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没有篡位,而朱棣则是名副其实的造反。单就这一点,朱棣就可以得到一个差评。但是李世民的风评比朱棣好,还在于李世民的格局更大。
靖难之役与玄武门之变的区别成王败寇,这个词并不适合用在帝王之家,更适合用在对手身上。在玄武门之变中,李氏三兄弟争夺的是帝王的入场券,他们都是李渊的嫡子,实际上都有资格去抢这唯一一张通往龙椅的门票,但是谁能拿到就要看实力了。
实力有软实力和硬实力,太子李建成软实力不弱,太子之位坐着,舆论导向也把控在他手里,再加上老爹李渊和李元吉对他的支持,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帝王之路将会是一路畅通的。
但是他自己并没那么自信,因为他的硬实力不够,正因为他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害怕李世民,处心积虑地去诋毁和陷害李世民。
李世民的硬实力太强大了,半个大唐江山都是由他打下来的,征讨西秦,荡平刘武周,剪灭郑、夏,大败刘黑闼,由此而形成了“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的局面。
当他凯旋而归时,李渊为表彰他的功劳,还破天荒的给他封了一个“天策上将”,位列王公之上。之后他在府中设官署,开文学馆,招揽四方文学之士。因此,在他旗下聚集了一批文武精英,从而在政治上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地位。
由于政治权力排他性的作祟,李建成为确保自己顺利继承皇位,必然要与李世民开启互撕模式。比如在打猎的时候故意给他一批烈马想把他摔死,再比如在宴饮时,暗中给他下毒,导致李世民吐血数升,还有和弟弟李元吉合伙跑后宫去说李世民的坏话,等等,尽管这些记载不一定属实,但可以想象,他们兄弟间剑拔弩张的局面
那么作为现任皇帝的李渊为何不能把控这一局面呢?在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对自己儿子们太有信心了,以至于他手里并不有兵权。这也就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隐患,试想谁会怕一个没有兵权的皇帝的呢?
那么兵权在谁手里呢?自然是在三个儿子手里,所以在长安城内,作属下的也不容易,三个儿子各自发号施令,到底该听谁的呢?后来他们只好谁的命令先来就听谁的。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被迫之举,前面说了在软实力上,李建成占优,太子是李渊立的,他也不会自打脸地支持李世民。到最后,为了遏制李世民的势力,甚至将李世民的秦王府进行了肢解,将其属下人马要调给李元吉。
李世民久经沙场,在他的世界中,从来没有“坐以待毙”这四个字,迎战、回击,有力地回击才是他的风格。
王权争斗向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如果李世民不提前布局,不豁出去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么李建成一旦逮住机会,死的人便是李世民了。
所以,玄武门之变尽管有着诸多争议,但站在李世民的立场上考虑,此举也实属无奈之举。对于玄武门之变,他自己后期也有自己评价:
“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他认为这是一场正义之战。
从王权内部斗争来看,他的确以一己之力做到了伤亡最小的创世之举,主动出击避免了一场惊扰平民百姓的大规模武力战争。要知道在历史上最惨烈的王权争斗,西晋的“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之久,一个王朝几乎断送在这场内乱上。相比之下,李世民将伤亡降到了最小,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而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就不一样了,他的天下是硬抢来的。如果从宗室血脉的角度上来说,朱棣没有机会坐龙椅,他是庶出,这一点也是朱元璋非常在乎的一点。
朱元璋死后,他选定的继承人是其嫡皇孙朱允炆,也就是太子朱标的长子。实际上,按照惯例,长子亡,可选立次子,但他没有这么做,还是遵从了大臣们的建议,放弃了朱棣。
朱棣争储失败,心里记恨那是肯定的。朱允炆除了手里握着一张皇帝的直通票,在政治博弈上与朱棣几乎没有可比性。说白了,朱允炆和李渊的境况差不多,手里没兵权,而他的叔叔们则个个手握重兵,这实在是皇帝的悲哀。
而雪上加霜的是,朱允炆做了一个错误的举动,为了抑制藩王的势力,他采纳了亲信黄子澄等人的意见,逐步取消各个藩王的权力,而实际上他单靠一身黄袍根本无法实现削藩。也正是这一举动也彻底将朱棣激怒,他早有称帝的野心,根本不会坐等明惠帝来擒拿他。
于是,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以诛杀奸贼齐泰、黄子澄为名,展开了一场争夺皇权的叔侄大战,最后强行夺得大位,史称“靖难之役”。
由此,我们也看到,朱棣起兵实为篡位,而且他这一起兵一打就是三四年,动静大了去了,又是多少生灵涂炭哪!
