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秋玉史
编辑| 春秋玉史
——【·前言·】——
任谁都料想不到,地处黑龙江的方正县政府,竟干出这般荒唐至极的事,他们大手一挥,砸下 70 万大洋,就为给那些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日本军队立碑。
就在11年的时候,那座象征着耻辱的 “满洲开拓团” 的碑,突兀地出现在方正县的大地上,他们打着 “对日友好” 的幌子,全然不顾历史的伤痛和国人的情感,明目张胆地在中国的领土上为日本战犯树碑立传。
更过分的是,他们竟然强行要求当地的商户在自家的牌匾上添上日文,这一举动简直就是把民族大义扔到了一边,丝毫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尊严,这种罔顾民族大义的做法瞬间点燃了民众的怒火。
而正义永远不会缺席,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无名英雄站了出来,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不远万里奔赴方正县,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抗议 —— 将那座立碑砸得粉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方正县做出这样的错误决策?那么,这些充满勇气、毫不畏惧的壮士们,在完成了砸碑这一壮举之后,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怒火的燃点
2011 年 7 月 30 日,本是平平无奇、岁月静好的一天,却因为一条消息的传出而变得波涛汹涌,黑龙江方正县政府花了70万,给以前来我国帮忙的日本“开拓团”成员树了个纪念碑。
这块位于中日友好园林里的石碑上,明明白白地刻着一群日本 “开拓团” 成员的名字,这些人可都是曾经侵占过方正县的侵略者,这对于方正县人民来说,无异于在他们心中尚未愈合的伤口上撒盐。
这可不是一块没有感情的石头,它实实在在就是一根刺向民族尊严要害的毒刺,是对历史的亵渎,是对侵略者的美化,这70万的投入,让很多老百姓都忍不住心头火起。
在他们看来,这70万元本可以用于改善民生,用于发展教育,用于建设家乡,却竟然被用来为侵略者歌功颂德,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才能避免感到气愤和羞愧呢?
当地政府面对群众的强烈意见,回应显得不够有力,他们解释说,竖碑的目的是为了让日本朋友找到自己的根,方便他们祭祖,同时也是为了增进中日两国的友谊。
这种说法不但没能缓和大家的怒火,反而让大家的情绪更激动了,他们觉得这就像是篡改了历史,给侵略者洗白,简直是在贬低我们的民族。
为了所谓的“友好”而放弃底线,这简直是历史和民族的大不敬,官方媒体对此事提出强烈批评,指出方正县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增长,为吸引日本投资甚至牺牲了民族尊严,这种做法不符合社会公德。
抗战作家余戈在听闻此事后,那批评的话语就像连珠炮一样,毫不留情地抨击这一行为,他直言不讳,说这是在篡改历史,为了业绩什么都能做,他说话很激动,对那事特别生气和不满。
纪念碑引发的争议,犹如一颗点燃的导火索,瞬间激起了全民的愤怒情绪,网上很多人都在抱怨,说方正县政府干的事太不靠谱了,抗议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方正县政府成为了众矢之的。
五壮士砸碑
因为这股愤怒与爱国心,五位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凑到了一起,他们分别是来自湖南的陈福乐、河南的李斯、河北的魏凯、江西的韩忠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壮士。
尽管他们此前从未谋面,相互之间一无所知,但在民族尊严受到侵害这一关键时刻,他们怀揣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自发地走到了同一条道路上,他们选择了用实际行动发声,要为那些被侵犯的民族尊严讨个说法。
这些人不辞辛劳,从全国各地赶往方正县,路途遥远且艰辛,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就为了把那让人恶心的纪念碑给砸了,他们费了好几天时间,终于在中日友好园林里找到了那座纪念碑。
只见他们紧紧握住铁锤,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朝着石碑砸下,仿佛敲在每个国人心头。
那鲜红油漆像血一样涂在碑上,控诉侵略者的恶行,也映照出我们民族不屈的精神,一下,两下,三下,每一次行动都饱含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
碑上的日文名字,在红漆的覆盖下逐渐模糊,仿佛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
而他们的行动很快就被发现了,园林的保安闻声赶来,将五位壮士团团围住,随后,警察赶到现场,将他们带走。
五位勇士面对警察的盘问,毫不害怕,大方地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还表示早就想好了要自己负责,他们掷地有声地宣告:“国仇家恨,不共戴天!”
