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在济南市的某个角落,森林消防队和市中区消防救援大队正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演练。
这一次引人注目的不是身穿制服的消防员,而是他们中间一只灵活的机器狗。
能在崎岖的山地上健步如飞,还能听懂中文、英语和粤语这三种语言的指令。
不少围观者对此议论纷纷:这只机器狗,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份充满挑战的工作?
智能机器狗的多角色演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AI已经开始默默渗透各个领域,但把它放在消防救援这种高风险的工作中,听上去就有些不可思议。
这只机器狗,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实验品。
它肩负着15公斤的消防器材走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仿佛是人类消防员的“替身”和“眼睛”。
当它走过草丛、沟壑和乱石的时候,凭借先进的四足行走结构与精密的传感器,它可以轻松保持平衡,甚至还能在跌倒时自己站起来。
消防员张征说,机器狗在一些复杂场景下表现得非常出色,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消防员的体力负担。
特别是在森林火灾中,消防车难以进入,机器狗就成了最佳帮手,帮忙背负各种沉重的救援器材,并可以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快速更换搭载装备。
机器狗如何自如应对复杂环境在覆盖碎石、乱石的山地,传统救火的挑战不仅来自火焰,还有那些阻挡进入火场的复杂地形。
机器狗则依靠其结实的IP67级防水防尘性能和40公斤负重能力,在崎岖的路面毫不畏惧。
它可以轻松应对从 -20℃ 到 55℃ 的温度变化,同时还可以在浓烟和有毒气体环境中活动自如,将消防员从这些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
在演练现场,机器狗搭载的360°全景相机和气体传感器,实时提供现场画面和空气数据,这让后台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并提前预判潜在危险。
双光云台则可以帮助机器狗穿透烟雾,追踪热源,为搜救工作提供精准支持。
语言识别背后的技术支持能够听懂三种语言的这个特性,进一步体现了机器狗的显著技术进展。
济南伯宇珅航信息科技集团的团队为这只机器狗嵌入了自研语言模型,并接入了一个名为DeepSeek-R1的开源大模型。
这使得机器狗不仅能够理解普通话、粤语和英语,还能迅速对指令做出响应。
语言模型的优化对于团队来说并非易事。
尤其是粤语,这种语言的调优成为了实验室的独特技术优势。
在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丰富语言模块,扩展到更多语言。
这样的技术进步,无疑将推动智能机器人在更多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济南AI产业链的发展方向目前,济南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活跃中心。
随着DeepSeek的本地化推广,当地的不少大学和企业都开始部署这款大模型,并已取得显著成果。
济南还积极创新,推动AI技术在垂直产业的应用。
济南伯宇珅航等本土公司不仅聚焦技术应用,还重视基础模型的研发。
在他们看来,只有坚持“两手都要硬”,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已经在其他一些更高精尖的领域,比如防爆液压仿生机器人和电驱人形机器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产品已成功应用在各行各业中。
在这场以机器狗助力的消防演练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新技术产品的诞生,更见证了以济南为代表的城市在AI技术浪潮中的崛起和探索。
AI技术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稳重可靠,人工智能的未来无限光明。
这样独具个性的机器狗或许是一个启示:技术发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本身带来的便利,而在于它所引发的社会思考。
当科技与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未来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延伸呢?
对于这种未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这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