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泼汽油致残判12年,公众怒喊死刑:量刑轻重谁来定夺?

知止杂谈 2025-04-20 10:02:50

2025年4月22日,湖北恩施中院即将举办一场备受瞩目的庭审,“27岁的女孩陈某某被前男友覃某某泼汽油致伤致残案”于这一日进行二审开庭。

受伤前的陈某某

此乃由情感纠纷引发的悲剧,因一审判决“故意杀人罪判12年”而在全国引发热议。这场讨论早已超出个案范畴,变为对司法量刑、性别暴力及社会安全的多面思考。此事既牵动着千万人之情,亦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法律与人性间的平衡之位。

在舆论冲击下,公众更深刻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以及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状况再度出现。

2020年,陈某某与覃某某通过网络相恋,三年间分合数次。2023年7月,覃某某以“引起注意”为由提分手后反悔,纠缠不休。

受伤前的陈某某

同年10月19日,覃某某翻墙闯入陈某某办公室,手持两瓶汽油泼洒点燃,致其全身69%烧伤左手截肢、面部毁容。

监控画面记录下这骇人的一幕:陈某某浑身是火,试图逃生,却被覃某某,关门阻断了生路,最终昏迷在那焦黑的办公室内。

受伤后的陈某某

法医鉴定表明,陈某某手功能丧失,达五级伤残;全身瘢痕情况,为六级伤残。12次植皮手术,130万元医疗费用,终身生活难以自理——这仅7秒的暴行,将一个家庭的未来彻底撕裂开来。

一审判决认定,覃某某犯故意杀人罪(未遂量刑12年。法院依据其“准备汽油、刀具”,“二次泼洒,阻逃”等行为确认其有杀人故意;这个时候,以“案发后未逃离”,“协助送医”等行为认定其为自首,此为减刑之关键。

但争议随之爆发:

1.覃某某庭审时翻供称“只想毁容”,甚至威胁“出狱后让你们见识真正杀人犯”,暴露其毫无悔意。法律界人士指出,自首制度旨在鼓励悔过,而非为冷血者提供“减刑捷径”。

2.陈某某质疑,覃某某所谓“施救”实为控制现场,其同事证言称“火灭后覃某冷漠旁观”,与“积极救助”的司法认定形成尖锐对立。

3.覃某某仅支付5.9万元医疗费,远低于协议赔偿50万元,却凭此获得从轻处罚。而陈某某仍需面对数百万后续治疗费,司法救济机制显失公平。

案件曝光之后,“判死刑”的呼声迅速席卷整个网络。网友严厉斥责:“泼汽油并点燃这一行为,其残忍程度堪比古代的凌迟之刑,而仅仅判处12年刑期,这无疑是对这种暴行的一种纵容!”对比同类案件,在2024年的广西,有一男子因情感纠纷而泼硫酸导致他人重伤,最终被判处15年刑期,与本案相比,本案量刑的“轻”度显得更为刺眼。

你认为“自首”是否应该成为恶性案件的减刑理由?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6
知止杂谈

知止杂谈

关注我,了解更多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