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到现在还是没有搞清楚ESG到底是个啥,这对于比亚迪来说或者整个行业来说的影响究竟是个啥,新鲜事简单报,还是从两个角度去看
ESG对企业来说影响有多大?
比亚迪ESG内部究竟藏着什么?
先来聊第一点,ESG对企业来说影响有多大?顾名思义,ESG就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这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从更直观的三个维度去看关注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价值以及公司治理三个方面。
它并不是传统的那种只看财报、利润啥的老套评价标准,具体为:
环境:考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如环保政策、员工环保意识和生产废弃物排放措施等。 社会:考虑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如社区关系、员工健康和职场性别平等。 治理:考虑企业的公司治理,如内部权力争夺、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和高管腐败等。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看到这个消息可能有两个感觉,比亚迪很牛,一大堆的数字还有大幅的增长率等等,会成为茶余饭后,餐桌上讨论的资本,但,大多数消费者对它的理解还是没有企业利润来的更现实,没平均每台车赚多少钱更直观。
而对于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份ESG评估报告,更能看出企业在社会影响以及绿色环保方面的贡献和价值,从而判断这个企业是否值得长期投资。
如果说一个企业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绿色环保等还没有出力,你觉得这个企业可能会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么?
所以
比亚迪力争实现可持续的梦想
第二点,比亚迪ESG报告之中蕴含了哪些东西?在这份报告发布之前各项操作其实就已经可以当做行业的教科书,同时也能感受到比亚迪在可持续发展的决心,比如说
在去年,也就是2024年,讲ESG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升到集团战略层面,并且成立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同时任命了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也就是CSO,同时还把高管、执行董事的薪酬绩效与ESG绩效挂钩,强化了公司高管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要知道和薪资挂钩的ESG,可没有几个公司能做到。
具体到一些数据上
比如说在绿色环保中,比亚迪累计售出新能源汽车全年纯电里程达到了1500亿公里,相当于植树5.04亿棵,减少21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还有投入了14.1亿元去搞三废的处置,并且三废排放100%通过的排放标准,在绿色环保中做了巨大贡献。
全年研发投入542亿元,申请专利数接近6万件,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5%
在人员建设上投入了30亿教育慈善基金,成立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同时与全国高校、科技馆进行合作,推出多项利好人才政策以及科技科普展台,让更多人的去了解和感受科技带来的影响以及更加珍惜人才建设。
虽然很多人都在黑比亚迪以及迪链,但不得不承认比亚迪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127天,这个成绩在整个车企之中都是领先的,换句话说
供应商会更早的拿到结算款项
从截取的报告中来看,虽然比亚迪总被黑,但是他并不曾解释,反而是用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不管是2024年的财报,还是ESG可持发展报告,不仅向股东们展示了一整年的结果,同时表明了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努力和决心。
说刀片电池战略重演我觉得有点过了,毕竟刀片电池在整个比亚迪重要性上只能排在第三位。
用技术换利润这个角度倒没有错,毕竟比亚迪吃到了技术的红利,从最早做手机电池,再到后来DM混动,还有持续布局的兆瓦闪充、CTB技术、刀片电池2.0等等,持续的技术更新以及成本控制才是获得市场认可的条件。
另外,通过最近的汽车销量来看,纯电车型的优势要亚于增程、插混车型,而且小鹏、大众、丰田等都会在25年附近推出增程、插混车型,这时候再去加大力度去研发电池,很显然不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
更何况任何车企的现金流才是王道,做格局和讲故事那都是哄孩子的
还有最后一个,智驾
今年开始比亚迪就带着天神之眼开局,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它有海量的用户以及丰富的驾驶数据做支撑,进化和发展要比同行更快,随后我们看到奇瑞、吉利等友商都开始布局智驾,都2025年了,你的新能源跑高速还没有智驾领航,似乎消费者连看都不会看的。
所以,对于2025年来说,卷价格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消费者需求,人们发展像智驾这种曾经在二三十万车型中才有的体验,平民也能体验到,这才是核心。
当技术红利带来的优势能持续反馈到销量时,也就是比亚迪引领行业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