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碧玉翡翠——南通

鹰瞳的世界 2024-12-18 08:46:53

小时候背诵一副对联。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坊间传闻上联是清乾隆皇帝给大臣出的考题,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后来,有一书生认为纪晓岚所对下联并不太好,有些俗气。于是他对出了一个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果然比纪联儒雅一些。另外,还有一位澳门人对出:“东望洋,西望洋,东西望洋望东西。”这里的“东望洋”、“西望洋”,都是澳门的地名,亦显贴切。

南通州远景▲

但是小小的心灵里就知道华夏有南北两个通州。

名称由来皆与京杭大运河有关,一为北京市通州区,是运河北部起点,史称“北通州”;一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是运河南部终点,史称“南通州”。

南通州处于南通地区的中心位置,三面环绕主城,支撑东西,贯穿南北,辐射苏北与中西部。

京杭大运河▲

南通素来有“建筑之乡”、“纺织之乡”、“大美之乡”、“文化之乡”、“鱼米之乡”、“长寿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等雅称。

十多年前江南做生意的友人张妙涵,在南通开张了自己的店铺,邀我们几人去看看并提些意见,我从未去过南通,怀着对这个城市的好奇,我们一行人去了一趟四天之行,却爱上了这个平实、宜居的城市。

南通州夜晚▲

南通的位置在上海的北面隔岸,是一片江海平原,平原上流淌的濠江是长江出海的支流之一。

南通自古是南北交汇的鱼米之乡,四季物产丰富,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从南通渡江,写下“春红堆蟹子,晚白结盐花”的诗句,表达对这片生机盎然的乡村无限眷恋。

在南通吃蟹,竟是由第一天早餐吃起。来到南通,当然要放弃酒店的商务早餐,早闻南通人对吃早餐很是执著,一顿早餐吃成了生活的满足点。

在南通吃蟹,竟是由早餐吃起▲

朋友带我们去江边的“四海楼”,以前只知道淮安的蟹黄包著名,原来蟹黄包也是南通名物。

古色古香的建筑,入门就见蟹黄包的档位,厨娘不停手地做蟹黄包。包子分大小两种,收口处捏十三个褶子,甚为工整,皮薄而不破,几乎看到里面的蟹黄,令人垂涎三尺,包子包着的蟹黄浓汤,味鲜而不腻。对于外地人来说,这分明是顿食之不忘的富贵早餐,但在南通却是百姓平常之事,真的是太幸福了。

朋友带我们去江边的“四海楼”▲

南通古称通州,如皋是它的一部分,这个地区在清朝中期之前属淮扬府管辖,菜式是通派淮扬菜,与扬州的淮扬菜同出一辙但风味不同。

我们晚上去的餐馆叫“渔鲜生”,有三家分店,我们去的是沿河路分店。入门便是超级长的排档展示各式菜式,朋友做东,叫我们放手随意去点菜,想吃什么就拿起菜名牌子交给他,结果拿了一大叠牌子叫了一大桌的菜,材料是当地新鲜的肉类、水产和蔬菜,烹调平实而少油,非常合口胃,菜式包括本帮黄泥螺、炝虾、葱油五香豆、草头毛豆、鹹猪头肉、六月黄蟹烩肉丸、地主大鱼头、梅干菜焖肉、藤椒黑鱼片、蒜泥苋菜等等。

晚上去的餐馆叫“渔鲜生”▲

前菜的一个惊喜,我走遍江南多地,从未尝过如此新鲜脆口的醃黄泥螺。

那盘梅干菜焖肉是我们的至爱,用的是浙江嘉兴出产的雪里蕻梅干菜,焖上土猪五花肉,香浓可口忍不住手,因为一道菜,爱上一座城。我们几位吃到撑,加上啤酒汽水、结账是人民币五百二十元,简直是意想不到的超值,有点想退休住在南通了。

新鲜脆口的醃黄泥螺▲

再说第二天的早餐,宁可早点起床,也要去吃道地店。

去的是一家叫“四宜糕团店”的早餐老店,先不说吃食,因为发生了一件令我们感动的事。我们一行人,入店后分坐两张方桌,朋友带年龄长的友人去柜枱点食物,早餐食物品种很多,各式包子、饺子、饼食、汤水、小食令人目不暇接。

“四宜糕团店”的早餐老店▲

我们几个外来游客大开眼界,兴奋地在柜枱上看图片挑选。

由于有很多小食是我们在江南从未见过,于是用南腔北调话混合普通话吱吱喳喳问这问那,跟着负责去停车子的朋友又到了加进去再一起买,整整搞了十多分钟,忘记了身后面已排了好几位来买早餐的顾客。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某些地方,后面排队的人肯定大为鼓噪,但是在南通这里,后面排队的大爷只是静静地站着,我发现后面的两母子耐心地在排队,连小孩子也不闹,南通人真好修养,遇事不急是好传统,这件平凡的人和事,教育了我们这几个来自北方宾客。

