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敲?
仰望没有卖百万?70万封顶???
这次仰望U7发布会之中可用了不少“最”词,其实也没啥,因为这些技术都是比亚迪自研的,并且都强于市场中最高的水准,无论是悬浮电机的调节速度,还是精准度更高的传感器元件,如果有人记录了多少次“最”麻烦告诉我一声。
5ms的调节速度,还真是“最”快的
其实在发布会之前那些宣传小视频给我看的一愣一愣的,就算发布会中解释了各项技术的由来和逻辑,但对于一哥理工专业的我来说,还是有点懵。
不过从目前的品牌方面来看,比亚迪这几个系列已经打出了样子:
王朝海洋:科技平民化
腾势:高端豪华
仰望:超高端
不管是双动力系统还是顶级主动悬架、四电机这些都代表着新能源车辆最尖端的配置和技术,当然你可以说比亚迪在不断的秀肌肉,但你还拿它什么办法都没有,在几年的时间中,在同行中仰望系列还是无法超越的。
从灵鸢无人机系统,再到e3.0平台,CTB架构、兆瓦闪充等,这些技术可能有些人觉得很牛,但他们并没有在仰望系列上搭载,而且在仰望U7这款车中也是一笔带过,所以我们再去结合之前腾势Z9 GT一些下放的技术就能明白,只要仰望系列不断刷新技术难度和高标,我们普通消费者能接触到的门槛也就越低。
高端技术下放可能很多人都不懂,不相信的小伙伴可以等一等接下来比亚迪的操作。
好了,我们从技术流的角度去看一看发布会到底讲了什么云辇-Z 电悬架换句话说也就是比亚迪现在实现了全方向的电动化时代,悬浮电机,也就是电悬架,在发布会之前我看到了一些小作文,但不能保证准确性,可能是在做电悬架的时候顺便做的,就是比亚迪开始做空气悬架了,并且在25年底之前在20以上的车适配,明年年底前在15万几倍的车适配。
按照技术角度去看,空悬的技术要要求并不高,而且自研整合下成本也能受到最好的控制,假如说出厂的成本3000块钱一整套的空悬,那些几十万车上面的空悬就不是啥亮点了。
再比如,把这个产品和电池一样送到产业链之中,友商们都上了,是不是也能控制成本?
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同样电悬架的逻辑也是一样的,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不断的利好和惊喜。
与空气悬架相比,电悬架的控制要更快一些,精度也会更高,对于我们日常出行中碰到的坑包、减速带时候会更稳,车内的晃动或者感觉会更小,就好比之前预热的视频一样,单只腿蹲扎马步在车顶上,虽然说人可以调节重心,但车是行驶在减速带之上,这很难,想要如履平地看的就是悬架调节能力。
悬浮电机居然能够把动能转成电能,然后去做动能回收,这个思路清奇啊,甭管回收多少,起码对新能源车辆的续航有帮助,三电系统比亚迪玩的确实够花花。
另外,比亚迪为了实现更精准的调节和信息捕捉,自己又做了精准度更高的传感器,在精度方面也做到了行业最高的水准,在发布会中聊到这点的时候我就在想做口罩时期的比亚迪,只要想,就能做。
电机控制的优点不仅是调节精准度很高,其实在调节速度上也更快,即使没有路面预先感知的系统加持之下, 凭借高速度的电机调节,在相同时间内调节次数是最多的,同样也可以理解它的调节以微秒为单位进行调节。
当然,仰望U7是有道路预瞄能力的,这也是集成在整个底盘之上
之前咏春的那个视频在下面有很多人在聊人会重心控制,为啥不用红酒杯,发布会中小视频也做了测试,在车辆做大角度侧倾转弯时,通过开启和关闭负侧倾开来对比底盘的稳定性,可以看到画面对比非常明显。
同时,还根据电悬架的优点推出了一系列的玩法,甚至还有摇摇车模式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核心部件、耐久测试、温度环境等都通过了安全测试,通过了300次耐久测试,这个成绩如何?
动力、控制、整车智能控制三个维度相互协同,并且只是在功率和性能的提升,否则那和单纯的性能车没啥区别,同时这也不是比亚迪想要的。
发布会中还同时宣布了在纯电车、插混车都具备后轮双电机动力架构方案,插混平台对发动机的结构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更改发动机的结构和方式,所以比亚迪顺便做了水平对置发动机,并且还是2.0T的
2025年了,中国终于做出来第一台水平对置发动机,可能很多人都说新能源时代,还在研究发动机是不是过时了?
还真不是
新能源时代除了对传统的三电系统能力更看重,但不代表可以用已经落后的发动机或者动力总成,所以根据需要去升级和研发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当然在当下技术爆满的时期,比亚迪想要做点啥把想法给那工程师队伍,做出来并不难。
增加后轮转向电机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横着将车从车位开出来或者开进去,但四电机加持之下,车可以像螃蟹一样横着开。
有这个技术停车被人堵也照样能出来不是?小角落停车也不难不是?
建议赶快技术迭代,好下放到中端车中。
而且在四电机加持之下双轮爆胎照样能正常行驶,而且还是在速度为160Km/h之下,四电机么,最重要的核心还是要围绕安全实现的。
天神之眼A,目前比亚迪最高等级的智驾水平,支持无人麋鹿测试,又一次刷新了麋鹿测试的成绩,当然实在无人操作的状态,同时比亚迪也进入到国内首批L3自动驾驶准入试驾名单
话里话外就在说,哥们咱支持L3自动驾驶
冗余这俩字不用多说了吧,提前为接下来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做储备,就算后面推出L4,这还是足够用的,依旧没有达到U7的上限。
最后这句话我很喜欢,豪华车不是靠高价格来的,而是靠着高技术,创新技术,然后去反哺品牌,车型
单纯靠价格去撑豪华品牌,根本撑不住,因为没有技术护城河
我看到有个朋友说的很对,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如果不靠学习成绩好,那还有什么出路呢?
所以
比亚迪为电车带来全新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