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为了能够在大自然中更好的生存,都进化出了各自特有的技能。
猎豹为了追赶猎物,最高奔跑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短吻鳄为了撕咬猎物,最大咬合力可达990公斤。
电鳗不管是从体型,还是从速度来说,与猎豹、短吻鳄相比,都是一个十足的弟弟。但是它却有一项逆天的技能,可以随心所欲的放电。正是因为有放电这个特殊技能,电鳗一度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盘点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
电鳗这个名字或许大家并不会陌生,因为它特有的放电技能被世人熟知。可是电鳗虽名为“鳗”,但并不是鳗鱼的一种,按照生物上的划分和鲶鱼更为接近。电鳗放电时的平均电压为350多伏,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电鳗最大电压竟达800多伏,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压才220伏,作为普通人,永远不要尝试着裸手去抓电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圭亚那的电鳗,体型修长,看起来像鳗鱼。它们成年后,体型可以长到2米左右,体重可达20多公斤,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色, 腹部橙黄色,没有背鳍和腹鳍,臀鳍特别长,是主要的游泳工具。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捕食者,拥有强壮的四肢、惊人的咬合力、锋利的牙齿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电鳗却是反其道而行,不仅身体柔软,还行动迟缓。按照正常的剧本,这种生物是活不到现在的,好在电鳗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为了弥补自身的缺陷,就不得不寻求其他办法了。通过不停的进化,最终拥有了一项强大的自保能力:放电。在遇到危险时,电鳗通过放电恐吓敌人,即使是凶残的鳄鱼,在面对电鳗也束手无策;在饥饿时,也可以发电击杀周围的小型生物进行捕食。
电鳗如何放电?
电鳗体内有一些细胞就像小型的叠层电池,当它被神经信号所激励时,能使离子流通过它的细胞膜。电鳗体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就像许多叠在一起的叠层电池。电鳗的头部是负极,尾部是正极,当产生电流时,所有电池(每个电池电压约0.15伏)都串联起来,这样在电鳗的头和尾之间就产生了很高的电压。在水中释放时,就能在体外产生足够大的电流,足以将周围的猎物或天敌击晕或击毙。电鳗的放电器官在身体的两侧,而且它大部分的身体或重要的器官都由绝缘性很高的组织包住,在水中就像是一个大电池。我们知道电流会由电阻最小的通路经过,所以在水中放电时,电流会经由水(水的电阻比电鳗身体小)传递,电鳗并不会电到自已。但如果把电鳗放在空气中,因空气的电阻比它自身的电阻更大,放电的话就会电到自已了。另外,如果电鳗受伤使两侧的绝缘体同时破损的话,放电时就会像两条裸露的电线一样发生短路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电鳗可以自行控制放电的时间和强度。在遇到敌人或者捕猎时,电鳗通过神经系统向发电细胞传达命令,哪些细胞进行放电攻击,哪些细胞待命。如果全身细胞同一时间发电的话,像美洲电鳗的最大电压可达800多伏,这么强的电压足以击死一头牛。
当然了,电鳗不可能一直不停的放电,毕竟不是永动机。电鳗的续航能力取决于自身的大小和状况,当电鳗还是很小不到1米时,电压随着成长而增加,当长到1米后,只增加电流的强度。
虽然电鳗每秒钟能放电50次,连续放电的话,机能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电流会越来越小,直至慢慢消失。不过还好,电鳗的电属于生物电,是可再生能源,休息一段时间后又会动力十足。
正是因为这一漏洞,凶猛无比的电鳗在人类面前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生活在南美洲的土著居民正是利用了电鳗连续不断地放电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和补充丰富的食物后,才能恢复原有的放电强度的特点,先将一群牛马赶下河去,使电鳗被激怒而不断放电,待电鳗放完电精疲力尽时,就可以直接捕捉了。
正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呀。。。
197814
照你这么说牛马都死了不值得啊
七月道士
最厉害的还是人类[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