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18首清新唯美的诗词:一杯香茗坐谷雨,半卷诗书话暮春

绮菱评情感生活 2025-04-20 12:31:11

—【01】—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谷雨的晨光轻柔地漫过山野,远山如黛,青翠的轮廓在天际若隐若现。

枝叶间传来戴胜鸟清亮的啼鸣,水泽中的浮萍随波舒展,绿意盈盈。

农家的暖房里,新生的蚕蚁悄然蠕动,微风掠过麦田,掀起层层碧浪。

唯有那斑鸠懒懒地扑扇翅膀,啼声断续,仿佛在诉说春日的倦意。

谷雨时节,万物生长无声,却处处生机暗涌。

山川披上新绿,农人忙于蚕桑麦事,连鸟鸣也染上几分慵懒。

立于春末的微光中,听风看雨,笔下流淌的不仅是景致,更是对天地时序的敬畏。

春深至此,何必叹惋?且看浮萍聚散,麦浪起伏,皆是岁月静好的注脚。

—【02】—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宋·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水漫涨,一篙撑开粼粼波光。

岸边的芳草萋萋,雏鹅蹒跚,绿意随风染透河堤。

画舫在曲折的河湾中悠然穿行,远处的横塘塔影似近还远,恍若隔世。

江南的寒意迟迟未散,农事也缓了脚步,直到谷雨前后,村南村北的田垄才被犁遍。

麦苗连山,桑叶低垂,农人弯腰查看新茧的成色,盘算着何时能尝一口初磨的面粉。

水乡的温润与农家的忙碌交织,既有“画舫夷犹”的诗意,亦有“秀麦连冈”的烟火气。

谷雨不争春光,却默默催熟一季的希望。

—【03】—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明·方太古《谷雨》

春意渐阑珊,酒意初醒时,山间谷雨新茶已收。

花前双蝶随风翩跹,林外细雨零星,偶闻斑鸠啼啭。

碧海丹丘寻不见仙鹤踪迹,唯有绿蓑青笠的渔人独坐舟头,垂钓一江春水。

笑叹浮生若梦,尘埃纷扰,却仍愿踏春登岘山,以薄游之心赏人间晚春。

谷雨的茶香里,藏着山家的质朴;渔舟的倒影中,映着江湖的闲逸。

春将尽时,不悲不喜,只留一盏茶、一叶舟、一段从容步履,与岁月共老。

—【04】—

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

园林此后无车马,竹杖芒鞋政自佳。

——宋·仇远《书斋》

谷雨逢晴,窗外百花肆意绽放,一壶春色悄然漫入书斋。

园林深处,再无车马喧嚣,唯有竹杖芒鞋的闲人,踏着青苔小径独行。

仇远的书斋,是闹中取静的一方天地。

春色乱开,他却偏爱这一隅清幽。

谷雨洗净尘埃,也涤荡人心。

无需繁华点缀,一壶茶、一卷书、一双草鞋,便是暮春最诗意的注解。

此间风物,不争不抢,却自有岁月沉淀的佳趣。

—【05】—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清·郑板桥《谷雨》

无风无雨,天地一片晴和。

翠竹亭亭而立,竹节分明,仿佛被春光细细雕琢过。

最惬意的莫过于暮色初临时,有老友踏着晚凉来访。

取一壶新采的松萝茶,任沸水冲开嫩叶,茶香与竹影在窗边交织缠绕。

几枝新竹叶随风轻响,远处山峦淡墨勾勒,寥寥数笔便成画意。

此时清明刚过,谷雨悄至,杯中茶烟袅袅升起,诗人独坐其间,看竹影斜、听山风静。

谷雨的一抹清欢,无需风雨喧哗,只一盏茶、一院竹、一襟晚照,便足以让暮春的时光停驻。

—【06】—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唐 ·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 茗坡》

