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
谷雨的晨光轻叩窗棂,山川披着黛青的薄衫苏醒。远山如墨,近水含烟,草木吸饱了雨水,绿意浓得能滴进人眼里。春晓的露珠缀在叶尖,风一吹,碎成满地晶亮的晨星。
—【02】—
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
——宋·仇远《书斋》
谷雨逢晴,窗外百花喧闹着炸开,乱红飞过矮墙,将春色泼进书斋。提壶煮茶,看茶叶在沸水中舒展如小舟,载着满室清香。案头砚台映着花影,墨色未干处,仿佛能听见蝴蝶振翅的声音。
—【03】—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明·方太古《谷雨》
春事将尽,酒意初消,山间的谷雨茶已悄悄收成。晨雾未散时,农人指尖摘下嫩芽,露水沾湿布衣,茶篓里盛着半筐青翠的晨光。沸水冲开时,山色与云气皆在杯中流转,饮一口,便咽下了整个春天。

—【04】—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宋·朱槔《谷雨》
明知明日谷雨将至,却拦不住东风卷走枝头最后的春红。落花如雪,扑向石阶与苔痕,立尽黄昏,终于承认,有些凋零,原是为了让出绿荫如海。
—【05】—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元·王恽《木兰花慢·问东城春色》
问东城春色几许?恰逢谷雨,牡丹初绽。姚黄魏紫堆叠如锦,花瓣上凝着昨夜的雨,风一碰,便滚落成珠。花间人影绰约,分不清是看花人成了画,还是牡丹化作了霓裳仙子。
—【06】—
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
——宋·游九言《暮春》
清明谷雨皆过,燕儿衔泥筑巢,黄莺困倦地蜷在柳荫。蝴蝶与蜜蜂仍在花间游荡,翅膀沾满疲惫的香。春深至此,连光阴都变得慵懒,斜倚在荼蘼架上,看云来云往。

—【07】—
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谷雨风流。
——元·赵秉文《满庭芳 遗山乐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辑》
惯见牡丹开谢,唯谷雨时的风华最摄魂。花瓣丰腴如贵妃醉酒,金蕊颤巍巍擎着露珠,连月色都甘愿沦为陪衬,此花一放,便占尽人间四月天。
—【08】—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宋·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
谷雨一过,寒意敛入地底,茶烟袅袅攀上晓空。牡丹开得跋扈,红云漫过山野,似要烧透春末的天际。采茶人走过碧水浮桥,竹笠上落满花瓣,每一步都踩碎一片霞光。
—【09】—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宋·曹组《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
破晓时谷雨初晴,翠叶如罗帷轻遮日光,薄烟缠住树梢,漏下几缕金线。酴醾小径暖香浮动,柳絮沾衣似雪,千花万蕊在晨光中苏醒,连影子都浸透了蜜色。

—【10】—
种浸清明后,雅耿谷雨前。
——宋·舒岳祥《趋农》
清明浸种,谷雨耕田,泥土被犁铧翻开,蒸腾出潮湿的腥气。野鸭滑过溪水,绒毛沾着草籽;山花映红雉鸟的脸,像少女偷抿了胭脂。农人小憩时,茅屋升起一缕炊烟,与晴空融成淡淡的青灰。
—【11】—
花风摆脱老红去,谷雨将迎稚绿来。
——宋·艾性夫《春晚》
春风卷走枝头残红,谷雨携来满目新绿。老去的花瓣如褪色的胭脂,零落成泥;新生的嫩叶似婴孩的眉眼,怯怯舒展。春深至此,连风也换了脾性,不再缱绻,转而清透,仿佛要替人间洗去最后一丝倦意。
—【12】—
一春吟未稳,今日再吟看。
石井桐花晚,江城谷雨寒。
——宋·赵汝回《春吟》
春日诗稿未成,今朝再续。石井畔桐花迟开,素白花瓣坠入苔痕;江城谷雨微寒,薄雾裹着柳丝,垂成一道青帘。春色太满,竟连文字都载不动。