其实单论功绩,朱棣和李世民相差不大,但是有一点,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大于明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开明,使得周边各国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向心力。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汉字的输出,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由于唐朝的世界帝国属性,吸引了很多外国侨民在唐朝居住。所以说,唐朝对世界的开放力度是很大的,唐朝是一个国际化的唐朝。
反观明朝,在郑和之后,明朝逐步采取了保守措施,不再对国际事务具有持续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明朝显得更为保守。但是从强大的持久性来说,明朝的持续力更久。
但在后人的印象中,特别是普通人心中,只会对最繁盛的那个朝代感兴趣。研究的人多了,名气自然也越来越大,再加之李世民的确有着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壮举堪比开国皇帝。
因此,论影响力,李世民的名气自然比朱棣要大得多。而人们对朱棣的诟病,也多集中在他的篡位上,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来自猩猩的你
李世民明显改历史,杀兄杀弟,囚父,侄儿侄女全杀。亲兄弟杀了,兄弟老婆还给霸占了,这也是迫不得已??欺兄霸嫂这辈子洗不白
孙某人 回复 01-28 19:37
来,说资治通鉴哪里写了他改史。我资治通鉴唐史都看了,除了第十一卷还是十九卷来着提了一嘴李世民要强行查看起居注,就没提过李世民改史的事。自己看个破营销号写的就在这秀智商?
用户83xxx76 回复 02-03 09:44
书读少了 看不到很正常
用户10xxx29
扯蛋,李建成要是心狠一些,早把李世民干趴下了,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之后,抓住魏征,魏征说太子要是早听我的,就不会这样了,而且李建成在唐朝建立初期功劳也不小,不过李渊培养接班人,让他一直在支持唐朝日常工作,李世民能够在外一直打胜仗,和李建成在后方供应粮草士兵是分不开的
孙某人 回复 01-28 19:58
你简直在逗我笑,前方打仗后方肯定要供粮草啊,但是论功行赏后勤的功劳连前方大将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啊!你见过打胜仗封侯拜将,那你见过后勤封侯的吗?
股往金来 回复 01-28 19:35
不是人人都是李世民!兄弟间直接动杀手的,除了李世民还有谁?