二月山间,谷雨润透半坡茶园。

晨露未晞,新芽凝着晶莹水珠,鲜嫩得能掐出春意。

春困缠人,宿醉未消,喉间干渴,幸有这一坡翠色可解。

农人指尖轻捻,摘下最嫩的芽尖,急急焙炒煎煮,茶香顷刻漫山。

谷雨催芽,农人惜时,一片茶叶从枝头到杯中,不过半日光景。

春山不语,却以茶香作答,饮下这盏碧色,便算不负雨前风露,不负人间四月天。

—【07】—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宋 ·朱槔《谷雨》

雨点零星缀在林梢,虚掩的屋檐下,春梦被雨声浸得湿润。

明知明日便是谷雨,却无力阻拦东风卷走残花。

石渚边,渔人收起精巧的机关;烟雨里,蓑衣客躬身耕作,沉默地垒砌生计。

连枝头的鸟雀也噤了声,仿佛天地间只剩雨幕沙沙,万物各安其道。

花开花落由风,农事生计随雨,诗人笑叹“吾道寄天公”——

不如收起机巧之心,顺应四时更迭。

谷雨纷纷,淋湿了人间营营,却也浇出一片清净天地。

—【08】—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其一》

三月暮,柳絮与游丝共舞,如烟似雾地笼住城池。

细雨挟风,将满城繁花洗得透亮。

东郊清明祭酒的余味尚在喉间,却已念起西窗下那盏谷雨新茶。

酒是往事的浓烈,茶是当下的清透。

谷雨茶不比清明酒厚重,却多了一份鲜活的生趣;

杯中沉浮的,是雨前枝头最嫩的春光。

飞花掠过窗棂,茶烟散入雨帘,这一刻,春事如茶,淡而有味。

—【09】—

碧沼荷钱小叶圆,眼前芍药恣连颠。

清明已过三春候,谷雨初晴四月天。

乍著薄罗偏觉瘦,懒匀铅粉祇宜眠。

情知废事因诗句,气习难除笔砚缘。

——宋·朱淑真《暮春三首·其二》

碧绿池沼中,荷叶初展如铜钱般小巧圆润,眼前芍药开得恣意张扬,仿佛要将春色全数倾倒。

清明已过,三春将尽,谷雨后的天空澄澈如洗,四月的阳光慵懒地铺满人间。

换上轻薄的罗衫,才惊觉衣衫空荡;懒施粉黛,索性倚榻浅眠。

明知耽溺诗句误了琐事,可笔墨纸砚的牵绊,早已浸透骨血,难舍难分。

朱淑真以春暮自况,写的是花事荼蘼,亦是心绪阑珊。

谷雨晴时,芍药艳极而败,荷叶新圆却未成荫,恰似诗人笔下“废事因诗句”的喟叹——

春去匆匆,诗心难收,不如放任笔尖蘸取最后一点暮色,写尽人间未尽之言。

—【10】—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细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唐·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春山深处,谷雨未至,茶芽已裹着薄雾悄然萌发。

