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卫生部拟废除中医,毛主席大怒,当场下令撤职查办两副部长

扶苏映秦华 2024-12-28 22:38:08

世人都说毛主席最讨厌官僚主义作风,可谁又知道1953年那个秋天,毛主席在中南海发了一次惊天动地的雷霆之怒!

那一天,两位卫生部副部长满怀信心地向毛主席汇报工作,谁知话还没说完,毛主席的脸色就沉了下来。不一会儿,中南海里就传出了毛主席罕见的怒吼声。

当天下午,一份紧急通知就传遍了全国:两位副部长被立即撤职查办!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一纸公文引发的轩然大波

谁能想到,一份看似平常的《中医师暂行条例》,竟在全国掀起了惊涛骇浪!

1951年的那个夏天,北京城里正是闷热难耐的时节。卫生部的大院里,一辆辆黑色轿车陆续驶入,全国各地的卫生厅领导齐聚一堂,原来是要开一个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讨论《中医师暂行条例》。这份条例表面上看,是为了提高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仔细一瞧,却让人直冒冷汗!

条例规定,从1952年开始,所有行医的大夫,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参加统一的医师考试。这考试的内容,全都是按照西医的标准来出题!这不是难为中医嘛!

要知道,那会儿的中医大夫,大多都是老一辈的郎中,跟着师父学艺,懂得望闻问切、经络穴位,可让他们去背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那可真是为难人家了。

一位来自苏州的老中医听说这个消息后,当场就急得直跺脚:"这不是要了我们的命吗?我爷爷教我爹,我爹教我,三代人都是给老百姓看病,现在叫我去考西医的题目,这不是逼着我们关门吗?"

果不其然,这条例一出,全国各地的中医馆就像下雨天的蘑菇,一个接一个地关门大吉。光是北京城里,短短半年时间,就有一百多家中医馆关了门。

有意思的是,在中医馆纷纷关门的同时,一些洋气的西医诊所却开始多了起来。原本在胡同里的老中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的年轻大夫。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老百姓心里都憋着一肚子火。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拄着拐杖,特意从西城走到东城,就为找他看了几十年病的老中医。可惜啊,那间熟悉的中医馆早就人去屋空了。

老大爷站在关着门的中医馆前,叹了口气说:"我这一辈子的病,都是老王大夫给看的。说实在的,这中医啊,有它的道理。前些年我那老寒腿,西医说要做手术,可老王大夫用几剂药,就给我治好了。这下可怎么办哟!"

不光是老百姓不乐意,就连一些明眼人也看出不对劲来。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张教授就说过一句话:"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怎么能说扔就扔呢?这不是要把老祖宗的智慧都给抹杀了吗?"

二、两位副部长的"雄心壮志"

谁说当官的就一定要循规蹈矩?卫生部的这两位副部长可是打着"革新"的旗号,要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贺诚和王斌这两位副部长可不是等闲之辈。贺诚曾在英国留过学,对西方医学推崇备至。而王斌年轻时就在上海的西医院做过院长,在医学界颇有名气。

1951年的一天,北京饭店的一间包房里,贺诚和王斌正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相谈甚欢。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从民国时期就主张废除中医的余云岫。

"老先生当年在民国提出的那些观点,现在看来更有道理了!"贺诚一边给余云岫倒茶,一边说道。

余云岫当年可是响当当的人物。1929年,他就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中医"不合科学",主张废除。这回见两位副部长请教,更是口若悬河,说了整整一下午。

就在这次密谈之后,卫生部很快就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医药改革方案"。这份方案厚厚的,足足有二十多页,可仔细一看,里头说的都是怎么逐步取消中医。

这份方案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搞统一考试,卡住中医的脖子;第二步,限制中药房开设,让老百姓买不到中药;第三步,十年之内,让西医全面取代中医。

这事要是搁在过去,两位副部长还真能把这事办成。可他们没想到,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老护士长听说这事后,当场就拍了桌子:"这些人是不是忘了,解放战争时期,咱们的伤员都是靠中医药才活下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在上海的一位著名西医大夫,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卫生部,说自己就是靠中医治好了多年的胃病,要是真把中医废除了,那不是要害死多少人吗?

可两位副部长对这些反对的声音充耳不闻。他们还在全国各地开会,说什么"落后的中医必须被先进的西医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53年春天,他们甚至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医学改革研讨会",请来了全国各地支持废除中医的"专家"。会议还没开完,就有人把会议记录送到了中南海。

当时坐在会场的一位老中医回忆说:"那些专家说话可难听了,说我们中医是'封建糟粕',是'迷信'。我当时就想,你们懂不懂中医啊?就敢这么说!"

三、毛主席的亲身经历

说起毛主席为什么对中医如此重视,这里头可大有文章。要追溯这段往事,还得从延安时期说起。

1938年,在延安的一间简陋医院里,一位老中医正在为伤员处理伤口。他叫马林,是陕北有名的老郎中。那天,毛主席来这里看望伤员,亲眼见到马老先生用一副中药,就治好了一位战士的严重感染。

"这得亏是遇到了老马啊!"毛主席当场就说了这么一句。原来这位战士的伤口发炎得厉害,西药都用过了也不见好,可马老先生用了几味草药,三天就见了效。

这事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经常跟身边的人说:"咱们老百姓的智慧不能小看,这中医啊,是真有一套!"

1947年春天,在陕北一个叫杨家岭的地方,毛主席自己也尝到了中医的好处。那时候他正在指挥战役,突然得了一场重病,浑身发烧,吃了好几天西药都不见好。

最后还是一位姓张的老中医,用了几副汤药,才把毛主席的病给治好了。这位张老先生可不简单,他是跟着红军一路走过来的,用中药救活过无数战士。

"要不是老张,这病还不知道要拖多久呢!"毛主席后来每次提起这事,都要说上这么一句。

在长征路上,中医更是立下了大功。当时条件艰苦,哪里有现代化的医院?战士们受了伤,大多靠随军的老中医救治。这些老中医跟着部队走,随手采药,用最简单的方子,救活了多少革命战士!