—【13】—
诗写梅蓊月,茶煎谷雨春。
——宋·黄庚《对客》
月下写梅,笔尖蘸的是清辉;炉前煎茶,壶中煮的是谷雨春芽。墨香与茶烟交织,在窗棂上勾出疏影横斜。客至不须寒暄,推杯换盏间,已饮尽半庭月色、一山新绿。
—【14】—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唐·王贞白《芍药》
麦浪泛黄不过数日,谷雨微寒倏忽即逝。芍药擎着将绽未绽的花苞,像美人攥着半开折扇。春事短如露水,伫立花前,忽觉自己亦是匆匆过客,才见花开,便闻花谢。
—【15】—
谷雨已十日,不散阴云顽。
——宋·邓肃《飞萤》
谷雨已过十日,阴云仍盘桓不散,如浸湿的棉絮压住天际。飞萤提着微弱的灯笼,在林间跌跌撞撞,仿佛在寻找某个被雨水冲淡的约定。天光晦暗处,连影子都模糊成团墨。

—【16】—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明·唐寅《牡丹图》
谷雨时节,牡丹别号“鼠姑”,艳极而贵。画家戏执朱笔,将层层叠叠的花瓣描作云霞,蕊心点金似星子。画成悬壁,满室生春,竟引得真蝶误入,徘徊不去。
—【17】—
春晴逢谷雨,泛滥绕林篁。
——明·俞允文《蜂》
谷雨逢晴,蜂群倾巢而出,绕竹林翻飞如金屑泼洒。翅膀振起细小的风,掀动竹叶簌簌作响。春蜜正稠,它们忙碌得近乎虔诚,仿佛采的不是花粉,是碎落的阳光。
—【18】—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唐·曹邺《老圃堂》
邵平瓜田挨着茅庐,谷雨前后地皮微干,荷锄翻土正合宜。掌心磨出茧花,衣襟沾满泥星,弯腰时惊起几只蚱蜢。汗珠砸进垄沟,瞬间被泥土吞没,来日这里将长出翡翠般的藤蔓。

—【19】—
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
——宋·李石《扇子诗》
月色如水,浸得杨柳枝半明半暗;谷雨初临,牡丹匀了胭脂色,在夜风里微微发颤。执扇人倚栏而立,见花影与月波在绢面上交融,恍惚间,一柄素扇竟盛下了整个春夜。
—【20】—
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
——宋·李石《扇子诗》
未等谷雨打湿胭脂色的海棠,且趁晴风犹软,轻轻拂动衣袂。落花乘着气流盘旋,似小蝶试飞,最终停驻在扇面上,成了工笔难描的天然纹样。春意最浓时,连风都带着甜味。
—【21】—
谷雨赊犹半月期,禁烟花事已纷披。
——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谷雨尚余半月光景,禁苑中的花事已纷繁如织。桃李争艳,海棠垂露,连墙角的野蔷薇也攀上篱笆,将春色泼得毫无章法。驻足花前,看蜂蝶穿梭如织,恍觉时光被花瓣裁成碎片,每一片都写着“莫负春深”。

—【22】—
谷雨春江暮,茶烟晓寺晴。
——宋·陈允平《酬同志》
暮春的江面笼着谷雨烟霭,茶烟自山寺檐角袅袅升起,与晨光交融成淡青的雾纱。僧袍扫过石阶,惊落几片榆钱,煮茶的水取自后山泉眼,滚沸时泛起松针的清香。此间禅意,不诵经卷,只在茶烟散尽处,瞥见春江如镜。
—【23】—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唐·王贞白《白牡丹》
谷雨洗净天幕,云絮纤白如素绢。东风巧手裁剪,将月色与云气缝作白牡丹,层层叠叠的花瓣似凝霜堆雪。夜半无人时,花影婆娑起舞,暗香浮动,恍若月宫仙子遗落的纱衣。
—【24】—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宋·陆游《闲游》
清明新酿的米酒香透村落,谷雨初采的茶芽惹得家家夸赞。漫步乡野,见酒旗斜挑,茶烟漫过竹篱,稚童捧着青团追逐黄蝶。春深如许,连泥土都蒸腾着微醺的暖意。

—【25】—
寒食初过谷雨前,轻衫短帽影翩翩。
——宋·陆游《湖上》
寒食方过,谷雨未至,湖畔游人着轻衫短帽,衣袂被风鼓起如白帆。柳丝蘸水写诗,鹭影掠过湖心,涟漪荡碎倒映的云霞。春衫薄,春意浓,人在舟中,舟在画中。
—【26】—
不烦浇灌不烦栽,长过清明谷雨开。
——明·李祯《重唁山中牡丹》
不须殷勤浇灌,不必刻意栽种,山野牡丹自会在清明谷雨间怒放。花瓣层层舒展,似美人慵起梳妆,胭脂色染透晨雾。樵夫歇担惊叹,原来绝色无需金屋藏,深谷幽涧便是她的妆台。
—【27】—
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
——宋·陆游《春日》
山寺以新茶相赠,方知谷雨已至;家家门楣插柳,才记清明初过。僧袍扫落松针,茶烟裹着钟声飘远,柳枝在风中轻摇,将二十四番花信风,编成一条碧绿的绳结。

