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在竞争四大攻击军时,74军为何能击败老资历的18军当选?

丁一丁北 2024-11-26 22:10:43

一、四大攻击军的组建背景

1940年,国军的装备补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在抗战初期,国军主要依赖德国的军事援助,这些德制装备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德日《防共协定》的签订,德国逐步减少了对华军援。到1938年5月,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被迫撤离,标志着中德军事合作的终结。

这一转折给国军带来了严重打击。在武汉会战后,大量装备损耗的情况下,补给渠道的断绝让国军陷入了困境。当时的情况是:即便是嫡系部队,一个师也只能装备几十挺机枪,重武器更是寥寥无几。就连被视为王牌的中央军,也只能靠着残存的德制装备勉强维持。至于那些杂牌部队,情况更是惨不忍睹,有的部队甚至连一门完整的山炮都凑不齐。

正当国军装备补给陷入困境时,一个转机出现了。1939年,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这批援助包括了大量的火炮、机枪、步枪等武器装备。其中不乏当时较为先进的76毫米野炮、114毫米榴弹炮等重型火炮。这些装备的到来,给了军委会一个重要启示:与其将这些宝贵的装备分散使用,不如集中力量打造几支精锐部队。

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召集军委会高层进行了多次会议。会议最终确定了一个战略性决策:组建四支直属军委会的攻击军。这个决策的背后,是军委会对战局的深入分析。他们认为,在相持阶段,仅靠分散的部队难以对日军形成有效打击。只有建立几支装备精良、机动性强的攻击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突击作用。

为了确保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军委会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首先,这些部队必须具备完整的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能力。其次,要求部队有独立作战的经验,能够快速适应新式装备。最后,还要考虑部队的地理位置,确保这四支攻击军能够灵活机动,随时支援各个战区。

同时,军委会还考虑到了战区平衡的问题。在当时的战略格局下,长江以北和以南的战区各有特点。北方面对的是华北日军,而南方则要应对华中日军的进攻。因此,四大攻击军的布局必须要考虑到这种地理因素,确保能够有效应对不同方向的威胁。

二、攻击军的特殊地位

在四大攻击军的选拔确定过程中,军委会为这些部队制定了一套独特的体系,这些特权不仅体现在装备配给上,更体现在编制结构和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独特的编制体系。不同于普通军队,攻击军的编制更加完备。以军直属部队为例,除了常规的步兵师外,还配备了专门的山野炮混合团。这支火力支援部队通常由两个营组成,一个营装备76毫米山炮,另一个营装备76毫米野炮。此外,还设有完整的工兵团、通信营、运输营等支援单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攻击军还设立了在当时较为罕见的防空营和防化连,这在其他普通部队中是不具备的。

在装备获取权限上,攻击军享有优先选择权。当时军委会规定,所有新到的苏援装备,必须优先满足攻击军的需求。这项特权使得攻击军能够获得最新式的武器,包括114毫米榴弹炮、重型迫击炮等重火力武器。在轻武器方面,攻击军配备了大量的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这些武器在当时的国军部队中都属于稀缺资源。

更为关键的是独立师管区制度。这项特权的重要性在于,它解决了困扰国军多年的补充兵员问题。普通部队的兵员补充需要通过地方征调,往往会出现克扣军饷、以老弱病残充数等问题。而攻击军拥有自己的师管区,可以直接进行征兵工作。军长可以指派副军长兼任师管区司令,确保征调来的都是精壮青年。这种制度还保证了军饷能够及时发放到基层官兵手中,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在训练体系上,攻击军也有特殊安排。军委会为攻击军制定了专门的训练大纲,其中包括了重武器使用、协同作战等专门科目。每个攻击军都配备了专门的教导队,负责培训新兵和军官。这些教导队的教官多数是德国军事顾问团离开前培训的骨干,掌握着较为先进的军事技能。

