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的豪情壮志,雄关迈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南诏古风 2024-12-12 15:12:43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在会议之后,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渡过长江。然而,红军遇到了很大阻碍,毛泽东果断决定折回遵义,二渡赤水,于是红军二次跨越娄山关。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途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节节败退,红军一路猛攻,傍晚时分终于把娄山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毛泽东同志心情激动不已,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以“西风烈”三字起笔,气势如虹,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西风的猛烈,烘托出战场上悲壮的氛围。接着,“长空雁叫霜晨月”大雁在佛晓残月的照映下飞跃洒满晨霜的大地。短短几句话描述出了一幅悲壮,苍凉的战地景象。(此时战斗已结束)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里的“霜晨月”是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马蹄声碎”和“喇叭声咽”则描绘了红军在行进过程的隐秘和急促。间接表达了此次红军的战术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拿下娄山关。虽然没有直接描叙战斗词语,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感受到行军的紧张和战斗的惨烈,军号声都已经幽咽、低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真如铁”形容了娄山关的坚固和难以逾越,但“而今迈步从头越”则展示了红军的决心和勇气,他们并不被困难所吓倒,而是决定从头开始,重新跨越这个难关。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毛泽东毫不退缩,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带领红军勇往直前。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苍山如海”描绘了山峦起伏,仿佛无边无际的大海,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与恢弘。而“残阳如血”则描绘了朝阳洒在山峦之间,红彤彤的霞光如同鲜血一般,寓意着这场战斗的悲壮和惨烈,表达了革命事业的艰难和牺牲。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壮志凌云的豪情。

全篇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夜间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有情,情中带景,情景融为一体,从情、景两个方面表达了毛泽东同志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3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