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雪山。高原反应、冻伤这些病,西医都没什么好办法,可中医却有独特的治疗方案。一位姓李的老中医,用艾灸和草药,救活了几十个被冻伤的战士。

"这些老中医,才是咱们革命队伍里的宝贝啊!"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这样说道。

还有一件事,很少有人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专门请教过一位老中医,问他如何把中医这门老祖宗留下的医术传承下去。那位老中医说:"中医要改革,但不能丢掉根本。"

这句话毛主席记在了心里。所以当他听说卫生部要废除中医的时候,才会如此生气。因为他太清楚中医的价值了!

在延安的中央医院旧址上,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中西医结合"四个大字。这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要让后人记住:中医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好方子!

有意思的是,那位在延安给毛主席看过病的张老中医,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笔记,记录了给毛主席治病的经过。这本笔记一直保存在陕西的一家医院里,成了见证历史的重要文物。

四、中南海问责风暴

1953年10月的一个早晨,卫生部大院里格外安静。门卫老张正在打瞌睡,突然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把他惊醒了。抬头一看,可不得了,毛主席的座驾停在了大门口!

"主席怎么来了?"卫生部的工作人员个个大吃一惊。要知道,这可是毛主席第一次亲自来卫生部!

"把贺诚、王斌叫来!"毛主席的声音在部长办公室里响起。十分钟后,两位副部长匆匆赶到,还没来得及开口,毛主席就拿出了一叠材料。

"这是你们搞的医学改革研讨会的记录,我来问问你们,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你们凭什么说它是封建糟粕?"毛主席的声音格外洪亮。

贺诚还想解释:"主席,我们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

"提高医疗水平?"毛主席打断了他的话,"那我问你,延安时期,要不是那些老中医,我们的伤员怎么活下来的?长征路上,要不是随军的中医,战士们的伤病谁来治?"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毛主席接着说:"你们知道全国现在有多少中医馆关门了吗?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你们考虑过没有?"

这时,一位老干部走进了办公室,他是专门从河北来反映情况的。他说:"主席,我们那儿有个老中医,行医四十年了,现在因为考不过西医的试,只能关门了。可是方圆百里的老百姓都说他医术好啊!"

毛主席听完,对着两位副部长说:"你们这是在断送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个错误性质可大了!"

就在这时,又有人送来一份材料,是全国各地群众对废除中医的意见。光是北京市,就有上千人联名上书,要求保护中医。

"你们看看,老百姓都在喊冤了!"毛主席拍了拍桌子,"从现在起,你们两个不要再管卫生部的工作了!"

贺诚和王斌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可为时已晚。当天下午,一纸调令就下来了:两人被免去卫生部副部长职务。

这件事在卫生部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位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后来回忆说:"那天主席走后,整个卫生部都在议论这事。大家都说,这是给卫生部的一记重拳!"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毛主席又派人来卫生部调阅了所有关于医改的文件。他在文件上批示:"中医是民族瑰宝,必须保护,必须发展,必须提高!"

这场风波过后,卫生部的大门口多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中西医并重"。这块牌子一直挂到现在,成了那段历史的见证。

五、拨乱反正

1953年岁末的北京城,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卫生部的新任领导班子正式走马上任了,他们接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纠正之前的错误政策。

"从今天起,中医考试单独命题!"新任卫生部副部长在会议上一锤定音。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全国的中医界沸腾了。那些关了门的中医馆,又重新开张了。

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条老胡同里,王老大夫重新挂出了自己的牌子。街坊邻居们得知这个消息,纷纷送来了鲜花和贺卡。一位老大爷激动地说:"可算把您盼回来了!这几个月我那老寒腿都没处看去!"

新政策一条接着一条出台。卫生部专门成立了中医研究院,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中医院。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

这个新思路可不是一句空话。在上海,一位叫童少侠的中医大夫,开始用现代医学仪器来研究针灸的原理。他的实验室里,针灸和心电图机器摆在一起,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北京协和医院也开始请来了老中医坐诊。一位西医大夫回忆说:"那时候我们经常和中医同事讨论病例,互相学习。有时候西药治不好的病,用了中药反而见效了。"

1954年春天,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会上,一位来自四川的老中医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用中药成功治愈了一种怪病,这个病西医都束手无策。

"这就是中医的厉害之处!"与会的专家们纷纷感叹。从那以后,"中西医结合"成了医疗界的主流声音。

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中医。在北京中医学院,一位老教授笑着说:"现在教室里坐满了学生,比解放前强多了!"

不仅如此,卫生部还专门派人到农村去请"土郎中"出山。这些民间的老中医,虽然没有正式学历,但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被请到医院里,和年轻医生一起工作,把祖传的医术传授给下一代。

1955年,一本特别的教材在全国医学院校投入使用。这本教材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有西医的解剖图,又有中医的经络图。编写这本教材的专家组里,既有留洋归来的西医教授,也有德高望重的老中医。

到了1956年,全国的中医数量不仅恢复到了从前的水平,还出现了新变化。很多中医开始使用听诊器、血压计这些现代医疗器械,而一些西医也学会了把脉、开中药方。

后来,这段历史被写进了卫生部的大事记。在卫生部的资料室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那份被废止的《中医师暂行条例》,成了一份特殊的历史档案。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史馆里,有一幅当年老中医给病人看病的照片。照片的背景是一间简陋的诊室,但墙上挂着"中西医结合"的牌子。这张照片,成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见证。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