在后勤保障方面,攻击军同样享有优先权。军委会为每个攻击军配备了专门的汽车营,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这些机动车辆不仅用于运送军需物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调动部队,提高战场机动性。同时,攻击军还配备了专门的修理厂,能够及时维修和保养武器装备。

在指挥体系上,攻击军直属军委会调配,不受战区司令部的直接指挥。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攻击军能够快速响应军委会的命令,适时投入到重要战役中。同时,攻击军还建立了完善的参谋系统,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参谋人员,这些人员多数毕业于黄埔军校或陆军大学,具有较高的军事素养。

三、74军的突出优势

74军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首先源于其在万家岭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这场发生在1938年的战役中,74军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术素养。面对日军第106师团的进攻,74军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在万家岭地区,74军巧妙利用地形设伏,将敌军主力引入包围圈。特别是在关键时刻,74军第51师在半山腰设立的机枪阵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成功切断了日军的退路。这场战役歼灭日军近万人,缴获大量军械,不仅证明了74军的战斗力,更展示了其独特的战术运用能力。

在军事训练方面,74军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将实战经验与系统训练相结合。以射击训练为例,74军不同于其他部队简单的目标射击,而是创造性地加入了运动射击、夜间射击等科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4军在训练中特别注重小队战术训练。每个班都要进行战场搜索、隐蔽前进等专门训练,这些训练在后来的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4军在战术创新方面也颇具特色。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灵活运用地形地物。74军特别重视对地形的利用,在进攻时善于利用死角发起突击,在防守时则充分利用地形构筑工事。第二是注重夜战训练。74军是最早系统开展夜战训练的部队之一,培养了官兵在夜间作战的能力。第三是发展了独特的反坦克战术。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74军创造性地采用了"工兵掩护、爆破组突击"的战法,多次成功击毁日军坦克。

在军种协同作战方面,74军展现出了超前的意识。早在1939年,74军就开始尝试步炮协同作战。在进攻时,炮兵不再是简单的火力支援,而是根据步兵的进攻节奏,实施逐次火力延伸。这种协同作战方式在当时的国军中并不普遍。此外,74军还注重与工兵的配合,在战斗中经常运用工兵部队进行战场工事构筑和障碍清除,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74军的军官培养体系同样独具特色。军中设立了专门的军官训练班,除了传授战术知识外,还特别强调实践经验的总结。每次战役结束后,都要召开作战经验总结会,参谋部门会将总结的经验编写成教材。此外,74军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基层军官选拔制度。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士兵,经过考核后可以破格提拔为排长,这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官兵的积极性。

在后勤保障方面,74军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补给体系。他们在师级单位设立了专门的军需仓库,保证前线部队能够及时得到补给。同时,74军还组建了专门的修理连,负责武器装备的维修保养。这支技术部队由专业技师组成,能够及时排除武器故障,保证装备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四、攻击军的首战

1940年夏,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这是攻击军组建后的首次重大战役,也是检验其战斗力的重要时刻。在这场战役中,74军担任了关键的阻击任务。

战役开始前,日军调集了第11军的主力,约10万余人,从湖北方向向长沙推进。74军接到命令后,迅速在湘北地区展开部署。军部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新墙河一线设置预设阵地。这条防线的特点是利用了当地的丘陵地形,在制高点上构筑了多层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网。

7月11日,日军第3师团率先抵达新墙河地区。74军采取了一个大胆的战术:在河岸前沿只部署少量侦察分队,主力则隐蔽在后方高地。当日军渡河部队推进到预定区域后,74军的山炮营突然开火,打得日军措手不及。紧接着,隐藏在两翼的机枪阵地同时开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包围圈。

这次遭遇战取得了显著战果。日军第3师团的先头部队损失惨重,被迫后撤。但战斗并未结束。第二天,日军调集了航空兵和重炮兵,对74军阵地展开猛烈轰炸。在这种情况下,74军展现出了过硬的战术素养。他们采用了"白天分散、夜间集中"的方式,有效减少了炮击损失。同时,74军的工兵连夜构筑了多道防线,增强了阵地的纵深防御能力。

