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赵云都是刘备集团不可或缺的人物,但是又没有关张赵马这样的正派将军地位重,在现代人的眼中赵云甚至成了保安队长,但是纵观历史,赵云从出山开始到夷陵刘备战败,接应刘备再到病逝,对蜀汉的影响其实都很大
那么,这位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英雄,在蜀汉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呢?
刘备时期:初露锋芒与信任积累
早期追随:主骑之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战火纷飞。赵云,这位来自常山真定的英雄,怀揣着一腔热血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起初,赵云投身于公孙瓒麾下,但在与刘备相遇后,二人一见如故,赵云深感刘备乃仁主,遂决定追随其左右 ,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征程。
赵云转投刘备后,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主骑。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骑兵作为机动性和战斗力极强的兵种,对于军队的作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主骑这一职位并非正式的官职,更像是一种临时性的职务,但其职责却十分关键 —— 负责管理刘备手下的骑兵。当时的刘备,势力尚小,寄人篱下,军队规模有限,骑兵数量更是稀少。然而,刘备却放心地将骑兵的统领权交给了赵云,这无疑是对赵云能力的高度认可。据史料记载,赵云很可能出自公孙瓒的 “白马义从”,这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轻骑精锐。赵云在其中接受了严格的训练,积累了丰富的骑兵作战和指挥经验,这也为他日后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骑之任,虽不起眼,却是赵云在刘备阵营崭露头角的开端,为他后续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长坂坡立功:牙门将军的殊荣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荆州局势瞬间紧张起来。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的精锐骑兵追上,陷入了绝境。混乱中,刘备与家人失散,生死未卜。赵云却毅然决然地单枪匹马杀回曹军阵营,他在敌阵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长枪挥舞间,曹军士兵纷纷倒下,血光四溅。赵云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成功救出了刘备的幼子刘禅和甘夫人。这一英勇事迹,让赵云声名远扬,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
长坂坡之战后,赵云因功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是蜀汉所独有的官职,由刘备首创,这一官职在蜀汉的军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中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从职能上看,牙门将军需要常伴刘备左右,参赞军谋,为刘备出谋划策,同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在战场上,牙门将军更是要发挥重要作用,当刘备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作战,保卫刘备的安全;当外军征伐时,牙门将军则留守中央,稳定后方局势。这就要求任职者不仅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能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杀敌立功,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能够在复杂的战争局势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赵云担任牙门将军,充分体现了刘备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在刘备心中,赵云是值得托付生死的亲信,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得力战将。此后,赵云一直陪伴在刘备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军事行动,成为了刘备不可或缺的助手。
荆州与益州时期:留营司马与翊军将军
建安十六年,刘备应刘璋之邀,率领大军进入益州,意图夺取益州之地,为自己的势力发展寻找新的根据地。在刘备入川之际,赵云被留在荆州,担任留营司马一职。留营司马同样是刘备独创的官职,主要负责管理刘备亲率大军入川后,留在荆州的军队的日常事务,包括军赋管理、训练新兵、执行军法等,同时还肩负着维护荆州治安的重要职责。荆州是刘备的根基所在,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刘备将荆州军队的日常管理交给赵云,足见对他的信任和对荆州局势的重视。
当时,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嫁给刘备后,居住在荆州。孙夫人性格骄豪,她的手下多为吴吏兵,这些人在荆州纵横不法,给荆州的治安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刘备深知赵云为人稳重,做事严谨,能够公正地处理事务,于是特任赵云掌管内事,负责约束孙夫人及其手下的行为。赵云不负所望,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威严,成功地维持了荆州的稳定,避免了内部矛盾的激化。据《云别传》记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这段记载生动地展现了赵云在留营司马任上的重要作用,他不仅要处理军事事务,还要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局面,确保荆州的安全和稳定。
后来,赵云参与了益州之战。他率领军队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表现出色。在攻打江阳、犍为等郡时,赵云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成功完成了对成都南面的包围,为刘备攻占益州立下了赫赫战功。成都既定后,赵云因功被晋升为翊军将军。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虽然在品级上不高,但却是刘备身边极为重要的亲信将领。此时的刘备,已经成功入主益州,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他手中的嫡系军队仍然有限,主要由关羽的荆州兵团、直属于刘备的军队、赵云攻取桂阳后收编的军队以及早年攻取荆南四郡后招降的军队组成。在这些军队中,赵云率领的军队成为了保卫成都的重要力量。他负责驻扎在成都周边,守护着刘备的大本营,确保成都的安全。赵云担任翊军将军期间,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禅时期:位高权重与独当一面
升迁之路:中护军、征南将军到镇东将军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宫病逝,刘禅继位,蜀汉政权迎来了新的篇章。赵云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升迁,他被任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中护军这一官职,在三国时期的军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负责掌管禁军,同时还拥有选拔低级武官、监督节制武将的权力 。掌握了中护军这一职位,就意味着掌控了宫廷的核心军事力量,成为了皇帝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从刘备临终前对赵云的任命,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赵云的高度信任。刘备深知赵云的忠诚和能力,将保卫刘禅和蜀汉宫廷的重任托付给了他。赵云担任中护军期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确保了宫廷的安全稳定。他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能力,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低级武官,为蜀汉军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他对武将的监督节制也使得蜀汉军队的纪律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不久之后,赵云又升任镇东将军。镇东将军属于四镇将军之一,在蜀汉的武将官职体系中,其地位高于杂号将军,低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 。虽然从表面上看,镇东将军的地位似乎并不是特别高,但对于赵云来说,这一升迁无疑是对他多年来为蜀汉政权辛勤付出的肯定。此时的赵云,已经成为了蜀汉军队中的重要将领,肩负着更为重要的军事使命。他的军事才能和威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无论是在军队中还是在朝廷中,都拥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北伐挫折与镇军将军:人生的起伏
