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静读
邂逅鲁迅思想
本
周
读
书
推
荐
本周图书推荐|野草凝思,阿Q悟世
民初混沌,阿Q在荒诞中登场,《野草》于矛盾里抽芽,鲁迅笔触就此撕开暗夜。
《野草》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于1927年出版,在文学史上地位斐然。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鲁迅陷入苦闷彷徨。个人的精神困境、对前路的迷茫,与时代的混沌交织,促使他用散文诗来剖析内心、映射现实。篇章短小却意味深长,常以奇幻的自然景象、诡谲的梦境为载体。既有鲁迅对自我灵魂的深度拷问,呈现孤独、挣扎的内心状态;又饱含对黑暗现实的犀利批判,激励打破困境,字里行间交织着坚韧与绝望,彰显不甘沉沦的斗志。这本书主题思想有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国民劣根性的批评、对自我灵魂的剖析以及生命的挣扎与坚韧,运用了简洁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语言,且语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又能深入思考其中的内涵。
著:鲁迅(主编:陈亮亮)
图书位置:图书馆三楼图书期刊借阅空间第一架五列二行
索书号:l210.97/21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极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有着深远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主人公阿Q无名无姓,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靠打短工过活。他是典型的底层小人物,贫穷、愚昧、麻木,其“精神胜利法”是核心特质,折射出国民劣根性。赵太爷等乡绅,代表着封建剥削阶层,作威作福;假洋鬼子则是投机革命的半吊子知识分子,凸显时代变革中的复杂群像。小说整体语言诙谐幽默以白描手法绘出鲜活场景与众生相,叙事节奏紧凑合理 ,以喜剧形式演绎悲剧,让读者在笑中品咂深沉悲哀,具有超强感染力与思想穿透力。但阿Q直至最后,也没能摆脱精神的枷锁,稀里糊涂成了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借这般结局,不仅是给阿Q的故事画上句号,更是将辛亥革命不彻底、未能启蒙大众的弊病狠狠撕开,留下无尽的警示——若民众不醒,悲剧只会循环,时代的沉疴永难治愈,催促后来人反思前路、变革图强。
著:鲁迅(主编:刘少影)
图书位置:图书馆三楼图书期刊借阅空间第一架五列二行
索书号:l210.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