—【28】—
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
——宋·方惟深《牡丹》
嫩黄浅紫间缀着轻红,谷雨初晴的晨光里,牡丹开得恣意张狂。露珠滚过花瓣,折射出虹彩,连石阶下的青苔也沾了富贵气。
—【29】—
谷雨催秧蚕再眠,采桑女伴罢秋千。
——宋·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
谷雨催得秧苗拔节,春蚕再度入眠。采桑女放下秋千索,挎篮穿行阡陌,指尖染绿,衣襟沾香。桑葚熟透坠地,溅起紫红的汁液,像谁失手打翻了暮春的调色盘。
—【30】—
云烈火车天谷雨,汗淹香葛扇无风。
——宋·华岳《热》
烈日炙烤如火车碾过苍穹,谷雨的凉意早被蒸腾殆尽。汗水浸透葛衫,折扇徒劳挥动,却扇不起一丝风。原来炎夏的请柬,是谷雨后第一声蝉鸣。

—【31】—
谷雨已过又梅雨,故山犹未致新茶。
——宋·方回《索云叔新茶》
谷雨已随落花去,梅雨又携湿雾来。故园的新茶迟迟未至,案头旧盏空余涩香。推窗远眺,檐角蛛网兜住几粒雨珠,恍如故乡茶山未摘的芽尖,悬在记忆的枝头摇摇欲坠。
—【32】—
茶苗封谷雨,书叶寄苹风。
无限怀君意,莺声绿树中。
——宋·王谌《简章伯和》
谷雨封住茶苗的嫩绿,信笺裹着萍风寄向远方。莺声衔着思念,在绿荫中起起落落,每一啼啭都像在问:春茶已焙,故人何时共饮?墨迹未干的字句间,藏着半卷未言尽的暮春。
—【33】—
荒山有吠犬,穷屋亦炊烟,
花已清明近,茶将谷雨前。
——宋·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
荒山犬吠撞碎寂静,茅屋炊烟歪斜着爬上云端。清明花事渐尽,谷雨茶芽初萌,田埂上老农弯腰查看嫩叶,指尖泥土与茶香混成四月独有的气息。春深不问繁华,只求一瓢烟雨、半亩青翠。

—【34】—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宋·宋高宗《题马麟画册》
谷雨远去十六日,浅红牡丹犹自娉婷。花瓣边缘微卷,似美人倦眼,慵懒中透着倔强。画师朱砂点蕊,金粉勾边,却难描其神;原来有些风华,只在将谢未谢时最惊心。
—【35】—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谷雨如丝,亦如尘,细细密密织成春末的帘幕。煮茶瓶口浮着蜡痕,新焙的茶芽在沸水中舒展,似绿袖翩跹。农人捧碗轻啜,舌尖滚过山雾、泉鸣,以及最后一缕舍不得散去的春光。
—【36】—
三朝前谷雨,寒甚过时谋。
夜短难声早,春阑燕语愁。
——宋·方回《怪梦十首》
谷雨前三日,寒气仍盘桓如不速之客。春夜短促,更漏声赶着晨光破晓;迟归的燕子衔泥梁间,啼音沾着未褪的料峭。原来季节也有踟蹰时,一步三回头。

—【37】—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谷雨弄晴时。
——宋·仇远《浣溪沙》
红紫花树妆点林野,碧绿池水涨满春塘。游丝与柳絮缠绵共舞,趁谷雨初晴,将天空搅成一片迷离。日光斜斜穿过枝桠,碎金般洒在石径上,每一步都踩响细碎的明亮。
—【38】—
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
——宋·张耒《牛谷口》
暮色中洛水涨连谷雨,秋云低垂,半掩青山如含羞。水汽氤氲的峡谷里,牧童笛声湿润,惊起白鹭掠过苍苔石壁。自然在此挥毫,以雨为墨,以山为纸,写就一幅青绿交错的长卷。
—【39】—
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
——明·文徵明《暮春·二首》
老来畏寒,麦秋时节仍裹厚袄;病中逢谷雨,偏要执壶分茶。茶烟熏皱苍老的手纹,却熨平了眉间愁绪。一盏清苦入喉,恍见年少踏青日,满山新绿如浪,打湿了春衫。