僧人与茶农并手采摘,嫩叶细如烟缕,轻若云絮,竹篮难盈,却盛满山间的清和之气。

暮色渐沉时,邀来邻院知己,汲一瓮飘落花瓣的山泉,慢火煎茶。

茶香袅袅中,忽念及友人远隔天涯,这一盏春意,需翻山越岭方能寄达。

若再迟些,怕是又要等上一年光景。

新芽至嫩,光阴至短,采茶人争分夺秒,饮茶人惜时如金。

一叶茶,一盏泉,一封书信,串联起春山与红尘,让谷雨未落的雨意,化作杯中温热的牵挂。

—【11】—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

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

向东风种就,一亭兰茁,玉香初茂。

——宋·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节选

谷雨一过,寒意尽收,晨雾中茶烟轻扬,又到了牡丹倾城的时节。

碧水浮龟,丹山鹤唳,采茶人的屋舍与亭台仍静静伫立。

天地间和气流转,漫山红云般的牡丹怒放,似繁星坠落凡尘,聚成一片祥瑞。

东风吹拂处,兰草亭亭生香,玉蕊初绽,仿佛连石阶都染上清芬。

牡丹艳压群芳,茶烟淡扫晓色,龟鹤悠然,兰玉生辉,万物各得其所,共谱一曲春末的华章。

词人立于其间,看红云满谷,听鹤唳松风,恍觉谷雨不止是节气,更是天地酝酿的一场盛大仪式。

—【12】—

早乘谷雨带经锄,送酒人来问祓除。

万事皆慵犹种竹,千金散尽只留书。

长吟陡觉和风动,安步徐看化日舒。

不是狂夫偏玩世,也知天地亦蘧庐。

——明·支大纶《谷雨即事二首·其一》

晨起披蓑戴笠,趁谷雨润土时携经卷下田,锄头与书卷并置垄间。

送酒的老友踏露而来,笑问是否要借春酒涤尽尘烦。

诗人摇头,自言万事懒怠,唯愿种竹;千金散尽,独留满架旧书。

长吟诗句,忽觉和风穿林徐来;缓步田埂,静看日光渐暖,将影子拉长又缩短。

并非故作疏狂,只是深谙天地如逆旅,人生若寄居。

谷雨时节,泥土松软,竹影婆娑,耕读之间,自有半亩心田可避世。

—【13】—

谷雨冥冥春尽头,故人重解去时舟。

西湖好在一百顷,为我传声到白鸥。

——宋·邹浩《送郭舜俞再任颍昌》

谷雨沉沉,春意已至尾声,故人解缆登舟,再度远行。

临别时,遥指西湖烟水,百顷碧波潋滟,恰似未说尽的话,托付给翩飞的白鸥代为传声。

春末的离别,总带着几分欲说还休。

谷雨湿了柳岸,舟影渐隐于雾霭,唯有白鸥掠过水面,衔走一片未落的春色。

此去经年,西湖水阔,鸥鸟伶仃,愿君见之如见故人。

—【14】—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宋·曹组《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节选

谷雨破晓,天色初晴,薄烟如轻纱笼住朝阳,翠色罗帷般的树影间漏下点点金光。

酴醾小径暖香浮动,柳絮随风淡如飞雪,千花竞放,浓丽似锦绣堆叠。

三月的春光倾泻在上林苑的池台楼阁,西京花市更是喧闹如沸。

看那花影绰约,何须言语?

只需凝眸静立,便有无尽情思漫上心头。

春光至此,已浓烈到极致,再往前一步,便是夏的炽热。

—【15】—

谷雨晴时春昼长,鹧鸪啼处百花香。

谁能为唤渠侬起,共对东风笑一场。

——宋·周孚《题三睡图 》

谷雨晴时,春昼绵延,鹧鸪啼声穿透花丛,惊起一帘暗香。

百花慵懒垂首,似被暖阳灌醉。

谁愿轻叩柴扉,唤醒那些贪眠的友人?共邀东风对坐,笑谈春事将阑。

鹧鸪啼碎花影,东风卷落残红,诗人却偏要在这暮色渐浓时,邀人同笑。

毕竟春深如酒,醉倒何妨?醒时花已谢,不如趁此良辰,再贪一晌欢愉。

—【16】—

种浸清明后,雅耿谷雨前。

未能饥守死,何不力耕田。

溪草凫毛滑,山花雉颊鲜。

倦行聊少憩,茅屋带晴烟。

——宋·舒岳祥《趋农》

清明浸种,谷雨耕田,农事如节气般严丝合缝。

既不甘守穷饿死,何不荷锄下地?

溪畔青草滑过野鸭的绒毛,山间野花染红雉鸡的脸颊。

耕罢小憩,茅屋升起几缕晴烟,倦意与炊香一同飘散。

谷雨的土地松软湿润,犁铧翻开的不仅是田垄,更是人心对自然的敬畏。

诗人卸下文人的矜持,赤脚踩进泥土,方知一粒种子、一穗新麦,皆是天地最慷慨的诗行。

—【17】—

花风摆脱老红去,谷雨将迎稚绿来。

我类文园病消渴,晓窗和露咀青梅。

——宋·艾性夫《春晚》

春风卷走枝头残红,谷雨携来满目新绿。

诗人自比司马相如,病渴难消,却甘愿倚窗独坐,就着晨露咬一口青梅。

酸涩的汁水在舌尖漫开,仿佛将整个暮春的清新囫囵咽下。

以梅解春愁,写的是味觉,亦是心境。

花褪残红,绿荫初成,谷雨的风掠过青梅,摇落几滴冷露。

诗人不叹春归,反觉口中酸涩愈浓,春意愈深——

原来凋零与新生,皆是时光衔在齿间的一粒青梅。

—【18】—

阑珊春事早啼莺,与客闲行出北城。

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

夕阳古寺归樵影,流水空山吠犬声。

如绣年光仍在眼,桃花零乱麦田横。

——明·钱谦贞《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春事阑珊,黄莺早啼,诗人携客漫步北城郊野。

社鼓咚咚催促谷雨,炊烟袅袅飘过清明。

夕阳为古寺镀金,归樵的影子斜映山径;空谷流水泠泠,犬吠声惊破岑寂。

回望来路,桃花零落如雨,麦浪横铺似绸,年光锦绣犹在眼底。

谷雨的鼓声、清明的烟痕、古寺的斜阳、麦田的桃瓣,拼凑成暮春的斑斓碎片。

穿行其间,看繁华渐褪,喧闹归静,终悟春色从未离去——

它只是化作麦苗的青、桃瓣的粉,悄悄藏进夏天的襁褓。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0 阅读:28
绮菱评情感生活

绮菱评情感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