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教育实践经历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9-09 13:30:48

作者:张帆 来源:《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鲜有人知道董必武的一生与教育的缘分很大,在革命斗争时期,他创办江汉公学、设立武汉中学,从乡村代课老师、创办新学到历任中国党校校长。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拓宽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的视野,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设立武汉中学

1913年,董必武开始在省城武昌担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英文教师。1915年陈独秀等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强烈冲击下,董必武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道路,开始思考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董必武和他身边的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认为目前一切事情要“从头来”,“中国要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民主制度,要采取一种能唤醒群众,接近群众的方法”“一致认为目前能够做的是办报纸和办学校两件事”,得出了“教育确为救亡之第一策”的结论。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董必武与陈潭秋等人筹办私立武汉中学。1920年,武汉中学正式开学。

如果说1915年董必武提出“教育确为救亡之第一策”时,他的教育思想是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指导,那么,五四运动后,他提出“朴诚勇毅”的教育思想则自觉地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了。

创办私立武汉中学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不仅要解决校址、校舍和师资问题,而且还要面临最难解决的资金问题。为了解决开办费和办学基金等问题,董必武四处奔走,甚至将身上的皮袍典当以凑足费用。

董必武办学的诚心和毅力感动了同学和同乡,他们愿意出资并主动参与武汉中学的创建工作。

当时,武汉市中等以上的学校,大多是富家子弟才能入学。而本来就不富裕的武汉中学不仅低学费招生,还特别注重多招收贫寒子弟和农村青少年入校。董事会的办学章程规定武汉中学的报名费要比武昌同类学校低六分之一,学费更低,只收同类学校的三分之一。为了维持生计,董必武除了任教以外,还先后在其他的学校中兼职,而自己总是省吃俭用,省下钱来资助贫寒学生,其他教职员只拿低薪或不支薪;即便这种艰苦办学情况,董必武还多次写信给家人和亲友,希望能推荐思想进步的青年来汉学习。

筹建武昌农讲所

董必武至从北伐战争开始后一直在武汉进行协助工作,当北伐大军攻克武汉后,董必武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份主持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工作,还担任武昌中山大学(现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及湖北教育委员会委员。

1926年12月毛泽东从上海来到武汉,为适应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农运干部的形势,向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提出在武昌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建议,得到董必武的大力支持。

12月15日,董必武主持召开国民党湖北省第三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问题,拨经费16000元。会后,又函请“湖北政务委员会”拨前“私立政法学校”为农讲所校址,董必武亲自为农民运动讲习所选送学员。由于董必武的全力支持,才冲破了蒋介石的阻挠,使“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能在1927年3月按期开学。为我党培养农运骨干。为日后的农民运动输出了大量的先锋和革命干部。

董必武还应邀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做专题报告。

中央党校任校长

1933年3月13日,为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在江西瑞金开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它就是中央党校的前身。鉴于董必武在苏联受过系统的教育,又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先被任命为教务长,后接任副校长(校长是张闻天),董必武实际承担了校长的工作。

学校的教学计划等与教学有关的工作都由董必武亲自安排,同时他还担负了三个班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课程。据学员回忆,董必武讲课看对象的文化程度而论,对水平较低的学员,讲课注意深入浅出,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大家都喜欢听他的课。

长征开始后,中央党校就停办了。1935年11月红军进驻瓦窑堡,中央恢复马克思主义学校并正式定名为中央党校,由董必武任校长。

在这里就举办了两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训练班及一期培养党校教员的教员班。除了授课,董必武还花大量的时间到学员中了解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发现问题,就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讨论研究,立即改进。

【来源:《董必武法治思想与实践研究》

编辑:李祯

责编:高文凤

审核:林峰 范启悠】

0 阅读:5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