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这工资收入就像是心底的小秘密,可总有人不管不顾,上来就问:“你工资多少啊?” 这时候,脑袋里就跟有个拨浪鼓似的,各种稀奇古怪、反智的回答在嘴边打转,

先瞅瞅那些虚荣心爆棚,爱吹牛皮的主儿。有人一拍胸脯,眼神放光:“哎呀,我工资嘛,那可海了去了,每月到手好几万呢,年底还有巨额奖金,想买啥买啥,生活那叫一个滋润!” 您瞧,这牛吹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富豪排行榜上的常客呢。就说咱公司的小李,其实就是个普通小职员,每月工资扣掉五险一金,到手也就几千块。有一回同学聚会,大家聊起工作收入,他为了在老同学面前挣面子,张嘴就来这么一通。结果呢,散场后,几个混得不错的同学拉着他,非说要合伙投资个大项目,让他也出份力。小李这下傻眼了,兜里那点钱,连项目的零头都不够,又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之前是吹牛,只能支支吾吾,找借口推脱,闹得特别尴尬。这虚荣心一作祟,谎话脱口而出,最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何苦呢?



再讲讲那些爱卖惨的人,一被问到工资,眼眶立马泛红:“唉,别提了,我这工资少得可怜,每天累死累活,到手才勉强够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都快揭不开锅了。” 这哭诉起来,仿佛全世界就他最惨。咱邻居阿花就是这么个情况,她在一家还算不错的公司上班,工资虽说不算高,但在当地也属于中等水平。有次亲戚串门,随口问了句工资,阿花就开始大倒苦水,把工作的辛苦、生活的不易夸张了好几倍。亲戚一听,同情心泛滥,隔三岔五就给她送点吃的用的,还四处托人给她介绍 “更好” 的工作。这下可好,阿花收了人家的东西,又不好意思拒绝介绍的工作,只能硬着头皮去面试。结果新工作要么要求太高,她胜任不了,要么就是待遇还不如原来的,搞得她焦头烂额,后悔不已。卖惨博同情,最后往往给自己惹来一堆麻烦,得不偿失。
还有些人,脑洞大开,给出的答案让人哭笑不得。有人一脸神秘:“我工资啊,不能用具体数字衡量,那是和宇宙能量挂钩的,每个月根据星象变化、风水走向来定,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您听听,这都哪跟哪啊,完全是玄学那一套。阿强就是这么个怪人,有同事好奇问他工资,他就神神叨叨地这么一通解释。同事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嘻嘻哈哈没当回事。可后来,公司要统计员工收入做个参考,问到阿强,他还是这套说辞,领导以为他故意捣乱,狠狠批评了他一顿,还给他扣上了 “不配合工作” 的帽子。好好的工作场合,非得整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纯粹是自找麻烦。
更有那爱抬杠的,被问工资时,脖子一梗:“我工资多少关你屁事,你是税务局的还是我家亲戚啊?有这闲工夫打听别人隐私,不如多操心操心自己。” 这话说得,火药味十足。就像咱小区的张大爷,有回在楼下乘凉,几个老街坊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收入话题,有人顺口问了张大爷一句。张大爷这人脾气直,一听这话就火了,当场怼了回去。本来大家就是邻里之间随便聊聊,这下可好,气氛瞬间变得尴尬无比,其他人都不说话了,张大爷自己也觉得别扭,好几天没下楼溜达。虽说工资是个人隐私,但这么生硬地拒绝,把关系搞僵,也不是个事儿。
再瞧瞧那些试图转移话题的机灵鬼,一被问到工资,眼睛滴溜一转:“哎呀,先别提工资了,你听说最近那部超火的电影了吗?还有街角新开的火锅店,味道绝了,咱们啥时候去尝尝。” 这话题转得,比方向盘还快。阿珍就是个中高手,在家庭聚会上,七大姑八大姨围坐一圈,话题不可避免地扯到工作收入上。阿珍赶忙接上:“哎呀,工资就那么回事,我跟你们说,我最近学了个新菜谱,做出来的菜大家肯定爱吃。” 说着就拉着几个长辈往厨房走,成功避开了工资话题。可这招用多了也不灵,有回亲戚们故意不上当,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阿珍没辙了,只能干瞪眼,还是没逃过被追问的命运。
还有人干脆胡编乱造,给出个离谱的数字:“我工资啊,上个月发了个天文数字,后面好几个零呢,公司老板眼都不眨就给了,我都怀疑是不是财务手抖多打了个零。” 阿勇就是这么逗大家玩的,在朋友群里,大家闲聊互相打趣,问到工资,他就编这么个段子发出去。一开始大家还跟着调侃,可后来有个朋友正儿八经地找他借钱,说看他工资那么高,肯定手头宽裕。阿勇这下懵了,不知道怎么圆谎,只能坦白自己是瞎编的,搞得朋友很扫兴,觉得他不靠谱,友谊的小船差点就翻了。
其实啊,别人问工资的时候,咱们没必要给出那些反智、奇葩的回答。要是关系亲近,如实说也无妨,要是不想透露,委婉拒绝或者巧妙转移话题就行,犯不着吹牛、卖惨、抬杠或者胡编乱造。毕竟,工资多少是自己的事儿,处理不好回答方式,可能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人际关系。要是人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些因工资话题引发的尴尬、闹剧,就能少上演一些,咱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和谐自在。