早餐店“井然有序”▲

我们一行人认为吃好了,还得玩儿好。

第三天乘着酒足饭饱之兴。来到有一座有着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余西,这座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又因城廓设置形似龙,故得别名龙城(地)。这虽是一座偏安一隅的小镇,但文化历史很是深厚,古镇是古通州东南沿海第一个盐埠,也是我国蓝印花布的发祥地。

一座有着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

余西古镇位于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上,多条公路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

在古时候,这里是黄海之滨,南北朝中期出水,唐末与大陆相接,那时,所有的人间烟火、璀璨文化都被漫漫黄水所尘封。

余西位于通州区二甲镇上▲

尽管如今的余西古镇像极了一个迟暮的老人,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曾经在南通历史上的辉煌。

旧时,余西为地方经济中心,盐业发展迅猛。明朝中叶,是余西盐业的鼎盛时期,清康熙年间,余西进一步发展,政、商、文及宗教建筑齐备,自成体系,成为通州全境五盐场的核心。

旧时,余西为地方经济中心,盐业发展迅猛▲

那时车马拥挤,人潮鼎沸,三江两岸的人从这里经过,留下一地喧嚣。

在南通的近代工业史上,余西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国时期,设立在此的余西缫丝厂,为张謇的大生企业供应原材料,还有杜谊茂布庄、黄家染坊、曹家酱园、季家酒坊等作坊、商铺,遍布大街小巷。繁华过后的余西,因多种因素而逐渐式微,到如今成为了一个退居幕后的千年古镇。

繁华过后的余西,因多种因素而逐渐式微▲

当古镇成为了新潮的文旅风向,余西也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是一座真正的古镇,没有匆忙的脚步和嘈杂的店家招呼声,历经了百年的遗迹文物、老屋旧院,还原了岁月静好最本真的模样。

余西也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余西古镇至今依然保存着明清格局的街巷形态,历史建筑和文化设施均保存较好,镇内城河相拥,街巷纵横,粉墙黛瓦,一脚踏入,便觉穿越了百年。

走在古镇的老街上,心中宁静地叫人忘记了一切俗事。长而窄的街巷,没有高楼林立,只有上了年纪的老房子开着门铺传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老屋大多是木质的,屋后有庭院厢房。

老房子开着门铺传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余西龙街上还住着很多居民,屋子的木门上贴着大红对联,屋檐下挂着大红灯笼,喜庆极了,也为余西古镇添了一丝热闹暖意。

站在这些老屋面前,就好像看见了青山儒雅的文人款款走来,带着岁月的风尘,和历经世事的通达。

屋檐下挂着大红灯笼▲

通州石港同样是一座千年古镇,石港因形似凤凰,也称凤庄。

第四天早早我们一行人就来到石港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千年古镇,这里素有“京剧之乡”的美誉。石港冠通州盐场之首。发达的盐务,使商贾云集,戏曲事业亦日益发展。南宋德二年,民族英雄文天祥由此歇宿登舟渡海南归,石港人曾以傩戏为之壮行,并留下《石港》等壮丽诗篇。

通州石港同样是一座千年古镇▲

有人说;石港是岁月里一支清瘦的笔反复书写着一场文字的墨韵。

有人说:石港是生生不息的京剧文化,悠长的古街上永远飘荡着抑扬顿挫的韵律。有人说:石港是一首岁月沉淀的华章,是文字里舞动的凤凰。在文字里轻舞飞扬,在渔湾畔里吐露馨香。而我认为,石港是那学生的笔尖下绽放的岁月沉香。

悠长的古街上永远飘荡的韵律▲

在不老的时光,石港就像一本厚重的书。

“书”里面印记着富庶繁华的过往和馥郁迷人的墨香,浅坐在文正书院的诗行里,静静漫步在时光水湄,赏一水阑珊,落影婆娑,光阴深处的千年古镇,总是在岁月悠悠中静美如初,如同那倚在门楣的女孩,安暖依然;任世事沧桑不染凄凉;任人事变迁,淡若清风。只在这里,静守红尘一隅。

石港就像一本厚重的书▲

其实,我去过很多地方,亦见过很多小镇,沉迷过一见倾心的烟雨江南,也倾情过粗旷不羁的塞外!

唯有石港那种不施粉黛,自然脱俗的书香,让我如痴如醉,那字里青石板,深深曲折的小巷,淙淙的溪流蜿蜒,不似喧嚣的都市,一曲弦音,一只荡浆足以弥补你空缺的梦境,它就像是一座隐秘的花园,一只美丽的凤凰,隐藏在江海大地的深处,季风吹熟的乡野和着这绵绵流长的典雅,光阴无言,一程时光的遇见如此这般惊艳!

深深曲折的小巷、老街▲

《南通如皋水绘园枕烟亭看桂》明 冒襄

几载倾颓池上名,小山早桂晚才开。

稀疏绝似人憔悴,攀折从教月剪裁。

荆棘满庭香自冷,刍荛斥地我还来。

萧条极目风流散,千古兴亡酒一杯。

0 阅读:13
鹰瞳的世界

鹰瞳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