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惊人巧合|1920年海原大地震与2023年积石山地震同为:农历十一月初七

路生观史 2023-12-19 03:07:31

历史的惊人巧合|1920年海原大地震与2023年积石山地震同为:农历十一月初七

1920年海原大地震与2023年积石山地震的惊人巧合,二者同为:农历十一月初七

一个历史的巧合随即出现了:1920年12月16日为农历十一月初七,2023年12月19日亦为农历十一月初七。面对海原大地震后,人们努力地拥有“安全之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中倒塌的房屋,更能给人们留下太多防震的意识以及警示。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 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称为“海原大地震”或“海固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与2023年12月19日仅有一分钟之差,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在随后近1小时内,积石山县附近又先后发生3.9级、4.0级、3.4级的多场余震。这就是说,人们也可以把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的发生时间,当成2023年12月19日。

一个历史的巧合随即出现了:1920年12月16日为农历十一月初七,2023年12月19日亦为农历十一月初七。

海原地震是中国20世纪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被全球96个地震台记录到,被称为 “环球大震”,其余震持续三年。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县,全长220公里。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周期长。

2023年12月18日—19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据红星新闻记者从生活在兰州、西安、银川等多地居民处了解到,地震发生时这些城市都有比较明显的震感。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9日凌晨消息,初步了解,积石山县县城周边部分平房倒塌,大河家镇有3个村部分房屋倒塌和人员被困,消防救援力量正在赶赴途中。

2020年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科普解读称,中国具有科学意义的地震工作即肇始于此次地震,并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持续发展。我为此写过不少文字,其中有一篇叫《大震过后,人们的生存观念变了》,原文如下:

关于海原大地震的震中是否在海原,今天依然是值得学者们研究的。很明显的说法是:在海原当地的史料里,对死亡人数的记载是十之六七,而在甘肃靖远的史料里,则是十之八九。这也是时至今日一些史料里仍然将海原大地震称为甘肃环球大震的原因之一。

今海原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东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北濒中卫市沙坡头区、同心县。据《靖远县志》记载:

民国初年十一月初七日下午八时,忽有声自东南来,如万马奔腾,又如雷震,不一秒钟,屋瓦齐飞,栋梁崩隳,立天成灾也。仓卒之间,人不及防,无论坐者,非即时死之,即半成残废;其逃出屋外者,均立于露天之下,不敢入室,且无室可入。盖全城屋宇无一间完整者,自十一月连续震动者不下半年。当初大震时,尚有斜倾未倒屋宇,至十二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及八时复连续大震两次,汹涌异常,初次房屋未倒者,经此次震荡同归于尽。事后查点,全县被毙二万二千余人,房屋全毁……当初震时,余堡地裂巨穴,喷出沙土皆黑,人不能近,刘寨柯摇出古城废址一座,兴堡川狂风引火烧毁民窝铺数十处,灾民逃出者甚少。

在大地震中,还有一个杨树鞭地的故事。杨树树干细长,经地震一摇,就成了“鞭子”,抽打大地。故事发生在打拉池。打拉池是集镇名,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东部。平川区民国时属于靖远县。打拉池的历史上虽然烽火迭起兵燹不断,但商业贸易相对发达,是今宁夏通往甘肃兰州的交通要道。自明清以来,征战稍息,商贸开始活跃。因当地土质、气候适宜种植罂粟(鸦片原料),且土地面积宽阔,种植面积大,收成也相对较高。每到收烟季节,这里便商贾云集,全国各大、中城市如西安、太原、成都、武汉等地的烟商烟贩们蜂拥而至,在打拉池做烟土生意。因为地理的关系,又因为生活相对比较富裕,地震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大多住房子。

地震发生,忽然间,人们就看到大地开裂、杨树鞭地了。有户人家的姑娘正在院子里,大地裂缝之后,姑娘落入其中,之后裂缝合上,姑娘只有条发辫露在了外面。另有一户人家,当时睡了,几个十多岁的孩子被摇醒后,忽然发现自家房子的顶不见了,孩子们在土炕上被摇来摇去,躺着荡了秋千,爬不起来,更站不住,伴随着的是四壁或里或外的坍塌以及地震的巨响。

