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了!小学生玩“烟卡”打断2根手指,烟卡背后危机四伏!

东方吹行客 2024-05-21 07:30:01

l 前言

大人们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无疑是“我们那时候哪有你这个条件啊。”这话倒不错,现在的学生们成天手机、平板不离手,管得再严的家里也得给配个智能手表。不过电子产品玩多了对身体肯定也不好,这时候大人们就要催着孩子出门:“去找小伙伴玩会儿吧!”

但稍等,谁说不玩手机就没有安全隐患了?现在的商家可贼的狠,瞅准了学生们兜里的零花钱最好骗,三天两头就整些新鲜玩意。然而这些顶着“玩具”名义的小东西,真的有商家说的那么安全无公害吗?

就在前段时间,一种名叫“烟卡”的游戏在小学生之间风靡开来。可福建一名男孩的遭遇,却让大家瞬间警惕起来:和朋友玩“烟卡”竟打断了2根手指!而这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危机......

l 香烟进校园:烟卡的流行

大家都知道,甭管是哪的学校,按照规定肯定都是禁止吸烟的,为的就是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只是这边大人们口号喊着、横幅拉着,学生们却不以为意,甚至还很期待能在校园里看见香烟。不为别的,就为了能玩“烟卡”。

顾名思义,烟卡就是用废弃的香烟盒子做成的,也叫烟牌。最开始发明这个玩法的人,估计也是出于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把丢掉的烟盒盖子撕下来,折成更厚实的长方形卡片。这就做成了,参与游戏的筹码。

玩法也很简单,有点类似于我们以前玩过的“拍画片”。把各式“烟卡”放在平地上,双手合拢用掌心拍击地面,只要卡片被掌风扇动翻过面来,就算游戏胜利,可以将对方的卡片收入囊中。

小孩心性就是爱琢磨些没用的,为了能赚取更多的筹码,学生们甚至还特意钻研了不同的玩法:蝴蝶拍、蚊子拍......乍一听还煞有介事的,实则也就是想办法使劲。毕竟手里的“烟卡”多了,就说明这人玩游戏特厉害,在伙伴们之间也能抬起头来。

听到这块可能就有人感到疑惑了,这孩子们玩的不挺好的吗?既不会缩在家里沉迷手机,还能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感情,简直就是一举两得!再说了家长们那辈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没必要那么紧张吧?

然而福建小男孩的遭遇,却为家长们敲响了警钟:根据5月18日的报道,福建一名小男孩在玩“烟卡”游戏的过程中用力过猛,直接拍断了自己的2根手指!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游戏,竟会让孩子们沉迷到如此走火入魔的境地,难道这还不足以让家长们提高警惕吗?遥想前段时间,校园“玩具”的话题就曾多次登上热搜:萝卜刀、假水、鼻吸棒,乍一看都没什么危害,可当记者暗访小卖部时,却发现里面说道可多了去了。

如今“烟卡”代替了它们的位置,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这小小烟卡背后,究竟还藏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安全隐患?

l 危机四伏:逐渐失控的烟卡游戏

“为了收集烟卡,我小侄子问我能不能每天抽100包烟。”这段话出自评论区的一位网友,可能大家听着只是好笑,却忽视了它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极度渴望拥有更多烟卡的孩子们,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会做什么?

或许一开始只是四处寻觅废弃的烟盒,但那毕竟是很有限的,于是急于赢过同龄人的孩子们只能另寻他法。

有句话怎么说的,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于是专门售卖“烟卡”的小市场诞生了,校门口的小卖部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商机,甚至专门打印了现成的各个牌子的烟盒盖,撕下来就能用。还有熊孩子为制作烟卡,一口气拆了家里放着的4条九五之尊。(价值约4800元)

截止到这里,其实都还没有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花点功夫费点钱而已。有些开明的家长可能还会想,这不和在游戏里充钱买装备一样吗,搞不好玩烟卡还花的少一些。但很显然,这些家长把小朋友们想的太天真了!

大人们吃穿用度尚且还想着攀比呢,小孩子们自然也不甘落后了。于是他们依据香烟的价格,给“烟卡”划分了等级。谁高等级的卡越多,谁就是孩子们间的老大。

规则已经制定好了,于是你就可以看到,字都认不太全的小学生们,对着一大堆香烟品牌如数家珍。三六九等,哪个贵哪个不好买,他们是门儿清!

