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是一个经典的法庭主题影片,它描绘了人类的本性和真相。电影中,十二个陪审员被要求就一名18岁的青年是否构成了一级凶杀案进行审判,然后就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8号陪审员一开始还抱着“合理怀疑”的态度,但随着他对这起凶杀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后,其他陪审员的观点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由十一张“有罪”,1张“无罪”的票数,最后变成了“无罪”。
虽然故事很简单,但因为演员们的表演,还是吸引了我,一些长镜头的运用,还有他们的深刻性。事实上,电影一开场就采用了长镜头,以群体的形式展示了法庭中各种角色的行动,尤其是陪审员的行动,从而体现了两个抽象的主题:一是真相不依赖于个体,真相就是“绝对主体”;二是因为人总是会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偏离真实(也就是现实)。正是由于这样一个题材,影片才从普通的揭露事件,提升到对真相和人类本质的探索。
从被告那个小男孩出场的场景,影片就已经在提示我们,这个案子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人有罪或者没有罪这么简单。画面切换到了讨论室,首先在休息的时候,对十二位男子的行动进行了描述,并对其进行了说明,然后,一位陪审员1号进行了表决和讨论,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这些行动也反映了12位怒汉的性格,以上都是为了引发冲突和矛盾而进行的铺垫。
第一次投票是对12人很的刻画。1号努力地维持着自己的中立,2号看上去柔柔弱弱,3号始终坚信自己的看法,4号一脸的沉稳,5号和6号心存疑惑,但是看到这么多人都举起了牌子,他们也跟随了,7号急着要去看比赛,8号一脸沉思,还有疑虑。9号是一个年长的男人,彬彬有礼,10号更是一脸的“个人偏见”,11号和5号和6号一样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而12号却是一脸的无所谓。
有人对此持有不同意见,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也有人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怀疑他的人,则是顺水推舟,将选票投到了有罪,唯独8号,将选票投到了无罪上。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但8号却坚持自己的无罪态度,从他举起双手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嘲笑而质疑,而是抛弃了自己的偏见,用自己的理智去质疑。
从后来的议论中,8号的口中不断冒出“我不知道”、“也许”、“可能”之类的话,他没有3号和10号那么坚定地认定那个少年就是凶手,相信一切都是按照法院的判决进行的。8号一次又一次地向别人提起了对匕首的质疑,对目击者有没有看到或者听到的质疑,对目击者的态度也有很大的疑问,但是8号始终抱着一种疑惑,因为他不能肯定那个小男孩到底有没有罪,所以在十一张有罪票中,他还是选择了无罪(电影一开始就说过,清白不代表着真正的清白,当你有足够的理由去质疑时,你就会选择清白)。
电影将12个人的行动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讨论,这让事情的真相变得越来越令人费解。慢慢地,观众们就会意识到,真相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了,没有一个人说的是真的,而那些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到了最后却变成了傻子。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深信不疑,对自己的经历深信不疑,从而形成了“个人偏见”。当3号撕掉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的合照,泪流满面地说出“无罪”两个字的时候,他就知道,真相从来都没有站在他这一边,他相信自己的倔强,这也是电影的主旨之一,因为人们的自私,所以才会违背真相。
由此可以看出,《十二怒汉》和《罗生门》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对现实的扭曲,《十二怒汉》中的角色利用对现实的扭曲来达到自身的偏爱,而《罗生门》中的角色利用对现实的扭曲来达到自己的私欲,直到两个影片结束时,现实依然不见踪影。真相不依赖于任何个人,也不被任何人认识到,就像一个“绝对主体”,这就是所谓的“真实”。
我觉得8号这个一直在质疑自己,并且崇尚真相的人,正如电影里所描述的一样,他真的是一个“传教士”,当12个人在他的连番质问下,所有人都用一种思考和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他们开始对真相有了一种理性的质疑,也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有了一种质疑,他们开始对真相有了一种崇敬,而不再是那种顽固的以为自己信仰的东西。带着这样的疑惑,12个人离开了法院,外面还在下雨,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真相隐藏在云层之后,没有人理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