—【40】—
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
——明·唐寅《漫兴·十首》
佛前香灯未燃,维摩诘的病榻空寂;樱笋过季,再难酬答谷雨的春宴。既然留不住时节,不如以疏狂为酒,醉倒在最后一程花雨里。
—【41】—
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
——宋·刘过《春日即事》
谷雨的笋尖破土,嫩如碧玉簪;新焙的春茶浮在盏中,舒展如绿袖起舞。条风掠过杞菊丛,肥厚的叶片簌簌作响,仿佛在争相诉说土地的慷慨。
—【42】—
润处似沾篔谷雨,斫来如带渭川泥。
——宋·张炎《浣溪沙》
湿润的笋衣沾着谷雨,剥开时犹带渭川泥的土腥。刀锋划过,断面渗出清露,恍如截取了一段山涧的晨雾。灶火舔舐陶罐,水沸时,满室蒸腾起竹林与雨水的私语。

—【43】—
鱼市樵风口,茶村谷雨前。
柳边烟掩苒,堤上草芊眠。
——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
渔市喧嚣散在樵风口,谷雨前的茶村静得能听见嫩芽抽枝。柳烟裹着远山,朦胧如未醒的梦;长堤春草绵延,绿浪懒懒地匍匐,等一场酣畅的雨来梳洗。
—【44】—
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
——明·朱应登《哀谷亭·三首》
烽烟之外,柳色依旧青得天真;谷雨时分的斑鸠啼鸣,一声声叩击着残破的亭台。战火烧焦的土地上,唯有草木不懂离乱,年复一年,绿给春风看。
—【45】—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宋·廖融《题伍彬屋壁》
摇橹拨开茶川碧水,恰逢谷雨初晴。日光穿透云隙,将两岸茶垄染成金绿色,采茶女的竹笠时隐时现,像浮在翠浪上的莲叶。

—【46】—
谷雨亲蚕近,花朝拾翠连。
——元·王逢《宫中行乐词·六首》
谷雨临近,蚕室灯火通明,宫娥素手分拣桑叶;花朝节余韵未消,拾翠女子裙裾翩跹,鬓间璎珞与草间野花争艳。深宫高墙内,春事亦如民间,只是多缀了几粒明珠。
—【47】—
谷雨秧芽动,楝风花信来。
——宋·舒岳祥《春晚寄二林》
谷雨浸透田垄,秧苗颤巍巍挺直腰身;楝树花信随风而至,淡紫碎瓣落满石阶。独坐篱前,看雀儿啄食花蕊,忽然懂得,生命的勃发与凋零,原是同一条藤上的并蒂花。
—【48】—
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
——宋·董嗣杲《杜鹃花》
暮色里,杜鹃枝头血色浓艳,似晚霞凝成的珊瑚;谷雨放晴时,花萼却含愁半敛,怕盛极后便是凋零。风过处,落红如泣,每一瓣都写着“不如归去”。

—【49】—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
——宋·苏颂《再和暮春》
条风揉开笋苞,嫩黄芯子还裹着绒毛;谷雨催促群芳,花瓣边缘已泛起枯卷。拾起一朵萎蔫的芍药,忽觉春色如沙漏,才见盈满,转眼将倾。
—【50】—
蒸茶复刈麦,俱及谷雨前。
——明·蔡羽《思田园·三首》
谷雨前夕,茶灶蒸腾白汽,麦浪翻涌如金涛。农人弯腰刈麦,汗珠砸进泥土,与茶香、麦香一同发酵,酿成四月的丰饶。远山沉默,将这场忙碌收进黛青的褶皱里。
—【51】—
冷落韶光谷雨寒,一年孤负倚阑干。
——宋·范成大《简毕叔滋觅牡丹》
谷雨的韶光浸着微寒,诗人独倚阑干,看一年春色又将辜负。牡丹未开,空枝在风里轻颤,像等不来约会的女子,敛着裙裾暗自神伤。暮色漫过回廊,石阶上苔痕渐深,一寸寸吞没凭栏人的影子。

