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停止生产28nm芯片,外媒:严重了!

蛋蛋带货了 2024-11-16 22:10:38
中芯国际停产28纳米芯片生产线决定

今年,中国半导体领域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突然发出一个消息,宣布将停止扩产28纳米芯片生产线。这意味着中芯国际将不再增加28纳米芯片的产能,现有的产线继续维持运转,但不再新增相应投资。相反,中芯国际表示,会将原本用于扩产的资金,投入到更加前沿和高端的芯片工艺研发中去。

28纳米芯片是指芯片制造工艺制程在28纳米左右的芯片。这已经是目前较为主流和成熟的工艺水平。中芯国际此次停产扩充28纳米芯片产线的举动,无疑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于此举,中芯国际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停止扩产并非是停产,而是不再新增产能投入。公司会继续维持现有28纳米产线的正常运转,满足市场需求。之所以这样操作,一方面是因为扩产需要新增设备投入,例如光刻机等,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对更高端芯片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芯国际也要顺应形势,加大在更先进工艺芯片制造方面的投入力度。

简而言之,中芯国际表示,这主要是从成本考量和顺应市场趋势两方面来作出的合理选择。既保证现有产能稳定输出,也为未来发展储备资源。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停产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芯国际突然停止28纳米芯片产能扩充的决定,业内分析认为,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生产设备的折旧情况以及市场环境变化。

中芯国际现有的28纳米芯片产线已经运转多年,关键设备如光刻机等都已经接近使用寿命。如果要大规模扩充产能,就需要批量添置新的设备。但新设备的购置成本非常高,这将严重增加中芯国际的运营成本。何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要确保新设备正常运转也存在一定风险。

与此同时,下游市场对28纳米芯片的需求增长已经放缓。反观更高端的芯片,例如14纳米、7纳米甚至更先进的工艺,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作为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必须顺应形势,抓住高端芯片这波新潮流。如果继续堆积28纳米产能,难免“守株待兔”。

作为企业,总得量力而行、釜底抽薪。中芯国际的决定可以说是不进则退,顺应市场潮流的积极作为。

除了内部的设备和市场因素,业内分析认为,中芯国际此举还受到了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核心设备受到出口管制。中芯国际的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但美国联合其盟友对中国芯片企业实施“技术封锁”,光刻机等无法正常购买,甚至维修都成问题。这无形中加大了中芯国际扩产的成本和风险。

其次,中国芯片产业亟待实现技术突破。在强国已经联手“扼住中国芯片企业的咽喉”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作为国内龙头企业,有责任研发更高端的芯片,实现技术突破,确保中国芯片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最后,还要防止被人“技术制裁”。中高端芯片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如果中芯国际等企业技术水平停滞不前,被远远甩在后面,将来可能会像华为一样,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被列强“技术封杀”,那就得不偿失了。

停产对中国芯片企业的启示

中芯国际的此次停产决定,对中国乃至全球芯片企业都带来了诸多启示。

首先,中国芯片企业必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芯片行业门槛极高,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里。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必须“自强不息,厚积薄发”,大力投入研发,争取在更多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

中芯国际虽然在28纳米产能上具有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满足于现状。为了长远发展,还必须逐步掌握7纳米、5纳米甚至更先进工艺的芯片制造技术。这需要持续巨额投入,广纳贤才,与世界芯片强国竞争。中国企业只有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才能在这场全球科技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中国芯片企业务必把握高端芯片的发展大势。当前,全球芯片市场高端产品占比正在快速提升,这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作为技术追随者,中国企业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和研发方向,争取抢占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先发优势。

具体来说,既要继续做大做强在28纳米等主流工艺上的产能,又要及早布局7纳米及以下的前沿工艺芯片研发和试产,逐步向高端领域渗透。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市场变化中把握主动。

最后,中芯国际的决定也提醒中国芯片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自身技术地位。当前,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地位还比较弱小。但只要持续发力,就一定能取得突破,并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这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还需要汇聚人才和技术,以开放的心态与全球资源对接。中国芯片企业只要积极作为、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最终达到与世界强国并驾齐驱的目标。

2 阅读:273

蛋蛋带货了

简介:蛋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