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不管是从沙俄时代,苏联时代,还是现在的俄罗斯都是幅员辽阔的世界性大国,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广阔的大后方使它比任何一个国家更经得起打击,战争潜力无与伦比,再加上俄罗斯人战斗民族的天性,使得俄国的军事实力一直都十分强大。历史上俄国曾多次面临强敌的入侵,但最终都能反败为胜,使得世人把武力进攻俄国列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战略错误之一。难道俄国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我看未必!
俄国历史上有三次比较大的强敌入侵,第一次是彼得大帝时期,那时候的俄国甚至还没有面向大西洋的出海口。身处内陆的俄国相对于西欧,显得十分封闭落后,彼得大帝对外扩张的最大动力就是为俄国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当时北欧的霸主是瑞典,俄国要向波罗的海扩张,势必会威胁瑞典的霸主地位,战争在所难免。
即便是今天的瑞典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其航空工业是除了联合国五强之外,不多的能独立研制和制造先进战斗机的国家,瑞典的鹰师战斗机远销国际。彼得大帝时的瑞典就更加强大了,当时瑞典拥有在欧洲北部首屈一指的武装力量,计海军战列舰42艘,陆军15万人,而俄国当时仅有4到5万陆军,没有海军。
1707年秋,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在波兰东部集结军队。次年1月,查理十二开始率军大举进攻俄国。面对敌强我弱,为避免不利决战,彼得大帝指挥俄军实施战略退却,诱敌深入,坚壁清野,同时以小部队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瑞军。俄军在避免正面决战的同时,把进攻的予头对准查理十二的援军,重点打击瑞军的后勤,致使瑞军进攻受挫,又得不到充足的后勤支援,被迫改变直奔莫斯科的计划,转而南下乌克兰寻求支援而安全过冬,寒冷的冬天使瑞典军队大量减员。
彼得大帝的坚壁清野,战略后撤使我想到了抗日时国军的战略转移,老蒋简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打仗时,实力不如敌人,选择战略后撤很正常,但你得先坚壁清野,不能把百姓和物资统统留给敌人,使敌人越战越强。若非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国军在正面战场绝无可能挡住曰军的进攻。可查理十二面对的彼得大帝就不同了,在其正确战略的指挥下,胜利的天秤渐渐向俄军倾斜,在俄军的反攻下,瑞军在玻尔塔瓦会战几乎全军覆没。
查理十二征俄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彼得大帝的坚壁清野政策使瑞军无法因粮于敌,后勤不足则无法连续进攻,冬季的到来给了俄国人喘息之机,严寒的气候成为瑞军的噩梦。可见若想征服俄国,后勤是多重要。远征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因粮于敌,要想因粮于敌就要防止敌人坚壁清野,要想防止敌人坚壁清野,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这些查理十二都没有做到,从一开始他就输了。
第二次给俄国人带来亡国之危的是天骄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后,执政法国的拿破仑多次发动战争,对外扩张,最辉煌的时候,欧洲仅剩英俄未被征服。但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庞大的法西联合舰队全军覆没,葬送了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拿破仑转而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但这政策有一个漏洞,未被征服的俄国拥有着面向大西洋的出海囗。拿破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治整个欧洲,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没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仑明白只有把俄国踩在脚下,才能征服英国。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战争是最考验人类智慧的活动,有人善长战略谋划,有人善长战术指挥,而拿破仑最善长会战,越大规模地战役,他越是如鱼得水。他用兵犀利凶猛,最善于捕捉战机,一旦抓住敌人破绽便凶狠突击,多次以少击多,大获全胜。进军俄国后,拿破仑相继获得了斯摩棱斯克战役、瓦卢蒂诺战役、维捷斯克战役、博罗季诺战役的胜利,扫清了阻止他前往莫斯科的俄军部队。
为避免俄军主力被围歼于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力排众议,放弃首都,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着剩余的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军民撤退到俄罗斯腹地,采取“焦土战术”,坚壁清野。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法军被迫从大火熊熊的莫斯科狼狈撤出,在荒野中迎接俄国冬季冷洌的风雪。库图佐夫趁机不断袭扰法军,在几个星期的灾难对战中,本处以优势的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
