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敏)近日,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这样一则消息,“中国雄安集团急招几万名大学生,不限专业,基本报名就能进”,一些博主还声称“招聘有正式编制,年薪20万以上”。旋即,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在官网发表“严正声明”,指明前述招聘内容为虚假信息,不法分子借此名义收取“培训费”“报名费”等费用,给不明真相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提醒广大求职者保持警惕。(《光明网》)
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当下,网络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像 “中国雄安集团急招” 这类谣言,严重干扰了正常社会秩序,给民众带来损失。在这类事件中,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党员干部要带头提高辨别能力。虚假招聘信息往往打着诱人的旗号,迷惑性极强。党员干部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练就一双 “火眼金睛”。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要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和工作经验,分析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内容是否合理。就如此次雄安集团虚假招聘事件,稍作思考便能发现,如此优厚且条件宽松的招聘信息,不符合正规企业的招聘逻辑。党员干部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第一时间识破这类虚假信息,不被其误导。
及时辟谣也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在传播,党员干部不能坐视不管,要迅速行动起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各种渠道,向身边的群众、同事澄清事实。可以通过单位内部会议、社区宣传活动,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准确信息,揭露谣言的真面目。以实际行动引导公众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更多人陷入虚假信息的陷阱,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此外,党员干部还要积极参与网络环境治理。网络虚假信息的滋生与网络监管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党员干部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对于发现的造谣、传谣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协助调查处理。同时,要倡导文明上网、依法用网的理念,提高公众的网络素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在网络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防不胜防。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谣言面前敢于亮剑,在治理中积极作为,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空间充满真实与正义的光芒。(作者单位:江油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