—【52】—
谷雨无几日,谿山暖风高。
——宋·楼璹《织图二十四首·下蚕》
谷雨不过几日光景,溪山已被暖风烘得松软。蚕房竹匾层层叠叠,新孵的蚁蚕细如墨点,桑叶切碎时散出青涩的香。农妇指尖翻飞,将春日的丰饶织进银白的丝缕。
—【53】—
谷雨初干可自由,荷锄原上倦还休。
——元·柯九思《索阳庄瓜寄玉山》
谷雨初歇,土地半干,荷锄人垄上小憩。瓜苗蜷着嫩须,藤蔓悄悄攀过田埂,蝴蝶停驻草帽边缘,翅翼沾满花粉。倦意袭来时,索性枕着春风睡去,梦里满架冬瓜白如月。
—【54】—
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余。
——宋·仇远《春日田园杂兴》
莺啼花海尽头,人烟稀处春色更野。蚕眠麦秀,谷雨余韵里,农人弯腰如弓,将生计绣进土地。远处炊烟歪斜,与云絮纠缠,分不清哪缕是人间,哪缕属天涯。

—【55】—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
——宋·贺铸《翦朝霞/鹧鸪天》
薄云戏弄轻阴,谷雨收尽水汽,半卷油布帘犹挡残寒。廊下鹦鹉啄食樱桃,溅落的汁液似胭脂泪,洇湿石板上未干的雨痕。春深如谜,总在暖与寒的缝隙里藏一缕怅惘。
—【56】—
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
——宋·刘子翚《宿云际偶题》
谷雨去后未满十日,落红已缀满草茵,斑驳如美人眉间的花钿。林间小径覆着残瓣,踩上去簌簌轻响,仿佛春在低语:绚烂过,便不惧零落成尘。
—【57】—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
——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谷雨染深春色,茶烟裹着永昼的香,在篱笆内外游荡。蝴蝶误将新叶认作花,停驻片刻又离去,翅尖扫落的露珠,正巧跌进煮沸的陶壶。

—【58】—
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宋·陆游《入云门小憩五云桥》
谷雨刚过,换上夹衣仍觉单薄。园林深处,蔷薇凋零过半,残瓣伏在青砖上,像被谁随手撒落的信笺。拾起一朵,瓣缘微卷,犹带去岁胭脂色。
—【59】—
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
——宋·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茶烟静静拂过听琴的鹤影,谷雨薄雾轻笼锄麦的农人。琴声淌过麦浪,惊起几只麻雀,又落回田垄啄食遗穗。此间烟火与风雅,原是同一缕春风裁就的双面绣。
—【60】—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宋·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白云峰下,新茶两枪并展,嫩绿凝着谷雨的鲜润。泉水滚沸时,茶芽舒展如碧袖回旋,雾气氤氲间,恍见山僧负笈踏露,采来这一盏云腴春色。

—【61】—
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尘无谷雨痕。
——宋·王令《谢张和仲老宝云茶》
茶汤氤氲,似截取吴地山巅一缕流云;新叶初摘时,不沾谷雨半分尘泥。沸水冲开茶芽,雾气缭绕如仙人拂袖,杯中绿意翻涌,恍见采茶人踏露攀岩,指尖摘下的不是叶,是云雾凝成的碧魄。
—【62】—
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
——宋·晁补之《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秾艳的桃红柳绿终将退场,唯有牡丹静待清明谷雨催开。花苞紧裹如少女攥着罗帕,待雨丝轻叩,才肯展露金蕊玉瓣。春色将尽,可敢与我赌一场倾国倾城?
—【63】—
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
——宋·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萍风牵动钓线,小舟随波轻晃;谷雨催促农事,春水拍打田埂。渔人收竿时,农人正弯腰插秧,水纹与泥痕交织,将闲适与辛劳缝进同一幅暮春长卷。

—【64】—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
——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谷雨初晴,朝霞如胭脂溶于天际,暖风裹着露珠凝在叶尖。莲池畔金盏花低垂,花瓣承着晨光,似盛满蜜酒的琉璃盅,只等蝴蝶来饮。
—【65】—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唐·张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桐花簌簌,鸟雀啄食间抖落细雪;谷雨浮萍,游鱼翻跃时搅碎碧玉。舟行过处,水纹漾开云影,恍若琉璃盘上滚动着珍珠,每一粒都是春光的碎屑。
—【66】—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宋·元绛《映山红慢》
谷雨风过,名花独霸芳菲。杜鹃啼血染透山崖,花瓣层层叠叠,似烈焰灼烧春寒。原来艳极而傲,方不负这一季风雨相催。

