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了2000多年,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现在终于有了真正的答案

星空承载梦想 2024-07-29 08:39:05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认为我们的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认为月亮和太阳都在围绕地球转动,不过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清楚,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在地球的外面还有宇宙存在,宇宙是一个浩瀚无穷的星际空间,在宇宙中有很多天体,地球只是其中一颗,不过地球和其它天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地球诞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现给地球这颗行星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说牛顿、爱因斯坦、哥白尼、霍金、伽利略等等,他们的出现让人类科技发展变得很快。同时科学发展也是需要辩论的,真理往往都是经过实践得来的。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足足困扰了人类2000多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光其实就是一种看得见,但是摸不着的神秘物质,它能够让我们感知事物,我们能够看到光,是因为没有光的地方就是黑暗的,有光的地方就是温暖的,而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太阳所产生的,太阳发光是因为内部核聚变的反应,在太阳的内部温度非常高,核心压力和温度达到了大约3000亿个大气压,1500万开尔文,核心的氢就会发生核聚变反应,在这个过程中,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并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具体来说,太阳的光球层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那里的粒子基本上都是等离子体,原子都被电子进入到原子核的能级当中,自由电子的能量降低,而电子失去的这部分能量则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不同能量的光子具有不同的频率,这些光子包括了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比如说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等等,光子从太阳内部产生后,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够到达太阳表面,其传播过程类似于散布,因为光子在运行的时候需要和太阳内部大量存在的质子粒子发生碰撞,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光子大约需要170万年才能够从太阳的中心到达表面,然后这些光经过8分20秒的传播,到达地球,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看不见光的本身,甚至我们看不到任何物质真实的样子,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个汽车,那只不过是汽车表面核外电子受激辐射发射出来的光子,而人的眼睛只是识别光子的波长,这种波长抵达到人的意识就在大脑中呈现出汽车的样子。我们完全不知道,因为意识只是对波长的一种抽象呈现,所以光本来是什么样子,以及所有的物体本来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

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人类,曾经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认为光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他将这些粒子称为是光微粒,基于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牛顿用微粒说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解释,在光的直线传播方面,牛顿认为光微粒按照直线路径传播,就如同微小的弹丸在没有遇到阻碍时直线前进一样,对于光的反射,他认为光微粒撞击到光滑的表面时,就像弹性小球撞击墙壁是一样的,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弹回来,从而形成反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牛地认为光微粒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受到介质的吸引或排斥,从而改变运动方向,导致折射。光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神秘,光到底是一种波还是粒子,在科学界争论了很长的时间。

为此科学家还专门做了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的由来还需要从1913年的时候开始说起,当时玻尔在一次实验中,提出了氢原子的量子化假设,后来到了1924年的时候,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他认为电子可能是一种波,并且利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之后科学家发现光的运行和电磁波是一样的,当时大部分的科学家都认为光是一种波,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相信牛顿的说法,认为光是一种粒子,在17世纪的时候,牛顿利用三棱镜做了一个经典实验,他将太阳光成功的分成了七色光,之后便提出了光是一种粒子。为了证明光的性质,科学家做了双缝干涉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电子发射器,一个挡板上面有两条狭缝,挡板后面有接收电子屏幕。当科学家朝挡板连续发射电子时,屏幕上面显示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说明电子不仅仅是粒子,它具有波动性,穿过狭缝后发现了干涉现象,实验开始的时候,科学家将光子换成电子,也得到了干涉条纹,为了能够看清楚光子是如何通过双缝的,科学家们专门安装了探测器,用来观察光子到底是从哪个缝隙中穿过去的,就在这个时候,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干涉条纹竟然消失了,如果我们不观测光子,那么干涉条纹就会出现,这说明人类的观察行为影响了实验的最终结果,光之所以会表现出波粒二象性这种看似不同的属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微观世界的本质和我们熟悉的宏观世界有很大的差异。在宏观世界中,我们通常能够清晰的区分物体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其次由于测量和观测方式的影响,当我们设计实验来探测光的某些特性的时候,实验装置和测量手段会决定了光表现出粒子性还是波动性。