用户16xxx79
其一,建国战争中,李世民军功第一或第二,朱棣连第十都排不上。其二,李世民上位后,尽量少杀,只要不是旗杆式人物,能留就留能用就用,朱棣是通杀。
用户82xxx59 回复 孙某人 01-29 12:48
打错了,永乐
孙某人 回复 01-29 07:02
永历?你说这句话动动脑子,永历距离朱棣两百多年,他的朝臣是建文旧部??还有,靖难遗孤十几万还有假?随便查就知道。
有个人
一个爱名声,一个不爱名声。李世民得位不正心虚。朱棣也是得位不正但是不在乎。所以李世民爱惜羽毛,历史上名声就好一点。
敌法师 回复 01-26 23:19
他是真的不心虚,只是怕麻烦,朱棣比他爹朱元璋还狠
敌法师 回复 01-26 23:21
朱棣什么阴狠毒辣的事情没干过,都不带叫小弟背锅的
用户14xxx28
因为李世民个小人改了历史[得瑟]
求求 回复 01-26 23:48
所以什么人改史一目了然,历史证明削藩是正确的杀自己叔叔也可以叫大义灭亲只是建文输了而已!!!(清朝有土豆、红署养得起八旗子弟,明朝没有养不起几十万免税、免税还是免税的朱)
赳赳老秦 回复 06-12 13:38
求李世民改历史记录书籍。
周情孔思
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实被逼无奈,求活而已。至于灭方孝儒十族等事,纯属子虚。
帝国的黎明 回复 01-28 09:45
他父子俩玩人殉,冤杀那么多人也叫人?[得瑟]
段张强 回复 01-27 12:18
你说子虚就子虚,全屏一张嘴
guyu714700312
马皇后没生儿子 哪有嫡子 风平差是因为 唐朝历史是李世民写的 明朝历史是清朝修的
孙某人 回复 01-28 20:00
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都是唐修的?你好秀。还有,改史你是看的哪本史书啊?说出来让我们也看看。
用户11xxx10 回复 01-28 17:09
秦奋六世之余烈方才一统六国结束这乱世,汉武更是一战烧空文景之治所有积累,照你这样的算法谁也不配这称号,我觉得就您配,一声键来,键道万古如长夜
没立场的草根评论员
历史风评有什么意思?遗臭万年和流芳百世有区别吗?
迷路的麋鹿 回复 01-19 18:43
在我们看来没区别,对于普通人也没区别,但是皇帝基本上个个看重这些
素还真
一个夺嫡一个篡位。而且能力也差矩大
guyu714700312 回复 黑暗の游侠 01-24 00:07
不就是房玄龄他们6个么 虚张声势 签了渭水之盟
黑暗の游侠 回复 01-23 23:43
攻破长安?你是在读哪个地摊文学告诉你的?别拿自己的无知出来秀了[捂嘴巴]但凡读一点正史都知道李世民率领六骑在渭水河边设疑兵怒斥颉利可汗背弃盟约,不久后唐军赶到,颉利可汗见唐军军容大盛,加上执失思力被擒惊惧才答应和谈退兵。
爱c狗人士
我还是喜欢朱棣多一些
,,浮生负流年。。。。
朱棣不差吧,只是只有22年的在位时间而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还有一句是西汉的犯我强汉虽远必诛都是民族气节的体现,明朝最有作为皇帝我投朱棣一票
帝国的黎明 回复 01-28 09:45
后面的都成了守门员[呲牙笑]
蔡俊鹏 回复 帝国的黎明 01-28 18:11
也还好,宣宗也有过亲征,成化也有犁庭,大将军朱厚照也有亲自上阵干架,战神朱祁镇也是亲征被反推,应该是从道长开始被打进来
不动根本
说反了吧
正统中华最伟大
李世民修改历史修的没边了,而且之后唐朝很多皇帝都学李世民逼宫杀子
用户15xxx56 回复 01-24 18:20
为啥翻看那么多史料都没有找到李世民改历史的记载?你是哪里看到的记载?既然你知道他改了。那么真实的历史记载在那本史料?那个考古发现?
情歌还是老的好
单就诛10族 朱棣不会有好评!!!独创
不上幼儿园 回复 01-23 05:57
路边摊小说当正史,你也是厉害,都诛10族了,为什么方孝儒还有后代在?