焦土战术,坚壁清野,这与彼得大帝对付查理十二大军的战术何其相似。拿破仑万万没想到敌人会如此疯狂,竞然决绝到焚毁自己的首都。他低估了俄国人抵抗的决心,低估了俄国冬天的寒冷,低估了俄国的战略纵深,拿破仑为他自己的低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天时,地利,人和三样皆不占,拿破仑该有此败。
第三次差点消灭俄国的人是屠犹狂魔希特勒。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德军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措手不及的苏联被打得损失惨重,无力阻挡德军长驱直入。但德军中央集群在攻占了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要塞之后,忽然分兵南下围歼基辅方面的苏联红军,(这与查理十二南下乌克兰何其相似)虽然取得基辅会战的胜利,但中路军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好机会,也错过了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战机。当德军回过头来进攻莫斯科的时候,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朱可夫最善长的就是以城市吸引住敌人的重兵集团,再以援军组建强大的预备队,对敌人进行两翼包抄合围,德军就是这样惨败于莫斯科城下。从此以后,德国人被苏联源源不断的援兵反攻所淹没。德国的坦克军团最善长野战,德军却总是进攻苏联的大城市而陷入巷战。苏联幅员辽阔,德军应集中兵力进攻最重要的地方,希特勒却什么地方都想去占领。闪电战如同射出的利箭,讲究一往无前,却被中途改变战略目标。查理十二和拿破仑都因为俄国的严寒而损失惨重,希特勒竞没有吸取教训。他们离胜利只差一步,可这一步却是咫尺天涯。
《孙子兵法》讲: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面对俄国这样的大国,希特勒却什么地方都想占领,主攻方向不定,岂能不败!进攻俄国这样的大国,不在一城一地的攻坚争夺,而在大军野战,只要一举歼灭其野战主力,城市便会唾手可得。一城一城的打,根本无法发挥闪电战秋风扫落叶之威力。自古名将用兵,必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首要自标,即先野战而后拔城。《孙子兵法》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纳粹偏偏选择了最下策。
许多人认为纳粹进攻苏联本身就是战略错误,我却不这么认为,当时的世界充满仇恨,欲望和野心,如同一座活火山,不喷洒几千万人的鲜血和生命是无法平息的。纳粹欲征服世界,西方用绥靖政策,想祸水东引,苏联则想向外输出社会主义,一山不容二虎,你不打他,他必打你,战争早已在所难免。先下手为强没有错,错的只是方法不对。
欲征服大国,必先准备充分,目标明确,出其不易,攻其不备,闪电进攻,野战拔城,因粮于敌,做不到这任何一点,都有可能招致失败。
北京用户16xxxx2836
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就长沙点了把火还赔上了几位将军!别一张嘴就不拿中国当回事,你行你上啊
喜迎油价上涨
波兰:劳资火烧过莫斯科,在吹个1000年[得瑟]
ooxx
俄国这种,需要东西夹击才能击败,不然根本打不垮。
燃烧的冰晶80后
蚕食比鲸吞好。
东苏张三 回复 02-17 19:54
正解
币子 回复 02-18 01:58
高手[点赞]
大叔
相当不错的分析文章
海阔天空
把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放哪儿了?
小莹最美不准反驳 回复 02-17 19:27
那时候根本没有俄罗斯,基辅螺丝部落群而已
广安用户84xxxx5029
如果实力够强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击败俄罗斯。你坚壁清野?你焦土政策?那我直接灭你种,军队所过不留一个活着的俄罗斯人。对于国土大的国家,这招管用,毕其功于一役。[得瑟]
南阳用户19xxxx8576 回复 02-18 06:17
应该留下女人和小孩
荆门用户83xxxx4307
严寒如何解决,机械话无法推进,后勤食物无法供应。冬天在地域辽阔的荒野上如何歼杀敌人小股部队的袭扰?就是放在现在还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公子忌
成吉思汗的弯弓铁马屠城战略
宁波用户15xxxx2331
从思想上
放开那只菜鸟
波兰呢?
蓝色梦想
俄狗还存在世上真是世界之大不幸!希望以后大家把俄狗分而食之!周边都是敌人,俄狗不死天理不容!
云中白鹤
打击俄罗斯并不复杂,所谓的几次入侵俄罗斯失败,都是法国德国这种中小国家发动,本来就只能搞速战速决,对于中小国家来说,有难度。打击俄罗斯需要多点开花,不要只从西边打或者只从东边打,要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同时打击。
°Sunday 回复 02-18 01:04
法国德国当时小?拿破仑,希特勒哪个不是叱咤欧洲的风云人物?莫斯科没有冬天,不知道被打死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