那就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了,同龄人之间最容易攀比!你瞧着孩子们手里拿着的就是些纸片,殊不知他们一个个都是人精呢。烟卡扫一眼,就知道家里人收入什么档次了。这大人谈事情时常用的伎俩,放在小孩身上一样管用。

现在的孩子都早熟,保不齐就因为这事拉帮结派,到时候再闹出个校园霸凌。学上不好还不是要紧事,给小朋友的童年留下一生的阴影,才是有够家长们后悔的了。

家长们不愿操这个心,可有的是人“惦记”着这帮孩子。“烟卡”再贵能贵到哪去?顶天儿了一个也就卖十几块,可香烟里边的利润可就不好说了。您也可别指望着小卖部的老板能有什么商业道德,能赚钱他们就只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己就能买,你说谁会愿意冒着被骂的风险管大人们要呢?且说这钱已经花出去了,烟也装进口袋里了,你说就小孩子这个好奇心,他会不想试试抽烟是什么滋味?

大白话讲多了没说服力,那我们来听听心理医生史宇在接受中央广电总台公众号采访时怎么说。“对于烟卡游戏,有一点值得家长警惕,即熟识效应。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对香烟盒习以为常时,会增加未来对香烟的好奇和认知,这需要家长及时引导。”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游戏的刺激性,一些孩子在玩烟卡时还会设置赌注。而这种押注玩法难免会让人联想到赌博,这并不是大题小做,而是烟卡的受众大多都是年纪很小的学生,他们的心智本来就很容易受到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

就像专家说的那样,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很多知识的获取都是通过游戏得来的。大人们眼中或许只是游戏,可对于孩子来讲,或许就是一场未来人生的模拟考。

种种危机浮现,而有关烟卡是否应该被严打的争议也逐渐激烈起来。在“全面取缔”和“无为而治”之间,烟卡游戏的去留,我们真的能找到合适的中间值吗?

l 扑朔迷离:教育观念的碰撞

很让人意外的一点是,大多数家长对于烟卡都持着不反对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小孩子玩玩游戏总好过成天抱着个手机,压根没什么好主意的。但与之相反的是,学校方面对此事却格外敏感,纷纷采取措施严厉打击玩烟卡的风气。

其实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烟卡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让小孩“学坏”。而孩子在家里的时候,身边没有那么多同龄人,家长自然也感觉不到其中的紧迫性。可学校就不一样了,几十个上百个凑在一起玩,坏风气的传染速度堪比流行病毒。

海南、河南等地的教育局更是火速推出新规,要求全面禁止烟卡进入校园,也算是打响了全面取缔的第一枪了。但仔细想想,烟卡的存在或许真的有它的必要呢?

从一开始,它也不过只是一种玩具而已。如果我们能用更安全的画片代替,其实这个游戏完全是可以继续进行下去的。短视频平台上,一位从事乡村教育的老师就做出了这样的尝试。

他先是向孩子们说明了危害,并且要求以后班上不可以再出现烟卡。随即他表示他会用质量更好的纸张制作卡片,只要能回答对卡片上的问题,就可以获得一张,它们也可以用来玩拍画片游戏。孩子们都很听话,也很喜欢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

所以你看,并不是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只不过需要大人们多一点耐心而已。

平心而论,中国的孩子们真的已经够辛苦了,学习压力大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名的。只是玩些小游戏放松,都要被“一刀切”取缔的话,也太伤孩子们的心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太想当然,要更多的换位思考,给予孩子们适当的自由。

当然,也不提倡完全放手不管。毕竟香烟到底不是什么好东西,孩子们越晚越少接触越好。培养一颗小树苗不易,还须得大人们多花点心思啊!

l 两全其美都欢喜

“游戏何其多,好坏需取舍。家校同携手,上好这堂课。”人民日报的这段话,指明了解决烟卡争议的道路。问题虽难,但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要双方携手,就能为孩子搭建起结实的保护伞。

0 阅读:1
东方吹行客

东方吹行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