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女孩子像芬兰爱索米一样爱我就好了

晓枪 2024-09-22 11:06:09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索米冲锋枪早已与芬兰紧密相连,成为了这个北欧国度的特色武器。每当提及索米冲锋枪,人们总会联想到那片银装素裹的北欧雪地,以及那些披着雪地罩衣、踩着雪橇、端着索米的芬兰士兵。

由于索米是1.唯一的2.足够可靠的3.芬兰自研自产的4.自动武器,它受到了格外的青睐与信赖。有趣的是,芬军还把索米带到了坦克和碉堡中,并且专门设计出了对应的型号。1942年起,芬军还给索米冲锋枪装上了枪口防跳器……

芬兰对索米冲锋枪的高度依赖,恰恰反映了这个北欧小国迫切需要武力来自保而又做不出好枪的悲哀与无奈。

前握把和两脚架

30年代初,拉蒂和蒂卡科斯基厂都没有为索米冲锋枪规定过一个标准的形制。作为一家盈利性质的民营公司,只要客户有需求,蒂卡科斯基厂能将索米冲锋枪做成任何模样,比如安装前握把和两脚架。

△ 安装了前握把的索米。

△ 安装了前握把+两脚架的索米。

后来,军方不需要前握把和两脚架,还规定了将保险-快慢机拨片安装在扳机前方,方便右手食指在需要开枪时迅速往前推拨片、解除保险,这才有了我们心目中最熟悉的那个kp/31。

△ 我们最熟悉的kp/31其实是芬兰军方规定的形制。

kp/31 SJR(防跳器)

1942年,为了降低(持续射击时的)枪口上跳、阻止积雪进入枪口,军械部门给kp/31设计了一个枪口防跳器,安装在套筒前端,命名为kp/31 SJR。“SJR”全称suujarru,即防跳器。

△ 加装了枪口防跳器的kp/31 SJR。

△1943年3月,一名芬兰士兵正在给他的kp/31 SJR装弹。

根据军方的要求,从1943年2月的订单开始,蒂卡科斯基厂为其生产的kp/31都要安装防跳器。不过,国民警卫队和海外的订单没有这方面要求。拉蒂本人也反对给索米冲锋枪安装这个防跳器——他认为这会降低武器的可靠性(尤其是在冰冷环境下),而且他感觉军方做出这个决定侵犯了他的版权。

kp/31碉堡型(Korsukonepistooli)

1939年夏天,负责芬兰东南边境防御工事的技术检验员萨林(Sarlin)少将跟武器规划委员会说,士兵们在碉堡里没法用kp/31向外射击了,快想想办法吧!这是因为索米的套筒前端太粗了,士兵很难将枪口抵在狭小的射击孔边缘;持续开火时,巨大的枪口火光会遮挡视野;射击孔太窄了,透过照门和准星看不到射击孔外的情况;枪托(后托)的尺寸太大,在室内活动起来不方便。

△ 芬兰碉堡遗址,可以想象原版的索米kp/31在里面用起来会有多么费劲。

于是,委员会迅速给kp/31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套筒和一个带有手枪形握把的枪托,这种适用于碉堡的型号被命名为碉堡冲锋枪(Korsukonepistooli)。1939年11月冬季战争爆发前,蒂卡科斯基厂就已经造出了第一批kp/31碉堡型,序列号在5900至6400之间。

△ 适用于堡垒内的kp/31碉堡型(下),套筒前端比原版更细更长,能够抵在碉堡的射击孔边缘。

△ 早期型(上)和改进型(下)。

△ 套筒前端呈鸭嘴形,左侧设有准星和一个简易的缺口式照门。

△ 后托改成了手枪形握把。

△ 这名芬兰士兵的身边摆放了一支kp/31碉堡型和一个反坦克手雷。

1941年8月,芬军迫切地需要更多的kp/31碉堡型,于是向蒂卡科斯基厂下单了500个碉堡型套筒和枪托,至多四个月完成,它们可以作为配件被替换到kp/31上。紧接着,战斗装备部又采购了9500支kp/31,其中有500支要做成碉堡型的样式。

△1941年,一名芬兰士兵使用安装了碉堡型套筒的kp/31冲锋枪清查一处掩体。

kp/31坦克型(Panssarivaunu-Konepistooli)

此外,还有一种和kp/31碉堡型长得很像的kp/31坦克型。

△ kp/31坦克型。

冬季战争爆发前,芬兰国防军的部分坦克就已经装载了索米冲锋枪,给车组乘员自卫用(当敌方步兵靠近坦克时,当作射孔枪向外射击),或者安装在坦克上充当车载武器。

坦克和碉堡面临着一样的难题——内部空间狭小,而kp/31的后托太长,所以kp/31坦克型也把后托换成了手枪形握把。此外,它还使用了一种专用的套筒,后部带有圆环,能够像车载机枪一样固定到球形枪座上,从而安装在坦克(射击窗)上。

△ 车载机枪往往也带有这个圆环。

原版的套筒重550g,而坦克型的套筒重达1330g。

△ 原版套筒(上)与坦克型套筒(下)。

换用手枪形握把后,全枪的长度缩短了,而坦克型套筒又比原版套筒重了一倍多,整个枪端起来会很明显的头重脚轻。这在坦克上用起来不碍事,但是当车组乘员下地作战时,就需要换回原版套筒。

有趣的是,当士兵在地面使用kp/31碉堡型或车载型作战时,由于手枪形握把没法抵肩,他们会diy一个后托装上去。

△ 由于手枪形握把无法抵肩,士兵自己diy了一个后托。

由于芬军的坦克本就不多,kp/31坦克型的产量非常少,冬季战争爆发前只生产了几十支。根据1940年6月的统计,芬兰国防军只有31支kp/31坦克型冲锋枪。由于冲锋枪的射程、精度和威力都比不上正经的车载机枪,kp/31坦克型在此之后便基本停产了。

△ 几种kp/31的枪口,从左到右依次是原版、SJR(防跳器)、korsu(碉堡型)、车载型、消音型。

m/42简化型

如正文所说,索米冲锋枪工时长、成本高,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为此,蒂卡科斯基厂试着简化索米,这样不仅能给军方提供更多的冲锋枪,还可以降低成本、促进出口。1942年,一种简化型——m/42诞生了。

△m/42简化型。

和kp/31相比,m/42更改了枪托形状,让握持处更接近手枪形握把;扩大了扳机护圈,并将保险-快慢机改到了机匣右侧;将表尺改为三挡位的翻折式照门;简化了套筒,缩短了长度并减少了散热孔数量,取消了快拆设计;简化了机匣与木质枪托的安装方式;增设了准星护翼,避免准星在磕碰中磨损。

△ 这名哨兵背着一支索米m/42冲锋枪,1944年9月摄于塔尔贾拉村。

至少有三支m/42的样枪被送到军中测试。1944年,国防军总部决定,在战争期间不要给索米冲锋枪采用比较大的改动。紧接着,芬兰仿造的PPS“波波斯”冲锋枪——kp/44开始量产,就没有m/42简化型什么事儿了。

△ 仿造苏联PPS冲锋枪的kp/44。

二战结束后,拉蒂还设计过一种更为简化的索米冲锋枪,但是这个计划被搁置了,也未能向军方展示,据说有一支样枪被送到了加拿大。此外,军方发现生产6600支索米冲锋枪的经费能够用来生产11000支m/44冲锋枪,继续生产索米的计划便被取消了。

△ 拉蒂在二战后设计的“丐版索米”,终于改为了随动拉机柄。

4 阅读:369

晓枪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