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也表达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声,警方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对那五个人简单说了几句,就让他们走了。
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消息一出,各地小伙伴都纷纷为他们点赞,表示支持,北京等城市的居民自发聚在火车站,欢迎归来的英雄们。
他们挂起条幅,大声喊口号,向那五位英雄表示敬意,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股声援的浪潮,人们纷纷为他们的勇气和爱国精神点赞,称他们为“砸碑五壮士”。
“砸碑五壮士” 这一行为,乍一看似乎有些简单直接甚至带着点鲁莽劲儿,然而在这看似粗糙的举动背后,却饱含着极其深刻且真挚的情感和对民族尊严的捍卫,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正义的凯歌
随着舆论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让方正县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最终,他们不得不妥协,做出了拆除纪念碑的决定,那块有争议的纪念碑,很快就不见踪影了,就像它从未出现过似的。
方正县拆除纪念碑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各地传开了,听闻这个消息,民众们个个喜笑颜开,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有些人还特意去“中日友好园林”放鞭炮,高兴地庆祝,表达对正义的支持。
《新京报》认为,拆除纪念碑这一举措无疑是正确的,也顺应了民意,毕竟,那座纪念碑的存在着实伤害了民族感情,但是也有人认为光拆掉还不够。
必须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查清楚,让那些该负责的人承担后果,同时吸取教训,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
整整 70 万的财政资金,这可不是个小数字,本应被合理规划使用,为民众谋福祉、促发展,可如今却因为这个给日本“开拓团”立碑的荒唐事打了水漂,到底得让谁承担这个责任?
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尽管纪念碑已经被拆掉,但由此引发的各种想法还在持续发酵,它反映了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历史记忆与民族尊严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的深刻问题。
正如抗战作家余戈所说,日本方面不会因为中国为其立碑而心怀感激,反而会因为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民族尊严的行为而更加轻视中国。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历史,不忘国难,我们重视和平,但和平不代表就得一味退让,更不是要丢掉自己的自尊。
这起在方正县的 “开拓团” 纪念碑事件,无疑是历史记忆和现实状况激烈碰撞后产生的火花,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坚守民族尊严的底线,守护历史的真相。
日本侵华战争与“满洲开拓团”的罪恶
若想真正搞清楚方正县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得不把时间拉回到那一段充满血泪、让人痛心疾首的日本侵华战争岁月。
从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这个充满罪恶的开端起,日本就好似一头穷凶极恶、张牙舞爪的怪兽,将其残暴的铁蹄肆意地践踏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
他们丧心病狂地制造了一连串令人发指、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辜的中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着难以想象的沉重灾难,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随后,“七七事变” 那震耳欲聋的枪声突兀地打破了平静,这枪声宛如一声激昂的号角,清晰而嘹亮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大幕已经被郑重地拉开。
其中,“南京大屠杀” 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无疑是日军暴行最为淋漓尽致的展现,那是一段深沉得如同无尽深渊般黑暗的历史过往,在那段日子里,南京城仿佛变成了人间炼狱,日军的残忍手段超乎想象。
三十万条生命,每一个都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却在日军的暴行下惨遭屠戮,南京的土地被同胞们的鲜血浸透,这刻骨铭心的伤痛如同深深烙印在民族灵魂深处的伤疤,成为了世世代代中国人都无法忘却的记忆。
在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肆虐下,东北地区首当其冲,不幸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沦为了他们推行邪恶 “满洲移民论” 的试验场地。
提到这个所谓的 “满洲开拓团”,实际上就是日本政府处心积虑为了达成其殖民野心而精心组织的移民团体。
他们假惺惺地举着 “大东亚共荣” 这一虚伪至极的幌子,而背后干的却是丧尽天良、赤裸裸的侵略与掠夺的勾当。
那些 “开拓团” 的成员,小到稚气未脱、眼神懵懂的孩童,老至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不管是扛着锄头的农民,还是身着军装的士兵,都像潮水一般涌入我国境内。
他们蛮横地霸占着我们的土地,将原本属于中国百姓的宝贵资源疯狂抢夺,对当地的老百姓进行无情的压榨,使得东北大地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与绝望之中,痛苦的呻吟声不绝于耳。
历经无数次的浴血奋战和艰难抗争,历史的车轮终于转到了 1945 年,正义的曙光降临,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他们妄图长期统治中国的美梦彻底破碎。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满洲开拓团” 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一部分人狼狈地逃回了日本,而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儿童却被遗弃在了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更令人心寒的是,日本官方竟然冷酷地宣布,对于这些滞留在中国未归的日本人,将视作战亡人员处理,直接取消了他们的户籍。
这无疑是在这些可怜人已经千疮百孔的伤口上恶狠狠地又揉进了一把尖锐的盐粒,将他们无情地再次抛弃。
在战后那一片混乱不堪、极度贫困的艰难环境下,这些被遗弃的人有的在病痛的折磨中悲惨地死去,有的则在饥饿的煎熬下慢慢失去了生命。
他们的尸骨就这样零零散散地留在了异国他乡,默默地躺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那段黑暗历史的无声而又沉重的见证者,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曾经遭受的苦难,更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参考资料
法制日报-法制网——开拓团立碑事件中的方正县:立碑意欲何为?
中国广播网——方正县委书记未因开拓团立碑事件被免职
新京报——“日本开拓团碑”不能一拆了之
中国新闻网——砸“日本开拓团”碑五男子:将继续砸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