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笔海言史
编辑 | 笔海言史
普京可能从未料到,一条被俄罗斯拦阻了27年的铁路,居然会在今天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了他面临的诸多麻烦。
中吉乌铁路项目的最初设想,始于1997年,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修建一条跨国铁路,将中亚与中国新疆连通,这条全长523公里的铁路,不仅可以缩短中欧货运距离90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7至8天,还能为中亚国家提供新的贸易通道。所以,人民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还是很有道理的。
只不过,尽管这一项目在设计上显得颇具远见,但从最初构想到现在开工,整整经历了27年的波折,成为“纸上工程”的经典代表。
导致这条铁路长期无法落地的核心问题,首先来自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纷纷独立,但它们对俄罗斯的经济和战略依赖并未减弱,俄罗斯对这些前“后院”国家的掌控,主要体现在对外贸路径的垄断上。
无论是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还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贸易,都依赖俄罗斯的管道和铁路网络,一旦中吉乌铁路建成,中亚国家将摆脱对俄运输路径的依赖,俄罗斯的区域经济主导地位将被削弱,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毕竟,一山难容二虎,地位受到威胁,搁谁谁都不乐意。
再加上,俄罗斯还担心中吉乌铁路会削弱自己在中欧货运上的垄断地位,目前,中欧班列的大部分线路途经俄罗斯境内,而中吉乌铁路将为中国提供另一条南部通道,这条铁路不仅可以直接连通中东,还能借道土耳其进入欧洲。
对于依靠过境费用赚取巨额收入的俄罗斯来说,这是一次显而易见的“蛋糕被切分”。毕竟,虎口夺食,岂能无争,所以,当时俄罗斯是不愿意的。
再加上,技术问题、资金问题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政治动荡,都让这条铁路迟迟难以推进。
中国铁路使用国际标准轨(1435毫米),而中亚国家沿用的是1520毫米宽轨,这种轨距的不一致不仅增加了建设复杂性,还涉及战略影响。吉尔吉斯斯坦担心,如果采用中国的轨距标准,会让铁路成为中国商品的“快车道”,进一步增强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最终,三国决定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设换轨站,用两种轨距同时运营。只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而资金问题更是一个巨大难关,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中亚最贫困的国家,铁路总长仅427公里,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修建中吉乌铁路需要投入约47亿美元,这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数字。
尽管中国提出通过贷款和资源置换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但吉尔吉斯斯坦国内不少人仍认为,这种方案等同于“出卖国家资源”,最终导致谈判陷入僵局。只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并且,吉尔吉斯斯坦从2005年的“颜色革命”到近年来的多次政府更替,每一届新政府都重新审视中吉乌铁路项目,政策态度不断反复,再加上欧美国家以“环保”为由的干扰,试图延缓或阻止铁路建设,所以,这个项目一直没有从纸上走到现实。
这一切直到俄乌战争爆发才有转机,这场战争让俄罗斯陷入了空前的经济困境,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导致其失去了欧洲能源出口市场,财政赤字急剧扩大,俄罗斯不得不调整对华合作的态度,以获取中国的经济支持。
而中吉乌铁路项目或许也成为了双方妥协的一部分,俄罗斯开始默许铁路的推进,不再阻挠。这一转变,显然也是时势造英雄,形势逼人低头罢了!
而随着土耳其在中亚的扩张,俄罗斯面临着来自“突厥主义”的新挑战,土耳其通过文化和历史纽带,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并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联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提出的“21世纪土耳其世纪”计划,更是直接引起了俄罗斯的警惕。
中吉乌铁路在这一背景下,不仅成为中国深化与中亚合作的工具,也为俄罗斯提供了应对土耳其扩张的新机会,通过与中国合作,俄罗斯可以继续维持自己在中亚的部分经济影响力,同时遏制土耳其的区域渗透。只能说,或许俄罗斯也没想到最终竟是这条铁路给自己解了困!
尽管如此,这条铁路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复杂的地形条件、高昂的施工成本,以及沿线国家可能的政策风险,都是未来需要克服的难题,但无论如何,这条铁路的潜在价值已经显而易见。
普京原本试图拦下这条铁路,却不得不在局势变化下为它“让路”,而这条铁路不仅没削弱俄罗斯的地缘地位,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俄罗斯巩固了中亚“后院”的稳定。这条铁路的开工,或许才是更大变局的开始。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中吉乌铁路将于本周开工建设,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的项目”》——环球时报2024-12/23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