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帝后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品时,为何说今天大家必死?

文史瓦舍 2023-06-12 13:43:00

朱元璋称帝后,宴请所有功臣吃大餐,刘伯温看到菜品时,却吓得冷汗直流,还说,今天大家必死。他为何要这么说呢?朱元璋赏赐的菜中究竟有什么玄机?

朱元璋,农民出身,小的时候家里穷到快揭不开锅了,所以他深知百姓之苦。后来,他参加起义军,组建自己的势力,一举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朝。

坐上皇位的他,并没有一味的享受,而是制定了很多维护百姓民生的政策,严惩贪官污吏。除此以外,朱元璋也没忘了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弟兄们,不仅给他们升职加薪,赏赐大片土地,还让这些功臣的女儿嫁给皇子,并且把公主们下嫁给他们的儿子,这是何等的风光。

因为这些军事贵族的战功大,朱元璋还特意给他们颁了一块铁券,这块铁券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啊,就相当于一块免死金牌,要是你或者你家的子孙后代犯事了,哎,这个时候,你拿出来,皇帝就念及你们家往日的功劳,可以免掉这个死罪。

然而,这些功臣们在拿到铁券后,非但不感激朱元璋,反而是更加放飞自我了,简直一副铁券在手,天下我有的样子,反正犯罪了,凭铁券就能免死。

之后,这些大臣们迅速腐化变质,随便杀人伤人,什么强占百姓土地啊,逃税漏税啊,奸淫妇女啊,贪污纳贿,那是什么坏事都干,简直不把律法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人私做兵器、穿龙袍。

朱元璋一边觉得寒心,一边又担心,如果这些大臣在将来谋反,自己的江山不保,甚至子孙后代都会成为别人的阶下囚。

于是,朱元璋决定来一波大清洗,之后便命人建造一个庆功楼,美其名曰是为了犒劳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功臣而建造的。

这庆功楼建成后,朱元璋就邀请了所有功臣赴宴,楼里一片笙歌。宴席刚开始,上的都是些白水煮青菜、青菜煮豆腐,这样的素菜,大臣们一看立刻就没了兴致,脸色也不大好看。

这些菜虽然素了一点,但都是朱元璋和他们在过苦日子时经常吃的,如今他们吃惯了山珍海味,做上了大官,早就忘了他们起义的初衷,而是变得肆无忌惮。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免有些失望,只好又命人端上三道菜,大臣们一看到有肉,瞬间就变了脸,开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而一旁的刘伯温看到这三道菜后,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并且说了一句:我们必死。这究竟是为何呢?

原来,后上的这三道菜分别是,燕窝、红烧兔肉和红烧狗肉,这刘伯温的脑瓜转多快啊,立刻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接着他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坐在旁边的徐达看了,以为他身体不舒服,便询问怎么回事。

刘伯温念及俩人的交情,便说了自己的猜想:都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现在皇帝将这燕窝和兔肉、狗肉都端上来,不就是觉得我们这些人没用了,还会威胁他的皇权,所以要大清洗啊。

徐达也没想到,往日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的皇帝,竟然能如此狠心,当场吓得放下了筷子。紧接着,刘伯温就给徐达支了一招,让他少喝酒,保持清醒,时刻紧跟皇帝,寸步不离。

说完,刘伯温就找了个借口回家了。而徐达也是一点不敢松懈,时刻注意着朱元璋的动向。宴席进入了高潮时,朱元璋突然站起身向门外走去,徐达见状马上跟了过去,朱元璋听到动静后回头,一看竟然徐达,便问他为何离席。

徐达随机应变,说要护驾,却被朱元璋拒绝了。徐达见躲不过,只好和朱元璋摊牌:难道皇上真的一个都不留吗?这话属实让朱元璋有点意外,徐达又接着说,如果皇上执意这么做,那臣也不敢违命,只是家里还有妻儿老母,望皇上能够多多照拂。

朱元璋看徐达已经识破此计,便让他跟在自己旁边,俩人刚走出几百米远,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庆功楼瞬间火光冲天,砖瓦乱飞,里面的人全部葬身火海。

徐达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回到家里后,他还是提心吊胆,饭也不吃不下,门也不敢出,没过多久,忧郁成疾,背上长满了大包。朱元璋知道此事后,特意命人送了汤药和一只清蒸公鹅。

正常来说,徐达这病吃不得公鹅这样的发物,吃了就会加重病情,到时候就算是华佗转世都救不回来。可如今皇上赏赐,这就意味着他不得不死。

徐达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眼含热泪收下了公鹅,没过多久,他便去世了。而同样躲过火烧庆功楼的刘伯温,在那次宴席后,主动请辞回乡,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让皇帝放心,从而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可没过多久,刘伯温就生病了,好在病情并不严重,朱元璋知道后,马上命人开了药送去,这刘伯温吃了非但没好,反而更加难受了,没撑多久,也病逝了。

这么一看,朱元璋是不是太过心狠手辣了?但这并不是事实,这段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其实都是假的,是后来的满清为了抹黑明朝,编造的黑料。

而明朝的开国大臣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文忠、汤和等人,压根就没有烧死的,基本都是病逝或者死在军中、战场上的,如此看来,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真实性,那是微乎其微。

虽然很多人都说朱元璋残暴,屡兴大狱,诛杀了很多功臣宿将,但这些都是有因可循的,他作为明朝的建立者,深知无缘无故的滥杀,对他没有好处,所以,他是不可能设计烧杀功臣的。

关于朱元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他无情残忍的一面,还要看到他为百姓、民生做出的功绩,这样才能综合的、全面的给出正确的评价。

0 阅读:42

文史瓦舍

简介:探寻历史,观百年兴废事,聊青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