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云雾苍茫,江南气象孕育了无数藏在江浙山川里的诗歌。亘越千古,妙手文章和自然风景留住诗人意气。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浙江自古山灵水秀,吸引了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到来这里游学经历。在“浙”里可以寻到诗,在诗里寻到真风流。
2018年6月,浙江发布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把四条诗路建设列为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重点,归纳总结了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
“四条诗路”的选址也是别有一番特色,诗路本源映照着江南风光;天姥山的山色流淌着风流之气;天台山的流光再现太白梦境之瑰丽。
在历史上,诗路不仅仅是行路意义上浙江北上的通道,也是吸引人才的、全国各地文人进入浙江的主要通道。
在这里,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诗歌创作与自然风光浑然天成。在这里,诗人一旦在这里同瑰丽的山水相遇,就会迸发出无限的灵感。
《全唐诗》里2200多位诗人就有五分之一来到这里,《唐才人传》收载的278位才子中就有一大半游历过这里。
在那个车马难行、家书难传,孝子为不让父母操心挂念,不敢出门远游,因为一走可能便是一生的年代。竟然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来到这里,想来大家都愿意奔赴的地方,自然是难以割舍、让人魂牵梦萦的好地方。
以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为首,他们虽已作古,但诗作傲视千古。他们在这里临水赋诗,留下一行行脚印。他们在这里爬山引亢,留下一声声高歌。
无数海内人文,聚集于此。在这里,能领略“天姥连天向天横”的豪情;在这里,能一观“欲罢不能忘”的剡溪;在这里,可以目睹“野旷沙岸净”;在这里,能当一回陆游,在孩儿巷夜听一夜春雨。
多少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造就了云蒸霞蔚的诗路,而如今的诗路已成了融汇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文风景线。这四条诗路,经全省重点关注、打造而成璀璨明珠,如今已然成为来浙江的游客感的必经之路。在这里,他们目睹庭院静好,庆幸岁月无惊。
在这里,能途径江南七大古镇之一的新市古镇。水过而成街,水流而成市。这里因水划分成块,又因水而汇聚交集。水乡自带的千帆过尽独静谧的安闲,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青瓦白墙、绿树成荫,不是全无最佳处,何窗何户不清妍。千年小上海的风韵,让新市也成了旅游胜地。
在这里,能浏览列入世界遗产的古镇,南浔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这里,没有闹市灯红酒绿的喧嚣声,也没有拥挤成堆的人潮汹涌。听着脚下水声汩汩流淌,信步走过水上蜿蜒四百余米的明清民居,自有一番江南风味。学生和职场人更是不能错过这里,毕竟这里素有“诗书之乡”的美誉,沾一沾文气和士气,再潇洒抚衣去。
经济发展从来与风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诗路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样,荡漾着人文韵味。在这里,除了领略山光风景、人文历史之外,还能发现诗路背后的经济发展。
对于来到“浙”里的每位游客、每个经过“四条诗路”的人来说,在这山水之间,抬首吟诵佳句,千秋岁月共此时。山水眼前过,诗句心中留。得此享受,幸哉美哉!#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