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粗糙干燥常发生在干燥的季节,如秋冬季,不仅脚后跟的皮肤干燥,腿部皮肤也容易起皮屑,如每回脱秋裤后都感到“漫天飞雪”等。
然而气温回暖后,有的人还会出现脚后跟干燥粗糙,这到底是怎么了?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先要注意是不是生理性的脚后跟干燥粗糙。
生理性的脚后跟干燥粗糙的原因较多,如皮肤缺水,特别是每天喝水都很少的人,即达不到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所推荐的标准,即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1700ml的水量,就要注意改掉不良的饮水习惯了。
人都是水做的,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人体有60%左右的水分,当机体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皮肤也容易变得干燥粗糙,这里不光是脚后跟的皮肤还有其他皮肤都容易干燥起皮。
还有的人皮肤粗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皮肤状态都不会太好,这里也是在告诉大家,平时要注意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五谷杂粮等多种类食物,保证机体的营养摄入。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性的脚后跟干燥粗糙,不用过于担心,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这种现象就会有所好转。
然而,需要大家警惕的是,在脚后跟干燥粗糙的同时,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瘙痒感,甚至有烂脚丫的现象,如脚趾缝隙出现水疱、破皮、发白达、刺痛、脱屑、皮肤增厚、皲裂后出血等等,要当心是足癣。
足癣,俗称脚气,根据临床表面可分为水疱型、鳞屑角化型和间擦糜烂型,随着病情的发展,人所处于的病情阶段不同。
从不同足癣类型来看,水疱型的足癣,多出现在脚趾缝隙之间,脚后跟比较少见;鳞屑角化型的足癣,可发生在脚后跟、脚面和脚底,主要呈现着干燥脱屑、皮肤粗糙以及皮肤增厚,且无显著的瘙痒感,但会伴随疼痛;
间擦糜烂型的足癣,多出现在脚趾缝隙,浸湿发白,若去掉发白的部分,还有可能出现红色的糜烂面,疼痛且有臭味。
若你是以上任一一种足癣的类型,都不能大意。由于足癣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给其他人,要积极去医院就医,不与家人共用洗漱用品。
为避免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传播,大家更要注意病情的发展,降低复发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