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开始研究光传播的奥秘,当时科学家提出了以太的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如果说光是在以太中传播的,那么以太是什么?当时科学家曾经假设以太是一种整体静止的参考系,如果以太移动的话,那么光速也就会在以太中改变,这好像一个人在行驶中的列车中运动,那么这个人的相对于地面速度就是它运动的速度加上车的速度,如果光需要以太,那么新的问题就会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并且认为光就是一种电磁波。在19世纪初的时候,电、磁、光还被认为是三个彼此不同的学科,当时人类在这三个学科里面积累着大量的实验规律以及实验数据,直到19世纪中期,伟大的麦克斯韦,将电、磁、光这三门看上去不同的学术,统一在了麦克斯韦方程中。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物理学方程,它具有强烈的对称性和自洽性,它告诉我们:电场和磁场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统一于电磁场中。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完美的解释了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其实光是粒子也是波,它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光是人类在宇宙中发现的最快的飞行物质,它能够达到每秒30万公里,而且光速是不变的,光速不变原理是指在任何情形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恒定的常数,这个原理是侠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在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了侠义相对论的初步设想,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作为侠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从麦克斯韦方程组也能够推导出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得相对论中的时间和空间能够成为可以测量的量,以光为信号可以校对各种参考系中的时间,而空间距离可以采用时间的度量来定义,同时它否定了经典力学速度变换关系所依托的伽利略变换,指出不存在绝对运动,而存在一个绝对速度,就是光速c。在广义相对论中,由于不存在所谓惯性参照系,爱因斯坦引入了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这也使得光速不变原理能够应用在所有的参考系当中,光速不变原理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对我们理解和描述宇宙的本质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我们无法从本质上完全解释为什么光速具有这样的特性,但是通过实验和理论的验证,它被广泛接受并且应用于各种物理理论和计算中。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速不变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在一些介质当中,光速的传播速度也会变慢,由于光速传播的速度有限,这也造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中的天体很多都是过去的,比如说前段时间韦伯望远镜拍摄到的创生之柱,在2022年10月,韦伯望远镜拍摄到了创生之柱,从照片中的细节我们能够看出,韦伯望远镜在红外波段的观测能力比哈勃望远镜强很多,创生之柱是鹰状星云的一部分,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照片中几个非常高的柱子,高达10光年左右。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一光年就相当于光速飞行一年的时间,光速大约是每秒30万公里,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不少科学家猜测,在这个创生之柱当中,已经孕育了很多大型的恒星,这些恒星的质量比太阳还要大很多。

而且很多新诞生的恒星质量已经超过太阳质量的数十倍,不过韦伯望远镜看到的创生之柱也是它6500万年前的样子,现在这片区域是什么样子的?目前科学家还不清楚,可能现在它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很多大质量的恒星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已经将创生之柱冲散了,想要看到创生之柱被冲散的场景,我们还需要等6500万年,毕竟光速在宇宙中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那距离我们最近的月球来说,我们看到的月球景象其实是1.2秒之后的样子,按照光速不变的原理,我们就能够知道,光子携带的景象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抵达地球,距离地球越远的光子,它所到达地球的时间就越漫长,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景象其实都是历史。而且对于非常遥远的宇宙空间,我们永远都无法观测到。

这是因为我们的宇宙还在不断的膨胀当中,在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物理学家爱德温.哈勃在观察星系的时候发现星系中的光谱出现了红移现象,这个现象表明这些星系正在远离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之后,爱德温.哈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那就是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当中,而且宇宙膨胀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看的话,那么我们想要探测宇宙奥秘就更加困难了,科学家认为最终人类可能会被锁死在太阳系内,目前宇宙中可见星系百分之97都已经和我们失去了联系,我们现在根本不知道这些星系现在的情况,除非未来人类的飞行速度能够超越光速,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那些遥远的星系,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未来人类一定能够解开宇宙的奥秘,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6 阅读:237
评论列表
  • 2024-08-03 16:08

    悖论斯坦五大骗术V2:: ——1.蔑视自然创造反公理假说(骗),由反公理假说演绎方程(骗),号称证明全称假说命题(骗)。 ——2. 数学假装物理,创造虚幻数学“物理概念”,破坏基本概念和认知体系。搞些莫名其妙的虚幻数学“相对时空”数学“质量”数学“能量”。相对速度是无穷多的,哪有高低速之分?还编造一个绝对速度钉子户?力与质量需要宏观微观两套规则? ——3. 以必然有不确定性的观测精度攻击确定性的引力公理,以必然有的认知进化祸害绝对真理。以宏观现象为基础的电磁理论描述微观粒子电磁行为明显不足,两朵乌云不奇怪,他却借机破坏伽利略变换! ——4. 指鹿为马,指马为鹿,“波粒二象性”,破坏认知自然的最核心根基——确定性。狗都认识自己的主人知道真假,不搞二象性。 ——5. 无中生有创造假说(鬼),用解释稀奇谎称证明且无耻于悖论(已有效证伪),却要求别人证明没有鬼,搞万能骗术!!!………水星进动证明的大笑话:(A).号称证明全称公设是欺骗。 (B).忽视了水星的电磁力等等影响因素(1974地外水星探测),居然弄出高精度?活见鬼还是见活鬼?(科学求真需要批判精神,虽异常艰难但绝不应包容悖论欺骗!)

