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并购的家电巨头,如何稳固世界第二

商业范儿 2024-12-12 14:36:46

近期,海信集团因“大规模裁员”的网络传言,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不过海信集团官方对此予以否认。

作为一家拥有五十五年历史的企业,海信从生产收音机的小作坊起步,通过技术创新上投入,逐步拓展至黑电、白电、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多个业务领域。

在全球化进程中,海信经历了从OEM到自主品牌的转变,建立起全球研发、制造和营销体系,但也面临原材料成本、市场竞争及创新步伐等多方面挑战。

未来海信的发展态势将如何?在各领域的探索又将走向何方?

裁员3万人?

近日,多位自称为海信员工的人士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海信集团正面临大规模裁员,员工数量从十一万人减少至八万人,裁员比例可能在20%-30%之间。”另有认证为海信家电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一半一半,下周会出名单,整体30%,分年前和年后两波。”

该传言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12月10日,海信集团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目前网络流传的关于海信裁员的相关数据信息,均为不实猜测。相反,今年下半年以来海信已招聘了700名以上的2025届大学毕业生。

此前,网络也偶有海信“大裁员”的消息流传,都吸引了大量关注。例如,在2020年初,海信曾被传出“万人大裁员”,但海信集团很快对传闻相关内容进行了回应否认。

频繁被传“大裁员”,也显示出市场对海信集团生产经营状况的高度关注,或许还有一丝担忧。海信在声明中也坦言,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经营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源于市场竞争加剧、经济环境变化、成本压力上升等因素,给海信集团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压力。

从业务布局来看,海信集团已涵盖了黑电、白电、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等多个领域。其中,黑电业务主要包括电视、显示器等显示设备,白电业务则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拥有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 TV)、容声(Ronshen)、gorenje、ASKO等多个品牌。2023年,海信集团全年营收2022亿元,利润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11%。

目前,海信集团旗下拥有海信视像(600060)、海信家电(000921)、乾照光电(300102)、科林电气(603050)、三电控股(6444)等5家上市公司。其中,海信视像、海信家电、乾照光电、科林电气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了各自的业绩变化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海信视像实现营业收入406.5亿元,同比增长3.63%;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19.53%。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51.89亿元,同比增长5.84%;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下滑19.46%。此外,海信视像第三季度的营业总成本上升7.91%,其中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上升8.58%、3.96%和23.88%。

海信家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5.79亿元,同比增加8.75%;归母净利润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但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19.37亿元,同比下降0.08%;归母净利润7.77亿元,同比下降16.29%。

乾照光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79亿元,同比增长2.26%;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155.95%。

今年9月初刚被海信集团完成收购的科林电气,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12.21%;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17.07%。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42亿元,同比减少14.04%;归母净利润701.73万元,同比下降89.71%。

整体来看,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的业绩放缓,反映了家电行业面临的激烈竞争和挑战。而乾照光电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则显示了其在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Mini-LED/Micro-LED等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等特定领域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近日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高端电视出货量报告显示,全球电视出货量达到6200万台,同比增长11%,其中三星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海信占12%。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高端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51%,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三星占份额的30%,海信占24%。

积淀与蜕变

1969年,海信的前身“国营青岛无线电二厂”在十几个工人的努力下成立,那时只能生产简单的收音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作坊。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海信开始扩大产品线,进入电视、冰箱、空调等大家电领域,逐步建立起品牌影响力。

在海信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并坚持“预研一代、储备一代、上市一代”的研发节奏。因此,海信将年收入的近5%投入研发,其中30%用于预研,以确保技术领先。这种长期的研发投入,使得海信在AI、物联网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早在2007年,海信便承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正式涉足激光电视的研究开发。2014年推出了全球首台100英寸激光电视,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跨越。此后,海信不断迭代更新,陆续推出了多款具备高亮度、广色域、低功耗特点的激光电视产品,引领了全球超大屏市场的创新潮流。最新的120英寸墅式巨幕新品星光S1 Max更是将屏幕尺寸拓展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为用户提供了专业级的电影院体验。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研画质芯片的企业,海信推出了ULED X全场景AI计算画质平台,能够根据不同的观看内容自动调整最佳画质参数,提供更清晰、色彩更真实的视觉体验。例如,海信E7N电视搭载了最新的信芯AI画质芯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智能识别并优化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从而为用户带来不挑环境、不挑内容的好画质。

