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善良的人”本人角度说,他是幸福的,因为心中有“善”,行事不可能违背这个初衷,心里无愧社会和他人,自我感觉,当然就是幸福的。
但在他人眼里,就不一样了。他人对幸福的标准和要求,可能带有更多的“物化”内容。“善良的人”本人对物质苛求可能不高,住有一间房,三餐能饱腹,有车代步既满足,不追求代步车是自行车还是“三蹦子”。
他人对幸福的标准“物化”较多,住房小于90平米,即为“蜗居”;不能顿顿有鱼有小海鲜下饭,即为“贫寒”;与世无争,有志气没钱,即为“忙碌命”。
“蜗居”“贫寒”和“忙碌命”这几个关键词凑到一起,哪里看得到“幸福”影子?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落差,就像不同身高的人,对某个静止物体的“平视”“仰视”和“俯视”有着不一样的视觉感。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听到有人对某个人有这样的叹息,唉,好人是好人,可惜不会来事。
叹息什么?什么叫“不会来事”?工作能干不偷赖,对人怀善,不与人争长短论斤两,懂得让步,总以为“吃亏是福”,于是晋升没他的份,涨薪一直是“下一次”再考虑。在他人眼里,这样的人怎么能叫幸福呢?
“自忖幸福”与他人眼里的“幸福”千差万别;人善良与否,与幸福不幸福也没有直接关系。许家印善良吗?但他有钱,进去之前,至少在外人眼里,他很“幸福”。
张桂梅幸福吗?在别人眼里她真不算幸福,她有什么?除了那些她少吃少喝帮扶的女孩子能上学,她还有什么?呃,还有善良,除此之外,一穷二白家徒四壁,她的幸福在哪里?
但你又分明从张桂梅眼里看到了“幸福”,而且是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善良的人容易自足,因此“物欲”不强;对人要求不高,对己则要求苛刻;不伤人不损人不害人,将此作为自己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并始终以此约束自己考验自己,一个时期下来,也可能是到了人生末日,自我总结,此生于天于地于人,皆问心无愧,便幸福感满满。
我非善良之辈,不知分析正确与否,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