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三个人生“污点”,经常被人调侃,你怎么看?

小二探经典 2024-09-15 14:52:03

提及水浒中的武松,虽然被金圣叹称为“天人”,但仍有不少人对他没有什么好感,这些人对武松的评价是自大、残忍、滥杀无辜。而他们口诛笔伐的点,大多集中在蜈蚣岭杀道童、白虎山欺店家以及打不过一条黄狗。

其实,即便看过原著,若看得不够仔细,未结合前后文的话,也会有这种错觉,这三段可不是就是自称“只打天下硬汉”的武松的人生“污点”吗?况且,有些人压根就没看过原著,只是看到某些从原著中截取的只言片语就认为这就是事实了。

杀道童

离开大树十字坡后,武松途经蜈蚣岭时,听到有人在“戏笑”,于是怒从心上起 ,恶向胆边生,在未问清缘由的情况下,就寻思着杀道人“试刀”。开门的道童也被他一刀给砍了,而这个道童也是被道人抢来的,所以,这就成了许多人斥责武松滥杀无辜的原因。

其实,仔细阅读原著中后,就能理解为何武松会不问缘由,直接大开杀戒。

武松登上蜈蚣岭时,已经是晚上,月亮已经从东边升起。此时,武松听到“戏笑”时,说了一句:

“又来作怪!这般一条净荡荡高岭,有甚么人笑语?”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坟庵(设于墓地的庙庵),里面有一个道人正在搂着一个妇人嬉笑。于是武松怒道:

“这是山间林下出家人,却做这等勾当!”

这才有了,拿道人“试刀”的想法。随后,武松就去敲门,这时道人赶紧把窗户关了。此时武松由敲门变为了砸门。而开门后的道童,第一句话就是:

“你是甚人?如何敢半夜三更,大惊小怪,敲门打户做甚么?”

原著中,道童说这句话,用的字眼是“喝道”。再结合道人干的勾当,而在道童这却是“大惊小怪”。所以,不会真有人认为,武松应该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把他们扭送官府,酌情定罪吧?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简单而直接的判断标准。比如现代社会,在午夜时分,一条灯光灰暗的小巷里,几位衣着暴露、打扮妖艳的女子,非要拉着你去唠人生、谈理想,会有人天真的认为这是一群良家妇女吗?

欺店家

“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的武松,在酒馆里喝酒闹事,不仅打了店家,还揍了无辜的孔亮。这里被许多人戏称是为了酒肉大打出手。

武松在途经白虎山的一个村落小酒肆时,问店家是否有酒肉,店家告诉他只有茅柴白酒(味如茅柴,又叫恶酒),肉都卖光了。武松喝了四角酒后,总觉得无肉不欢。于是再次问店家,自家留的肉能否先卖给自己,钱少不了他的。而此时店家就开始调侃武松了:

“也不曾见这个出家人,酒和肉只顾要吃,却哪里去取?师父,你也只好罢休!”

武松一句,店家一句,于是俩人便吵了起来。此时,孔亮领着一帮人进了店。而店家立马就变成一副笑容可掬的嘴脸,同时还端出上好的青花瓮酒、一对熟鸡、一大盘精肉。

虽然,店家解释说,这是孔亮的专属套餐。可武松还是不满,认为店家狗眼看人低。此时店家又作死的调侃武松:“出家人野蛮、不讲理”,“出家人自称什么老爷”。

武松就叉开五指,在店家脸上给了他一掌,打了他个踉跄。而此时,性如烈火的孔亮直接开骂。结果也挨了一顿打。

被犬欺

“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这是武松对施恩说过的话。结果,面对溪边狂吠的黄狗时,一刀砍空,直接倒在溪水里睡着了。可在某些人眼中,就演变成:打虎好汉居然打不赢一条黄狗。

首先,武松的醉酒即本事,并不包括烂醉如泥。无论是景阳冈还是快活林,武松都没有达到烂醉如泥的条件。而在白虎山,他基本上达到了这个条件。

武松在去村落小酒肆前,原文说道“比及过冈子时,先有三五分酒了”。尔后,又独自吃了四角酒。按宋代的计量标准换算,一角大约是现在的四升,四角就是3200毫升。

后来,他又把孔亮的青花瓮酒、一对熟鸡、一大盘精肉,都吃了八分,最后作者用的描述是“醉饱”。醉酒的武松,走了四五里,被北风一吹,站都站不稳了。此时,就遇到了狂吠的黄狗。

其次,态度问题。景阳冈连喝十八碗的武松,在看到老虎后,吃了一惊,原文说道“酒都做冷汗出了”。而此时,武松面对的却是一只黄狗,打惯了绝地逢生局的武松显然不会重视,毫无警惕之心,更缺乏斗志。在这种情况下,砍空、跌倒、睡着,这有什么值得被调侃的?

最后

武松的这三个人生“污点”,看似多余,其实恰恰体现了他的变化。

武松决定要杀西门庆、潘金莲时,还不忘搜集证据、证人。被张都监假意“赏识”时,还不忘跪地叩谢恩相。彼时的武松还是个守规矩,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人。

在经历过被诬陷、暗杀后,那个老老实实的武都头已经完全消失了。穿上头陀衣服,他摇身一变,成了武行者,也从“天人”变为“杀神”,怒掣戒刀,砍尽世间魍魉。

0 阅读:14

小二探经典

简介:探索经典名著;解锁另类视角;感悟跨时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