Mini-LED控光技术通过数千个微小LED灯珠实现对画面的精准控光,提升了画面对比度和层次感,让细节更加清晰可辨。例如,海信电视E7N采用的超画质Mini-LED控光技术,使画面中的每个细节都栩栩如生,让用户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之中。

此外,在其他家电产品线上,海信也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其中。例如,海信冰箱采用了先进的保鲜技术和节能设计;空调则首创了前置混合新风技术,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洗衣机也引入了智能化控制系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近年来,除了持续深耕传统家电,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成为了海信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智能家居系统逐渐成为家电行业新的增长点。海信凭借在图像处理、智能交互方面的深厚积累,围绕家庭、商用、车载三大场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门锁、安防监控、语音助手等设备和服务。

例如,海信的智能门锁采用了最新的生物识别技术,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还简化了开门流程;而安防监控系统则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家中情况,即使不在家也能随时掌握动态。此外,海信还推出了一系列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如带有紧急呼叫功能的手表等,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

同时,在智能交通领域,海信连续多年保持ITS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国176个城市,并且开始向海外市场扩展,为埃塞俄比亚、老挝等国家带来了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方案和技术支持。

海信还在努力推动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领域向绿色低碳转型,计划不晚于2026年实现运营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过去五十五年间,海信从一个生产收音机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在多个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布局等方面经历了巨大变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

全球化布局

20世纪80年代,海信开始探索国际市场机会,主要通过OEM模式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如GE、惠而浦、LG等。这一时期,海信依靠劳动力红利和外贸公司代理出口,主营OEM代工贴牌业务,迅速积累了国际化经验。例如,海信旗下子公司海信音像有限公司曾在1998年与日本东芝展开合作,共同推出DVD、DVB和家庭影院等数字电子产品。

尽管OEM业务帮助海信积累了海外市场经验和资源,但这种模式下的低利润率和订单不稳定问题也逐渐显现,更重要的是缺乏品牌自主性。

因此,在2006年,海信砍掉大量OEM订单,正式提出了“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减少对OEM订单的依赖,增加自有品牌的研发投入,海信逐渐摆脱了贴牌生产的束缚。

2008年,海信成立了国际营销公司,加快了全球化步伐。先后在欧洲建立了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捷克、法国及波兰五个生产基地,六个研发中心,并设立了遍布各地的销售单元。这些布局不仅使海信能够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公司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此外,海信还在亚洲、非洲等地拓展市场,通过并购或新建工厂等方式扩大生产能力。截至2023年底,海信已在全球设有25所研发机构、34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66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初步形成了覆盖五大洲的研发、制造和营销体系。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达到858亿元,占整体营收的42.5%。

在进行全球化布局的过程中,海信深入调研当地市场需求,通过实施本地化营销策略与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来推进市场拓展。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有独特的需求,海信不断加强市场调研力度,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特点,并据此调整产品研发方向。例如,在欧洲市场,海信针对当地消费者对节能环保的高度关注,推出了具有高效能比的产品;而在北美市场,则侧重于智能功能的研发,如语音助手集成、智能家居互联等。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海信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营销措施,连续赞助大型体育赛事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6年起,海信成为欧洲杯官方赞助商,并随后赞助了2018年FIFA世界杯和2022卡塔尔世界杯等赛事,并成为2025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世俱杯)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借助这些顶级赛事平台,海信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增强了消费者对其高端形象的认知。

海信还寻求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机会,既包括技术上的交流与共享,也涵盖了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与亚马逊、Euronics、ElectonicPartner等大型采购集团及主流连锁渠道建立紧密联系,海信有效提高了自身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同时,海信还与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共同攻克行业难题,推动产业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在收购日本三电株式会社后,将其整合进上市公司海信家电旗下,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和技术储备。

虽然,海信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技术变革,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海信在原材料成本上的压力较大,尤其是在面板、钢材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例如,面板价格的连续上涨,导致海信视像的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大幅增加。

其次,家电市场竞争激烈,海信面临来自海尔、美的、格力等传统家电品牌的竞争,这些品牌在某些细分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较高。例如,在空调市场,格力和美的的市场份额较高,对海信构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再者,尽管海信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但在国内市场,特别是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海信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品牌的年轻消费者基础更为广泛。

还有就是与一些互联网品牌相比,海信在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例如,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群体崛起,他们对于个性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较为完善,通过生态系统优势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0 阅读:1

商业范儿

简介:新科技,新消费,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