震后,曾有媒体以“山行走的地方”报道,山走路摇是对地震恰当形象的描述。五合镇,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地处靖远县东北部,是靖远县北八乡之一。东与靖安乡相邻,南靠黄家屲山与平川区共和镇毗邻,西连东升乡,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乡接壤。黄家屲山很多山屲都在地震中被扭动移位了,有明显的裂痕,进而被称为烂山,千疮百孔。

2011年末,五合镇下辖14个行政村:杨寺、刘寨柯、田窝、野马涝、贾寨柯、白茨林、二道渠、白塔、朱寨柯、板尾、白崖河、尚书淌、许眷、大湾;下设71个村民小组。这些村的名字,到现在有一些可能被人们写错了,比方说,许眷应该是许圈。当年一些姓许的人,聚集在这个地方,人穷,没钱盖房子,就打土墙一户户地把自家的院子围起来,墙很矮,不是高门大院,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的牲口圈。所以,许圈不应该是许眷,许姓人的家眷所在地,让他们眷恋,而是众多的许姓人打起的矮院墙,是他们的家。正是那一道道矮院墙,在地震中,把很多人“圈”了起来,让他们永远也没出来。刘寨柯村有个叫“摇路”的地方,但到了后来就成了“腰路”。关于“摇路”与海原大地震有关,即大地震时,路在也摇晃。

北滩镇,属靖远县,地处靖远县东北部,东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三眼井乡,东南与东升乡接壤。这里有一个村叫“乱腰”,为什么会叫这么个名字呢?是因为过去村庄里是一口口的窑洞,有些乱七八糟的样子,大约是人们觉得叫“乱窑”不好听,就叫“乱腰”了。也与海原大地震有关:乱窑在地震中显然被摇得更乱了。

哈思山西临黄河石峡,北屏昊天紫漠,东望荒丘阶地,南通金锁雄关。主峰叫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整体位于靖远县东北石门乡黄河东岸,距靖远县城85公里。时起时伏,塬峁交错,逶迤百里,形成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主要由泥盆系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夹玄武岩组成。其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把它与松山隔开。在此山中,也有被称为“烂山”的地方,也有一个叫“摇路”的村庄,百年之后仍然述说着海原大地震山摇路动。

康熙《靖远卫志》载:哈思山“在(县)北百二十里,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庶,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地。明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有侍御宋贤、詹理阅兵题词纪胜。”此为靖远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所以哈思山也叫雪山。如今,这里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在其尾部的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就并不是这样了。比如,五合的野马涝、白茨林、二道渠以及南边的白崖河、尚书淌等,都是很诗意和有水源的地名,可能是因为大地震之后,地下水源被移位,如今只有空空的地名了,很干渴,不存在可以让野马来饮的涝池了。再如白崖河,曾经流过这里的季节河水很大,但地震过后不知道为什么,就忽然没有了,基本消失了。

庆幸的是,大地震后,当地人们的生存意识有了很大的变化。震后庞大的死亡数字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当时的人们穷,盖不起房子,住窑洞。震后,很多人都有了这样一个梦想,即使再穷,也要拼命盖房子,搬出窑洞。这个梦想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基本解决,当下完全被解决。

因为当地人的祖辈们也都经历过那场地震,震后,当地所有人都一样,都想着要搬出山沟、搬出窑洞,搬到平地上去住房子。而村里的年轻人找对象,女方家长都是先看“坐落”(住所),看对方家里有没有房子,然后,才决定嫁不嫁,要不要彩礼。所以,村里的年轻男人外出打工、做生意,挣到的第一笔钱都是拿回家来,盖房子,然后娶媳妇。即使男方再有钱,如果仍住窑洞,女方也不会把女儿嫁过来的。

窑洞里不安全,得有个房子让生命有个安全的着落,这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意识。所以,盖房子无论如何都是当地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尽管上世纪80年代,距大地震已有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是被铁心认定的。越是靠近断裂带的地方,人们的这种心理会愈加明显,就会把房子盖得更结实、阔气。

同时,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人们有了一种虔诚的“讲究”,进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即:西海固及甘肃靖远、景泰一带,民居不同于周边地区。这里的人们盖房子,是单檐的,房顶也不在一个平面上,一般除了上房,还会有耳房,耳房一左一右,要比上房低和小。上房一般是三间,耳房左右各为两间,整个为七间,看起来更像古代文官的帽子,一座座地耸立在大地上,很有气派。