—【67】—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唐·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茶芽如枪旗挺立绿丛,谷雨初霁,杜鹃啼声穿林而至。沸水注入陶壶,嫩叶舒展似绿袖起舞,茶烟与山雾交融,氤氲间恍见故人踏露采茶,襟袖皆染碧色。
—【68】—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
——宋·曹勋《庆清朝·绛罗萦色》
夜雨洗过谷雨,晨光里百花明艳照眼,香气直透云霄。芍药擎着露珠,似美人晨妆未竟,胭脂半匀,却已惹得蜂蝶醉舞。
—【69】—
社烟随采仗,谷雨落青旌。
——明·童承叙《雨中送驾和研冈二首》
社祭的烟霭随仪仗飘远,谷雨细密如丝,浸润青旌旗角。马蹄踏过泥泞,溅起的水花沾湿袍服,却浇不灭庄严肃穆,天地为坛,雨露作酒,敬这一岁风调雨顺。

—【70】—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嫩芽细如雀舌,茶农指尖轻拨,赶在谷雨明朝前采尽春鲜。竹篓渐满,新绿堆积似翡翠山峦,炒青的灶火映红脸庞,每一捧茶叶都裹着山魂与雨魄。
—【71】—
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
——宋·李曾伯《杨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四野春浓,谷雨润透新耕的田垄,农夫弯腰如弓,将希望种进湿润的泥土。村落上空炊烟万缕,似云屯聚,米香漫过篱墙,连燕子都醉得翅尖发沉。
—【72】—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桃花将尽时,谷雨趁夜收走最后几瓣残红。溪水载着胭脂色漂远,岸边的兰草却愈发青翠,像被雨洗亮的碧玉簪,斜簪在春暮的鬓角。

—【73】—
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
——宋·梅尧臣《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谷雨迫近,枝头花事凋残,诗人秉烛夜饮,酒光映着案头未批的公文。晨起赴衙时,马蹄踏碎落花,残瓣粘在靴底,如同春天盖下的朱砂印。
—【74】—
溪云谷雨作昏翳,思假快饮消沈烦。
——宋·王洋《尝新茶》
溪云裹着谷雨,天色昏蒙如暮。泥炉上新茶滚沸,白汽冲散愁绪,舌尖涩后回甘,恍若饮下一盏山雾。原来消烦不必酒,茶烟亦可熨平眉间褶皱。
—【75】—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宋·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村南村北的田亩,谷雨前后才耕遍。犁痕如线,将土地绣成棋盘,麦苗是刚落下的绿子,等秋来收官。农人直腰远望,满目新绿涨破天际。

—【76】—
正过谷雨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
——宋·张耒《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
谷雨初晴,西都牡丹分走大半春光。姚黄魏紫堆叠如云霞,酒盏中浮着花瓣倒影,饮一口,便吞下半座洛阳城的富贵。
—【77】—
谷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
——宋·司马光《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谷雨后,牡丹开得更浓,玉色花瓣层叠如玲珑塔。前日犹含苞,今朝已倾国,春色原是个任性的画师,偏在凋零前泼尽彩墨。
—【78】—
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
——宋·蔡襄《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谷雨节候初临,风日助长芳菲。牡丹破蕾时声响细微,却震得蜂蝶乱舞,连寺钟都成了陪衬。梵音与花香交织,佛前供的不是香烛,是一园未剃度的红尘。

—【79】—
谷雨初收时候,向魏紫屏帏,舞袖斓斑。
——元·袁易《声声慢 寿张仲宝 乔木所居亭名》
谷雨初收,魏紫牡丹映着锦屏,似美人着霓裳起舞,衣袂缀满金缕。风过时,花瓣簌簌如落钿,阶前铺就一条斑斓的星路。
—【80】—
谷雨初晴,榆烟新换,楝风微动。
——元·张翥《水龙吟 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谷雨放晴,榆烟新换作柳烟,楝风轻摇紫牡丹。花影投在琉璃盏中,酒波荡漾,竟泛出霞光的涟漪。举杯对花,不知是花醉人,还是人醉花。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