7月15日,战斗进入最激烈阶段。日军集中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在坦克支援下对74军阵地发起总攻。在这关键时刻,74军展示了其特殊的反坦克战术。他们派出多个爆破小组,利用地形掩护,成功接近日军坦克。通过投掷燃烧瓶和爆破筒,击毁了日军5辆坦克,迫使其他坦克撤退。这种近距离反坦克战术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部队士气。

战斗持续到7月18日,日军在损失惨重后不得不调整进攻方向。这次防御战的成功,不仅证明了74军的战斗力,也展示了攻击军的特殊价值。特别是在装备和战术运用上,74军表现出了明显优势。例如,他们的野战炮兵能够准确判断敌军距离,第一轮射击就能命中目标。这种精准度在当时的国军部队中是不多见的。

此外,74军的通信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使用了最新的电台设备,保证了各级指挥所之间的联系畅通。这使得军部能够及时掌握战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同时,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了前线部队的弹药补给不断。特别是在最激烈的战斗期间,74军的运输营冒着敌机轰炸,连夜运送弹药到前线阵地。

在整个长沙会战中,74军共歼敌5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这场胜利不仅证明了攻击军的建制是成功的,也为后续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战术运用、部队协同等方面,74军的表现为其他部队树立了榜样。

五、攻击军的持续发展

随着战事的推进,攻击军的建制和作战能力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1941年初,军委会对攻击军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装备补充、训练体系更新和指挥体系调整。

在装备方面,军委会为攻击军配备了新式武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制M1加兰德步枪的引入。这种半自动步枪的射速远超过此前使用的中正式步枪,大大提升了步兵的火力密度。同时,攻击军还获得了一批60毫米迫击炮和81毫米迫击炮,这些武器显著增强了基层部队的火力支援能力。

训练体系的更新尤为重要。攻击军在原有训练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巷战、山地作战等专门科目。特别是在城市巷战训练中,部队专门在废弃村落中进行实战演练,模拟各种复杂地形下的作战场景。这种训练方式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为后来的城市防御战奠定了基础。

1941年夏,攻击军开始推行新的战术训练方案。这个方案的特点是强调小规模作战单位的灵活性。每个排都要进行独立作战训练,使其具备独立完成侦察、突击等任务的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各兵种之间的协同训练。步兵和炮兵要进行联合演习,培养默契配合能力。

指挥体系的调整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攻击军在师一级建立了情报分析中心,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战场情报。这些情报中心配备了专业的情报参谋,能够及时处理前线传回的各类信息。同时,各级指挥所之间建立了完善的通信网络,确保命令能够迅速传达到基层部队。

1942年初,攻击军又进行了一次装备升级。这次升级的重点是通信装备和机动装备。在通信方面,引入了美制SCR-300型步话机,这种无线电装备的通信距离和稳定性都优于此前使用的日制九六式步话机。在机动装备方面,增加了一批道奇卡车,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

与此同时,攻击军的后勤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每个师都建立了专门的修理所,能够对轻重武器进行维修。特别是在枪械维修方面,这些修理所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枪械师,他们不仅能修理各类武器,还能改进武器性能。例如,他们成功改进了捷克式轻机枪的供弹机构,降低了卡弹故障的发生率。

1943年,攻击军开始实施军官轮训制度。这个制度规定,各级军官每年都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轮训。轮训内容包括最新战术理论学习、实战经验交流等。这种制度确保了军官队伍能够及时掌握新的作战方法,不断提高指挥能力。

在人员补充方面,攻击军建立了严格的新兵训练制度。新兵必须经过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包括体能训练、射击训练和战术训练。只有通过考核的新兵才能分配到作战部队。这种制度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装备管理方面,攻击军实行了严格的"三级保养"制度。这个制度要求官兵每天检查武器状态,每周进行一次深度清洁,每月由专业技师进行一次全面检修。这种细致的管理确保了武器装备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0 阅读:14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