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射偏”了的卫星是否还有救?
我国DRO-A/B绕月卫星正在上演起死回生的一幕,其惊人的调整能力实在令人惊叹!

卫星“射偏”了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轨道爬升能力。
比如说之前印度发射的“月船3号”探测器,当时“月船3号”就“射偏”了,与既定轨道相差极大,到最后“月船3号”还是成功登录月球。。
虽然这个探测器并没有降落在原定地点,并且工作很短时间后便彻底报废了,但足以看出探测器在太空中,是具有调整能力的。
那么DRO-A/B究竟是如何自救的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DRO-A/B于今年三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发射不久之后便显示发射异常,之后几乎就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消息。
国内媒体对于DRO-A/B卫星出现的异常情况反应平平,但是美国方面却十分关注,就在前些天,美国太空大队(SDS)率先发布了DRO-A/B相关信息。
DRO-A/B是采用双星设计,其中包括了进行地月旋绕的DRO导航卫星以及DRO-LEO天基系统。
DRO-A/B发射以后,美国方面便开始了追踪工作,我国给出的异常报告来自于远征一号S,因为飞行动力异常,导致卫星没有抵达预定轨道。

此时DRO-A/B距离地球13万公里,如果按照预定轨迹计算,还差了大约9万公里的距离,一般来说,当一颗探测器距离预定轨道过远的话,就可以宣告这次的发射任务失败了。
但显然DRO-A/B卫星面临失败,但却没有真正的失败,这是因为DRO-A/B自身拥有调整能力。
而接下来就是美国观察到的神奇一幕,当时DRO-A/B卫星重新进行点火开始轨道爬升,一步一步向着月球飞去。
其中卫星至少要将远地点提升25万公里,这样卫星才能被月球引力捕获!

DRO-A/B卫星命名很有特点,前面“DRO”也就是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的缩写,“A/B”则代表了双星系统。
简单来说,发射探月卫星主要有三大步骤,第一步就是成功升空,摆脱地球引力,第二步卫星开始制动,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第三步就是卫星成功进入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也就是DRO轨道。
探月卫星上的发动机主要是用来制动的,当卫星快速飞向月球时,当它到达一定距离以后,便要开始“刹车”,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卫星上的发动机,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探月卫星将会与月球相撞。

DRO-A/B没有到达指定位置,所以就需要提前使用到卫星上的发动机,由于燃料有限,在刨去制动所需的燃料后,DRO-A/B将尽可能的爬升,最后进入预定轨道。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难度的过程,由于卫星发动机性能有限,卫星往往无法摆脱地球引力,最终只有坠落地球。
比如说美国“游隼号”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发射失败,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卫星技术还是非常强大的,其容错性更高。

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是一个全新的轨道,要知道这个概念于2017年证实,最终确认是探月工程中的一条理想轨道。
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的最大优点,在于这条轨道距离月球足够远,相当于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科学家们找到了一条黄金通道。
一旦卫星进入这条轨道,其运行状态将会变得特别稳定,几乎不需要调整,这对于探测器长期观测任务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飞行稳定就意味着燃料消耗少,这也是为什么DRO-A/B可以成功爬升的主要原因,这颗卫星可以将大半的燃料用来爬升,剩下的燃料也完全够用。
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中有“逆行”两个字,由地月环绕方向相反,所以卫星是处在一条逆行轨道上,这就意味着卫星想要抵达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变轨。
想要进入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难度太大,只有中国和美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其中中国航天已经走到了前列,早在嫦娥五号时,中国卫星就已经在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运行了。
而直到去年年末,美国“猎户座”才第一次抵达。

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是一条全新的轨道,这还要得益于超级计算机的功劳,通过计算得出了一个最优解。
有了这条轨道的相关数据,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因为后续还有大量工作,比如说卫星相关的变轨以及后续探月工程的规划。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载人登月以及建造月球研究基地,都会通过DRO轨道来完成,为了实现精准控制,中国先后发射了DRO-L近地卫星以及两颗DRO-A/B月球远距离轨道卫星,这三颗卫星其实就为未来登月做装备,主要作用就是高精度定位导航。
有了它们以后,就相当于航天器有了倍增器,可以更加轻松的完成任务。
DRO-A/B卫星已经从异常变为了正常,唯一问题就是燃料过量消耗,导致DRO-A/B进入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后,没有了容错能力。
这条轨道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可以让DRO-A/B长期工作而不受影响。

DRO-A/B作为中国登月计划中的一环,这两颗卫星有其具体的任务,当然也有一定的试验性质。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验证DRO轨道的可行性,要知道地月远距离逆行轨道不仅是探月的关键,同时也是一条通往火星的捷径。
通过这条轨道,将是全新火星探测通道,想来我国航天科学家们已经想好了要如何最大化利用DRO轨道了!

对于美国来说,让发射失败的卫星重获新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时期,但对于中国航天来说,这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通过一个小小的意外,侧面显示了中国强大的科研实力。
那么朋友们,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用户29xxx00
虽然挽救回来了,但损失还是很大的![点赞]
用户10xxx91 回复 05-18 20:17
也许是做实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