记原文这场战斗不足一年,而从当时各个世家记载又明显的不像,吕氏春秋记载是历时三年可信度会高一点。第二,赵括接手的时候是赵国只能速战速决,国力和粮草供应不上,外交失败,被扣在秦国,扬言要求和,绝了赵国外援,同时,秦几十万人疏通河道,保证了后勤供给,总兵力六十多万,打赵括45万,这样还能杀伤秦过半,(现在大概认为秦伤亡应该20万)。很不错了,,唐朝李靖和李世民上表说史书记载战争的问题,赤裸裸的表示,大部分记载都是书生的意气之举,不能当真

用户10xxx96 回复 09-11 14:05
”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史记原文,谢谢

故事小蚂蚁 回复 09-11 10:15
1.你没看白起原话,长平之战中损失过半,不是邯郸之战,我都抄了原话:“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你都没看   2.秦赵兵力相当,但后期秦王征整个河内15岁男子围越军,“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2
2023-09-11 09:57

以举报内容虚假加质量差。

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

2
2023-09-11 09:34

不是秦襄公,秦昭襄王。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2
2023-09-11 09:57

赵军一直在秦军的包围圈内,赵括被杀没人顶替能怪在赵王头上?这是多么奇葩神论啊!是个正常人吗!赵王怎么指派?赵括上任后就立马把廉颇的老班底全换了到底是谁的责任?

张宽庆

张宽庆

1
2023-09-11 00:16

完全就是个背锅侠

尚能饭否

尚能饭否

1
2023-09-11 10:33

古往今来,哪一个名将不是从“纸上谈兵”开启传奇一生的?[得瑟]

故事小蚂蚁

故事小蚂蚁

情感小故事,历史探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