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我轰走儿孙10口:每天忙十几个小时伺候,临走还要钱

秋雅聊情感 2025-02-05 20:37:57

我叫李桂芳,今年68岁,出生在北方一个小县城的农村。

年轻的时候家里穷,读书没几年就辍学了,后来嫁给了同村的老伴王忠义。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一辈子在建筑工地干活,后来熬到了国企正式工,退休后每个月有六千多块的退休金。

我自己没啥正式工作,年轻时带孩子、种地、做家务,后来孩子们大了,我也在镇上的饭店里打过几年工,勉强攒了一点积蓄。

我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孩子都成家了,如今孙子孙女加起来有五个,最大的都上初中了。我这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年轻时伺候公婆,照顾孩子,到了老了,本想着能歇歇,却发现,日子比年轻时还累。

这次过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带着一家老小回家过年,满打满算,家里一共来了十口人。从腊月二十五开始,他们陆陆续续地回来,我就没歇过一天。

每天五点多起床,烧水、做饭,煮粥、蒸馒头、炒菜,孩子们吃完了,碗筷堆得跟小山似的,没人收拾,还是我自己洗。

白天家里乱得像个战场,孩子们跑来跑去,打翻水杯,弄脏沙发,吵吵闹闹。我才擦干净的地,不到半天又脏得不成样子。

晚上他们打牌、看电视、嗑瓜子,地上全是皮屑,到了半夜才睡,我还得等他们睡了收拾一遍。

有时候我实在累得不行,就跟老伴嘟囔两句,老伴劝我:“过年嘛,孩子们难得回来,忍忍就过去了。”可我忍不下去了,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是整整半个月啊!

更让我心寒的是,他们不仅不体谅我,还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每天吃饭的时候,儿媳妇只管给自己孩子夹菜,从来不问我吃了没有。女儿有时候看我忙不过来,会帮着收拾一下,但也只是偶尔。最让我生气的是,他们走的时候,居然还问我要钱。

那天早上,我刚收拾完厨房,想着歇一会儿,儿媳妇张罗着要带孩子们去商场买衣服。她一边穿外套,一边对我说:“妈,中午饭你记得提前做,孩子们回来饿得快。”

我心里一股火蹭地窜了上来,扔下手里的抹布,冷冷地问她:“你们也不小了,怎么就不知道自己做饭呢?”

儿媳妇愣了一下,笑着说:“妈,我们也不会做你做的那些菜啊,再说了,您做得好吃,孩子们就喜欢吃您做的。”

我冷笑了一声,没再说话。等他们都出门了,我坐在沙发上,手里攥着抹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们不能再待下去了,我受够了!

中午他们回来,桌上啥都没有。儿子皱着眉头问:“妈,饭呢?”

我抬头看着他,平静地说:“没有饭。你们不是会挣钱吗?不会点外卖吗?”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儿媳妇脸色变了,女儿也有些尴尬,只有小孙子拉着我撒娇:“奶奶,我饿了。”

我心软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

我看着他们,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清楚楚:“你们把我当什么了?保姆?饭做好了得端上桌,吃完了得收拾,孩子得我照顾,家里得我打扫,就连半夜你们聊天太吵,我都得起来提醒。你们觉得,这还是我的家吗?”

儿子脸色有些难看,张嘴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女儿低着头,女婿在旁边不吭声。

儿媳妇倒是理直气壮:“妈,我们不是也想着让您热闹热闹吗?再说了,过年嘛,大家都这样。”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地说:“热闹?我不稀罕这种热闹。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你们谁关心过?你们回家来,是探亲的,还是找个现成的吃喝住的地方?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吧。”

屋里一片沉默。

我站起身,拍了拍桌子:“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今天下午,全都收拾东西走吧。我这一把年纪了,不想再伺候你们了。”

儿媳妇脸色涨红,站起来就要反驳,儿子拉住了她,叹了口气,说:“妈,您真这么想?”

我点头,态度坚决:“真这么想。”

他们最终还是走了,离开前,儿媳妇还不忘对着我冷笑:“行,妈,您厉害,等以后您老了,别指望我们伺候您。”

我没理她,关上门,轻轻地靠在门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老伴看着我,有些无奈:“你这又是何必呢?”

我苦笑了一下:“何必?你不觉得这半个月,我比以前干活还多吗?他们回来是享福的,可我呢?我过得是什么日子?”

老伴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

我知道,等他们冷静下来,可能会觉得我这个老太太太狠心了。但我不后悔,人老了,不是用来当保姆的。我伺候了他们半辈子,够了。以后,他们要回来,就得规矩点;要是不愿意回来,那也随他们去吧。

我累了,真的累了。

这辈子,我第一次,真正为自己活了一回。

0 阅读:0
秋雅聊情感

秋雅聊情感

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