建兴五年,诸葛亮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决定率领大军北伐中原,试图实现兴复汉室的伟大目标。赵云虽已年事渐高,但他依然满怀壮志,主动请缨,跟随诸葛亮踏上了北伐的征程。在这次北伐中,赵云被委以重任,与邓芝率领一支偏师兵出斜谷道,作为疑军,目的是吸引曹魏名将曹真的主力,为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大军主力攻打祁山创造有利条件 。
赵云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挑战。他率领军队在斜谷道与曹真的大军展开了激烈的对峙。然而,由于双方兵力悬殊,赵云所率领的军队在兵力上远远少于曹真的主力部队,最终在箕谷之战中失利。尽管如此,赵云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在失利后,迅速收拢部队,沉着冷静地组织防御,避免了军队的大规模溃败。他亲自断后,抵挡曹军的追击,确保了军队和物资的安全撤回。
《三国志?赵云传》中记载:“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此次战败后,赵云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坦然接受了处罚,被贬为镇军将军。镇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地位低于镇东将军。这一贬职对于赵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深知战争的胜负乃是兵家常事,重要的是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将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在撤军途中,赵云的表现依然令人钦佩。他所率领的军队虽然遭受了挫折,但却能够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和纪律。当诸葛亮问起为何箕谷退兵时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赵云的这种大将风范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全军上下的敬重和赞誉。即使在逆境中,他依然能够保持着冷静和坚定,为军队树立了榜样。
追谥顺平侯:盖棺定论的尊崇
建兴七年,赵云这位为蜀汉政权奋斗了一生的老将,最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离去,让蜀汉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赵云去世后,蜀汉朝廷并没有忘记他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景耀四年,在姜维等人的建议下,刘禅追谥赵云为 “顺平侯” 。这一追谥,无疑是对赵云一生功绩和品德的高度认可,是蜀汉官方给予他的最高荣誉。
“顺平侯” 这一谥号,有着深刻的含义。根据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 。“柔贤慈惠” 体现了赵云的仁慈和善良,他对待士兵如亲人一般,关心他们的生活,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爱戴。在战场上,他奋勇杀敌,保护百姓,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执事有班” 则突出了赵云的严谨和负责,他在担任各种职务期间,都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无论是管理骑兵、镇守荆州,还是参与北伐,他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出色的能力,完成了各项任务。“克定祸乱” 更是对赵云军事才能的肯定,他一生征战无数,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长坂坡单骑救主,他在千军万马中救出刘禅和甘夫人,保住了刘备的血脉;益州之战中,他平定郡县,为刘备攻占益州做出了重要贡献;汉水之战中,他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赵云被追谥为 “顺平侯”,不仅是因为他的战功卓著,更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他为人正直,处事公正,不徇私情,始终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在蜀汉政权中,他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将领,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忠臣。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地位争议与真相剖析
杂号将军的误解
在对赵云地位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赵云只是 “杂号将军”,官职不高,从而推断他不受刘备重用。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实则是对历史的片面解读。
从东汉末年的军职体系来看,军职大致分为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重号将军地位尊崇,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这些职位通常授予有卓越战功、极高威望或与君主关系极为密切的将领 。而杂号将军则名号众多,且多为临时设置,在品级上一般低于重号将军。赵云在刘备时期,长期担任翊军将军,这确实属于杂号将军的范畴。然而,仅从官职名号来判断赵云的地位,是不准确的。
赵云担任的翊军将军,虽为杂号将军,但却有着重要的职责和实际权力。他负责统领刘备的亲兵,保卫刘备的安全,同时参与军事决策,为刘备出谋划策。在刘备心中,赵云是值得托付生死的亲信,他的忠诚和能力是无可替代的。长坂坡之战后,刘备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这一官职虽品级不高,但却需要常伴刘备左右,参与军机要务,可见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在刘备入川后,赵云又被任命为留营司马,负责荆州的留守事务,这同样是对他能力的高度认可。由此可见,赵云的地位并非由官职名号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实际作用和刘备对他的信任程度。
与其他将领的对比
将赵云与蜀汉其他重要将领进行对比,能更清晰地展现出他在蜀汉的独特地位。关羽,作为刘备的结义兄弟,自刘备创业之初便追随左右,与刘备情同手足。他武艺高强,威震华夏,在刘备集团中地位尊崇。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时,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成为刘备集团中军事地位最高的将领之一。他镇守荆州,手握重兵,负责刘备集团的荆州防线,是刘备集团的重要支柱。
张飞,同样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以勇猛著称。他与关羽一起,是刘备集团的核心将领。在刘备入川之战中,张飞立下赫赫战功,义释严颜,为刘备顺利夺取益州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备称汉中王时,张飞被封为右将军,假节。他在刘备集团中,不仅是一员猛将,更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军事行动。
马超,原为西凉军阀,他出身名门,武艺高强,在西凉地区拥有极高的威望。马超归降刘备后,为刘备带来了西凉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刘备对马超十分重视,封他为左将军,后又晋升为骠骑将军。马超的加入,增强了刘备集团的实力,他在蜀汉的军事和政治舞台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黄忠,原本是刘表的部下,后归降刘备。在定军山之战中,黄忠奋勇杀敌,斩杀了曹魏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大功。刘备称汉中王时,黄忠被封为后将军,与关羽、张飞、马超并列。黄忠的英勇事迹和出色表现,使他在蜀汉军队中赢得了尊重和地位。
与这些将领相比,赵云的地位有着独特之处。他虽然没有像关羽、张飞那样与刘备结义的特殊关系,也没有马超那样显赫的出身和强大的军事势力,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忠诚、勇敢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刘备集团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