  • 2024-08-03 16:08

    理论物理学进展缓慢(倒退)的原因:::::: (1)有不少观念认为,先创造假说~再验证证明,就是科学。这其实是一种悖论斯坦式两头骗术!!!假说认知自然有任何成功先例吗?数字文字概念符号包括几何公设(黎曼欧几里得),都是经验的理想化抽象,不预测任何真实,用于表达真实。与假说根本不同。………光速不变预测真实显然不能冒充公设,它不仅创造假说,还违背相对速度公理。(2)悖论斯坦的号称证明也是骗术!!!自然规律是全称命题,象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证伪当然有效,证明/证实当然无效,一天证明10000次也没用,号称证明当然是斯坦骗术。牛顿自然哲学的观点是观测归纳,还是必要充分真实的归纳,明确反对创造假说!!!创造假说号称证明,是悖论斯坦蔑视自然欺师灭祖的狂妄骗术。 (3)悖论斯坦骗术已经成了一种十分强大的科学时髦。实在是恐怖和难以理解的!!! (4)倒退是指创造假说泛滥,攻击已有物理公理物理概念和认知方法,以认知进化否定绝对真理,祸害哲学。

  • 2024-08-03 16:09

    粒子双缝干涉条纹太简单了,都是必然!!!电子光子都是带电的。材料边缘宏观电中性,亚原子微观有正电区也有负电区密集分布,受引力的和受斥力的大量光子当然会分裂成条纹。边缘衍射是同样的道理。

  • 2024-08-03 16:08

    波与场的研究都是数学当物理,捉影弄鬼之术:::波只是一种粒子宏观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波/沙丘波到处都有,是粒子构成的,有波粒二象性???波是一种物质???以干涉衍射现象否定光是粒子,又去解释粒子干涉衍射,不是笑话是什么???破坏了认知自然的核心根基“确定性” ………场::只能由源完全确定,不可观测(源力不是场力,源能量不是场能量),不必要的,无质量无运动的多余虚幻想象。……地球场给你引力,你给地球场引力,然后地球场给地球引力。这是笑话!!!~~~场与波都是捕风捉影之法,意义很小,破坏巨大。……伟大的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实验,激励源都是电火花,感应接受也是电火花,显然是光子动能传播与光电效应,用了电磁波来解释而已。电磁波理论(尚未发现电子)只是基于宏观电磁观测的有用的数学方法,质量与力才是宏观微观物质世界的唯一根本,两朵乌云当然都是电磁理论的谬误,祸害牛顿何益?一个具体问题::电流磁场与电子磁矩啥关系???

  • 2024-08-03 16:09

    粒子对撞机能创造新物质吗?不!!!它只能产生一些新的破碎。核能化石能太阳能都是释放光子,光子本性才是能源问题的关键。参见论文 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牛顿力学可以完美解释光子能量与光子行为。光子中微子是电子质子撞击的破碎,质子电子都会以恐怖的强大电斥力(引力的10^36~10^42倍)发射它们的碎块,电子碎块到达零电势区域的速度刚好是真空光速。光子在原子内部强引力场中有轨道运动 折射与轨道逃逸,斥力场散射反射等。……中子大冲量撞击原子核是产生光子的最有效方法,电子撞核,质子撞电子,冲量都太小。……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核能可以获得无穷能源,且不受现有裂变材料的局限。———热量温度是光粒子辐射(热质说),高温体辐射更多光子吸收低温体辐射的更少光子,温度传递由高温体到低温体是必然(熵只是数学描述,动能耗散是生机不稀奇不绝望)。高温体辐射更多动能光子(内部外部一致),当然微观运动更剧烈(热动说)。物体无任何光子辐射就是绝对零度,宇宙背景辐射超过且接近绝对零度,达到绝对零度当然十分不易。真理都不奇怪!必须信任自然的绝对诚实。

星空承载梦想

简介:本人爱好天文,擅长写科学领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