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广汽强强联手,L4自动驾驶量产车发布,智车星球见证未来出行

柯泽讲车 2025-04-15 21:37:03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科幻电影里的无人驾驶,离咱们的生活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说白了,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

遥想2016年,滴滴悄没声儿地成立了自动驾驶团队,这就像埋下了一颗种子,谁也没想到,这颗种子会在十年后长成参天大树,结出Robotaxi(无人出租车)的果实。

滴滴这步棋,走得够远的。

当时,滴滴联合创始人张博亲自挂帅,你说,这得是对自动驾驶有多大的信心,才能让公司大佬亲自上阵?

十年时间,自动驾驶这潭水,深得很,滴滴在里面摸爬滚打,经历了多少挑战,又蜕变成了什么模样?

这十年,滴滴也没闲着。

他们埋头苦干,把L4级自动驾驶的全套核心技术都给啃下来了,还搞了个大规模仿真系统和机器学习平台。

你品,你细品,这得烧多少脑细胞,才能搞出这些玩意儿?

光有技术还不够,还得有“神助攻”。

滴滴和英伟达这对CP,也算是锁死了。

滴滴自动驾驶选择了英伟达DRIVE Orin平台作为核心,这就像给Robotaxi装上了一颗超级大脑,算力直接爆表。

这俩公司在AI技术和硬件方面深度合作,强强联合,想不牛都难。

搞技术是烧钱的。

从2020年开始,滴滴自动驾驶就开启了“吸金”模式,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把软银愿景基金这些大佬都给吸引来了。

你说,这些资本大佬也不是傻子,他们看中的,肯定是滴滴自动驾驶背后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

自动驾驶这行,变化也快,滴滴自动驾驶的估值也跟着行业发展和市场变化有所调整。

技术再牛,也得拉出来溜溜。

滴滴自动驾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拿到了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开始在公开道路上搞测试。

这些测试数据,那可是宝贝,能帮助滴滴不断迭代技术,提升性能。

不过话说回来,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安全性是头等大事。

你想啊,要是Robotaxi在路上横冲直撞,那还得了?

安全冗余设计必须安排上。

滴滴在算法、软件、硬件三个层面都做了冗余设计,还搞了个L1/L2 Fallback机制。

啥意思呢?

就是说,就算Robotaxi出了啥故障,也能自动切换到安全模式,靠边停车,保证乘客安全。

不仅如此,滴滴还和广汽埃安合作,基于广汽埃安的纯电专属平台,打造Robotaxi。

这车用的可是广汽弹匣电池,安全标准杠杠的,能满足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

前面又是技术积累,又是安全保障,滴滴自动驾驶花了这么多心思,到底想干啥?

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赚钱嘛!

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到现在还没完全跑通,市场竞争也激烈得很。

滴滴也不是没尝试过。

他们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等地搞Robotaxi试点,探索商业模式和运营经验。

一开始Robotaxi还得配个安全员,坐在驾驶座上,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滴滴也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混合派单模式。

啥意思呢?

就是说,Robotaxi可以和普通的滴滴快车、专车一起接单,这样就能解决Robotaxi的冷启动问题,让它更快地融入市场。

现在,滴滴已经在北京、广州和上海的示范区域内,搞起了混合派单,而且已经安全运营超过1700天了。

Robotaxi的出现,也让一些人感到不安。

你想啊,Robotaxi抢了出租车司机的饭碗,这不就产生了冲突吗?

滴滴也明白,光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他们找到了广汽埃安,搞了个“AIDI计划”,深度合作。

这俩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打造L4级Robotaxi。

这款车计划在2025年底量产交付,而且还具备全球化适配能力,未来还能拓展到海外市场。

广汽埃安为啥要和滴滴合作?

说白了,还是为了智能化。

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广汽埃安也想在这个领域占得先机。

有了滴滴的技术积累,有了广汽的制造能力,有了资本的支持,Robotaxi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2025年,很可能就是自动驾驶行业从“场景验证”迈向“规模落地”的拐点。

滴滴与广汽构建的“AI+制造+运营”闭环,究竟能不能决定行业走向?

这还真不好说。

自动驾驶这事儿,变数太多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滴滴和广汽的合作,为自动驾驶的未来,点亮了一盏明灯。

自动驾驶,究竟是通往未来的钥匙,还是潘多拉的魔盒?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0 阅读:6
柯泽讲车

柯泽讲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