关于这种构造有很多说法,其中都包含尊老爱幼的美德。即:老年人带小孩子,住上房,年轻人住耳房,上房高大上,是年轻人给老年人和孩子们的孝敬以及温暖、幸福。在盖房的过程中,一些人因为经济不是十分富足,一下子盖不了七间,只能盖上房和一个耳房,甚至只能盖上房,那么就先让老人和孩子们住,年轻人则继续住以前的老房子甚至是旧窑洞。一句话,永远把最好居室给家里的长辈和老人,等经济活泛了,盖齐了耳房,年轻人才搬过来。有些人家甚至上房盖了好几年,才有精力盖耳房。那时,上房已经很旧,但那很旧却体现了人们敬老的美丽痕迹。

至于盖房子的“讲究”就是当地的人们基本不会随随便便盖房子,要选吉日吉时,用上好的木材盖上房,在上梁的那一天,要把作为大梁的木材整个用红色的被面包裹起来,而且在大梁的正中间还要用专门的红布包裹一圈,用硬币将红布牢牢地固定在大梁上,绘上吉祥的图案。

除此之外,还要选立柱石。当地基本都是黄土旱塬,找石头要去砂河,而砂河里的石头一般都很小,很少有那种面平而大的石头可以做立柱石,那么就一锹锹地挖吧,带着一种类似于淘金的虔诚。有的人家为找一块上好的立柱石,甚至要在砂河里挖过好几车的砂。用架子车拉立柱石进门,家里还要放炮,以示欢迎和庆祝。

……

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避开窑洞,为了生命的安全、体面和尊严。地震的记忆已深入当地人的骨髓,让他们撑起房屋,并像血液一样流动在他们的生命里,在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里,折射着人性的美好光芒。大地因此有了如冠之居,而变得有礼和文明。

海原,曾经是山摇地动的地方,而那里也可以成为更多人的故乡。房子是要避开危险的,不仅要漂亮,还得是结实的。人们居住房子,是因为房子让人们更好地活着,如此,生命和房子就有了根,安全的根。

面对海原大地震后,人们努力地拥有“安全之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中倒塌的房屋,更能给人们留下太多防震的意识以及警示。

28 阅读:21987
评论列表
  • 2023-12-19 09:04

    一段久远的历史回顾!我们在突发的天灾面前是渺小的,才更珍惜平平安安!愿所有人平安无恙!

  • 2023-12-19 08:35

    时隔五十六年,我猛然发现,三岁零两天的十一点四十九分,和我今天同时间喝了一瓶奶。

  • 2023-12-19 04:22

    这仅仅是巧合罢了,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如何能做到准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这才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关心与研究的课题。

  • 2023-12-19 08:57

    一夜没睡赶出来的吧[得瑟]

  • 2023-12-19 17:14

    天意不可违,希望那里的百姓能够平安!

  • 2023-12-19 05:30

    大惊小怪?世间上巧合的事多得很?

  • 2023-12-19 08:37

    100 年一次呗

  • 2023-12-19 10:29

    这回没有老道卖枣和桃了吧?还是地震局的同志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吧

  • 2023-12-19 17:28

    太吓人了把我摇醒来了,希望受损失的人们度过难关,感谢国家及时救助

  • 2023-12-19 22:03

    操,真会联想,你与隔壁老王家的小孩也惊人的相似。

  • 2023-12-19 20:30

    一百年前,一年365天,同一天的几率不算低

  • 2023-12-19 07:49

    当年大唐名将王忠嗣大败吐蕃的地方

  • 2023-12-19 11:24

    最晚睡的正香呢,手机一顿乱叫一下下的报数,把我吓一跳,拿起来一看原来要地震,还有八十多秒,感叹科技的力量,只有2.2级又冷我就没跑

    彥恒 回复:
    我也是,看了一眼,算了睡吧,不跑了
  • 2023-12-19 12:10

    可能还有震

  • 2023-12-19 06:34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地震

  • 2023-12-19 12:26

    大惊小怪,这都是宇宙大爆炸以来的余震。专家如是说。

  • 2023-12-19 09:08

    海原县是宁夏的好吧?

    周七 回复:
    当时宁夏还没有成立
  • 2023-12-19 05:06

    前几天打冬雷就地震了!

  • 2023-12-19 10:30

    专家说,这是余震

  • 2023-12-19 22:58

    11点59分 这时间才绝。。。

  • 2023-12-20 05:55

    搬走。。来平原

路生观史

简介: 路生,作家、记者、编剧,媒体策划人及纪录片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