星辰大海龟 回复 01-28 08:08
说十族,其实就是个说法,谁都知道根本不可能的事
老了
大明王朝的进取之君就洪武,永乐这父子俩。
楠榴 回复 01-25 17:28
第一应该是始皇帝或者刘邦,朱重八能进前5
你是真的捞 回复 01-25 13:20
就朱元璋那政治能力还想第一啊?最多第五
ヾ﹏幻心ぃ幻尘べ
还是喜欢朱棣。李世民上位大肆修改历史,反观朱棣就没那些在意。正史记载朱棣修永乐大典,史官把朱棣好一顿夸,结果朱棣看了直接把史官骂了一顿。《永乐大典》为何能在实用方面碾压一切历史文物号称明朝百度,不是没有原因的
雨叚 回复 01-22 14:42
没有任何证明李世民有修改史书
用户15xxx56
历史上都是编的。哪有什么唐宋元明清。都是假的。历史嘛想咋写就咋写。开心了。写过古人大战外星人都是可以的。
等待哪一天
谁打下了天下?李世民,谁:创造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唐盛世?李世民!拿什么比?[红脸笑]
晚安 回复 01-23 22:55
你在扯淡,
你是真的捞 回复 晚安 01-25 13:22
虽然有一点点小吹,但大唐开国里的敌人几乎一半都是秦王打的,贞观之治也是后面永徽,开元坚实的基础
德基
世人都知道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不知道第一位天可汉叫李世民吗?
独自等待
朱棣的历史风评比李世民差?你在逗我?
梦想VS现实
那当然了,一个称帝后杀所谓的儒家君子,一个天天去舔儒家,是你写史书也知道该怎么写吧!
用户13xxx49
朱棣是嫡子,只是不是嫡长子而已
用户82xxx59 回复 01-27 23:31
马皇后无后,朱标都不是嫡子
用户82xxx59 回复 01-27 23:31
朱标都不是嫡子,马皇后无子
大家都买爱国牌为
李世民要强很多 最起码大唐的女人 可以光明正大露出半个胸 明朝可以吗?
帝国的黎明 回复 01-28 09:51
明朝的殉葬都没问题[得瑟]
搞不懂 回复 01-29 07:53
哈哈,主要还是电视剧的影响,不过明朝女性地位的确没唐朝高,这是事实。
用户16xxx53
不管谁做皇帝,能爱民强国就行,管他妈位正不正!李世民的功绩千古流世!他不上位难道就任人宰割?
用户37xxx37
最主要原因是李世民疯狂的去舔后儒家,而朱棣没有
帝国的黎明 回复 01-28 09:52
前者仁君,后者暴君。
某某某
一个用行动证位的始终干不过一个靠改历史的,就好像一个干实业的始终搞不过一个搞传销的一个道理!
不上幼儿园
因为修明史的是满清,黑明朝在满清时代是政治正确。
꧁صنع في الصين꧂
一个是嫡次子夺嫡,皇帝禅让皇位。一个是庶子直接篡位登基。性质不一样。
无声无息
说反了,永乐大帝的风评好多了
除了干饭别无他想
燕贼篡位
用户57xxx06
看看李世民的后代就知道。嫡长子根本得不到皇位[笑着哭]
用户11xxx46
只怪他们的对手都太心软[无奈吐舌]
UC网友18xxxx5296
玄武门之变归根结底是兄弟间闹腾,对国家社会上的伤害几乎没有,朱棣就不一样了,等于发动了内战,席卷面太广
李世民
无论是历史功绩还是人品,李世民比明成祖差十万八千里!
帝国的黎明 回复 01-28 09:50
明吹[得瑟]
用户13xxx00
李世民时期他的势力集团除了武勋,文官世家也有很大一部分。说李世民的不是,他们还不一样是帮凶。朱棣靖难造反的时候全是武将。文官集团全部跑朱允炆那边去了。就是因为他们菜,所以才输,不把朱棣风评写差点,那么怎么凸现自己的正义,但是实际就是,他们太菜,所以朱棣才赢
塵封
简单一说,,一个儒家,一个法家,法家的皇帝那个有好名声,一个被儒家的天人感性压的抬不起头,一个杀儒家十族
搞不懂
如果穿越了,你们想跟谁打天下呢。说实话,我选李世民,如果把我当元末,我宁愿自己干,也不在老朱手底下打工。不管原因是什么,老朱在位期间的确很多大臣都完蛋了。
怎么会这样?
李世民架不住老子改历史,朱棣架不住汉人守不住江山[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