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促进或者“提振”社会消费的话题比较多,各方大神给予了不同层面的分析和建议。如何促进消费,又如何解决“有钱不敢花”这个矛盾,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处理好“源头”问题。
“源头”问题有二:
一是如何提高人们的收入;
二是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基本就是“水到渠成”,社会层面再稍稍用点“营销手段”,整体消费便会呈现出几何级递增。
问题是,如何做到第一点,即,普遍提高人们的收入?
无非从“外循环”和“内循环”两个方面入手。
依靠“外循环”,国际环境大抵如此,好不到哪去,也没有糟糕到一地鸡毛,世界需要中国的“经济引擎”提供“动力”,中国也需要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反哺“引擎”所需的能量。“外循环”能有“盈余”,但“余量”并不足以为全国的劳动力收入,提高到一个亮眼的高度。也就是说,通过“外循环”提高人们收入有限。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下半年发发力,50万亿应该问题不大。
而2023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量有多少?约为8.75亿人。
另外,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现在,这个数字应该突破了3亿,甚至还高。
半年20万亿听起来很庞大,一分解到货物成本,人工,运输,储存,保险,船代,税费等等杂七杂八上,8.75亿工薪阶层能涨薪多少?说个具体数字,便于大家有感性认识,要是每人平均涨薪1000元,8.75亿乘以1000元,就是87.5千亿。接近货物进出口总值二十分之一。
货物自身成本呢?再把运输,储存,保险,船代,税费等等都算上,“净利润”能有多少?
显然,不能把提高收入押宝在“外循环”方面,至少不能“梭哈”。
那就只能指望“内循环”了。
“内循环”的形式和内容很多,开年火的一塌糊涂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现象,去年夏天的“淄博烧烤”,这是旅游方面的“内循环”内容;电商持续“高烧”,也是“内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一二三产的后劲充足,包括“新产业”“新领域”的扩大和提速,这些“内循环”形成的社会效益,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收入。
是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提高。
市场经济进入成熟期,也就消失了“普调工资”一说,有也是在退休人员间存在。因此,就看自己服务的单位,有没有给自己涨薪,或者是其他名目的涨薪。看总账,2023年,你的收入是大于还是小于2022年?
收入大于2022年,但只能让自己“理性”消费,这说明收入“涨幅”没达到自己的预期,并非收入没有提高。
那么有意思了,薪资涨到什么水平才能让自己有“买买买”的消费欲望?
工薪阶层月收入能维持在地区中等收入标准(参考本人2024年1月11日《中等收入标准:不算不知道,一个出乎预料的数字》文章),即,除了衣食住行,还房贷,交通通信,孩子教育,赡养老人等等必要开销外,仍然略有余钱,那么,他就会把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纳入“日常消费”范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是余钱不多,或者缺钱,谁也不会借钱出去旅游,这是个“硬道理”。
既然人是根据自己的收入,来量化个人的生活水平,那么,提高收入就是提振社会消费的“第一任务”,光喊口号没用,要务实的去解决。 “淄博烧烤”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现象给代表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标本”,这是旅游方面,延伸到其他领域,都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我们国家不缺建言献计的“大才”,关键是把心眼用在实处,少盯着平均线以下人群的口袋,琢磨琢磨如何扩大“内需”,如何把“内循环”变得五彩缤纷,这才是睡醒之后的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